陳會婷
【話題導(dǎo)入】
故鄉(xiāng)總讓你倍感親切,因為它是接納你疲憊的地方,是撫慰你創(chuàng)傷的地方,是安放你靈魂的地方。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不管是有文化的還是沒文化的……我們總是對從小生活的土地有著天然的親近,這就是土地情懷。
中國人的土地情懷與生俱來,它像大樹深深地扎根于文化土壤里,作為莘莘學(xué)子,我們對生養(yǎng)我們的土地同樣有著特殊的情感,那是一種深深的愛戀。
閱讀上面的文字,請以“鄉(xiāng)土情結(jié)”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題目自擬;(2)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經(jīng)典美文】
桃源鄉(xiāng)愁
走在大霧彌漫的桃源山間,路邊盛開的野香蓮時隱時現(xiàn)。其實,這么好聽的物名,卻只是一種不顯眼的草花。在山道旁密集生長的荊條藤蔓中,它溫和地張開極小的花瓣,如蓮花垂落,亦如金鐘倒懸,似在傳遞草野間隱秘的信息。進山時,離芒種還有兩日的距離。二十四節(jié)氣里,這個叫芒種的季候本是我最為喜歡的,雖然江南的黃梅雨下個不停,但我知道,在北方,有芒的麥子該收了,在南方,有芒的稻子也該種了。
細密的雨霧中我們沿著山道徐行,只待有風(fēng)吹開了云霧,我們就能看見蓄滿了泉水雨水的梯田,一丘一壑,形狀各異,從眼前層層疊疊,向下舒展,如村姑青翠的裙擺,在斜風(fēng)細雨中飄曳。遠遠望去,臨山腳的田里已插上點點秧苗,近處梯田卻仍是一汪清水。越往山頂越?jīng)觯虼思竞蛞惨獊淼猛硇?/p>
靠近山頂處,有披著蓑衣的老農(nóng)在那窄小的梯田里勞作,正在為準備插秧平整田泥。田埂旁,是客家風(fēng)格的老屋,灰瓦泥墻,墻邊碼放著一摞摞干柴,柴堆前斜躺著竹編的雞籠,一只老母雞在屋檐下護佑著它羽翼未豐的孩子。一群雛鴨,搖搖擺擺地穿過菜地和長滿薄荷葉的小院。
這樣的畫面,其實已延續(xù)千年。云里霧里,仿佛時光倒錯??图蚁热藗兪侨绾我荒昴晷量嚅_墾才造就了今天的美景?對游客而言,它們是山間美景,對先人來說,它們便是衣食父母,是養(yǎng)育后代子孫的財富之源,是上天的恩賜。一千年了,山外滄海桑田,山中歲月留痕,祖先留下的梯田,依舊年年結(jié)滿稻谷。
作為在城里長大的人,鄉(xiāng)愁就像遙遠的地平線上一道無望的風(fēng)景。那個可以采蕨、戲水、收割、拾柴的家鄉(xiāng),從父輩少時離開后就永生永世地失去了。所以,每次去那些青山綠水的地方,就像回到祖先流浪經(jīng)年后終于注目停下的第一站,讓人幸福得眩暈。
來遂川前,只知它美,卻不知它有多美。左安鄉(xiāng)桃源村古梯田,千年前的客家先人,選了深山中這塊地方落腳生根,且取名桃源,一定是那座山給了他們安寧,一定是讀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吧。
山風(fēng)、山雨、山霧中的梯田,離我們記憶最深處的家鄉(xiāng)有多遠?梯田里最古老的一幕,我們未能遇見——那是女子拉犁、男子扶犁耕田的場景。男人扶犁,因為那是最要力氣和技術(shù)的活兒。女人拉犁,是因為在一條條田埂壘起的窄窄梯田中是無法使用耕牛的。千百年來,雨水下了一場又一場,稻花開了一回又一回,隱匿在雨聲和稻花中的男人和女人的故事,也隨著流水消失的了無蹤影。但只要梯田在,故事就在延續(xù),家鄉(xiāng)也就結(jié)結(jié)實實地存在著。
只朦朧地知道隋唐中原的戰(zhàn)亂,造就了中原百姓的南遷,并漸漸形成客家一族,廣布南方山野。漢民族的農(nóng)耕文化,在這南方深山的角角落落里繼續(xù)傳延。有時想,農(nóng)耕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什么?真的是某些學(xué)者所說的保守和自私嗎?可我為什么覺得只有農(nóng)耕文化才最接近人類的理想?只與大自然相安共處,依靠合理的耕種勞作養(yǎng)活家人和族人,且耕種之余并無太多奢望,只是讀書研理,體悟生命的價值,這樣的生存方式與血拼自然資源的生存方式相比較,是不是更符合上蒼的心意?
就像老農(nóng)身上的蓑衣,不過是棕絲編織,卻既可防雨,亦可透風(fēng)防濕寒,一旦無法再用,便可回歸自然?,F(xiàn)代生產(chǎn)的雨披除了使用時方便,其他何能與之相比!
聽說已有少量的梯田開始撂荒了,先人的智慧,還有多少能留住呢?
(作者鄭云云,選自《光明日報》2015年7月10日,有刪改)
有感而發(fā)
文章通過寫自己在桃源的所見所聞,表達了作者對梯田撂荒的痛惜、對鄉(xiāng)土生活的熱愛及對自然田園文明的追慕。
作者描繪桃源景色,細膩清新,那青山綠水、層疊梯田、勤勞鄉(xiāng)民,悠閑恬靜得像一幅水墨畫,作者對桃源的喜愛、贊美之情不言而喻。
【老師支招】
1.選材要小。表達土地情懷要選好對應(yīng)的客觀事物,善于以小見大,寫家鄉(xiāng)的景色、物產(chǎn)、風(fēng)俗以及自己在家鄉(xiāng)的生活……不必面面俱到,而是有側(cè)重地寫作。
2.感情真摯。表達土地情懷要情真意切,情真方能動人。當你對這片土地充滿了眷戀時,你自然就能表達出真摯的情感,這樣,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3.語言生動。語言生動才能使文字具有感染力。修辭手法是增加文章語言生動性的“法寶”,寫作時,應(yīng)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
【精彩習(xí)作】
故鄉(xiāng)情
◎馬 祺
我的故鄉(xiāng)是長江岸邊的一座美麗的小村莊。相傳明朝末年有一貞婦遷居于此,后人便將此村取名“清節(jié)洲”。由于村子被主江和支江環(huán)繞,形似一個巨大的搖籃,后得名“江心洲”。
故鄉(xiāng)的沙灘美。長江水一浪接一浪地撲打著江岸,兒時的記憶里,父母常帶我去沙灘玩耍。我喜歡夏日的傍晚,赤腳漫步在細細的沙灘上,白色的沙子又松又軟,海浪輕輕地吻著我的腳丫。我們拾貝殼,捉螃蟹,挖海螺……美麗的沙灘留下了我們的歡聲笑語。驀然間,雪白的海浪拂過腳面,清涼而又愜意。
長江就像一位偉大的母親,把江心洲摟在懷里,灌溉著江心洲的每一寸土地,滋養(yǎng)著江心洲的每一個人。
故鄉(xiāng)的油菜花美。春天的溫暖吹走了冬天的寒冷,滿地的油菜花便競相開放了。油菜花在綠葉的映襯下,像一只只黃色的蝴蝶,在微風(fēng)中翩翩起舞,舞姿曼妙動人,遠遠望去,好似一片金色的海洋。成千上百的蜜蜂穿梭在花田,嗡嗡地鬧著,奏著美妙的樂曲。油菜花花朵雖然小,但是明艷動人,一朵有一朵的姿態(tài),一朵有一朵的芳香,挨挨擠擠,仿佛給田野鋪了張厚厚的地毯,又好似梵高筆下濃墨重彩的油畫。
看,油菜花正在比賽:你比我長得高,我就比你長得壯;你比我開得大,我就比你開得香,各盡其能,盡展風(fēng)采。定神細觀,油菜花有的才開了一兩片花瓣,像振翅欲飛的蜻蜓;有的還是花骨朵,含苞欲放,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有的全綻開了,像一個個黃色的小圓盤,隨風(fēng)搖曳的身姿彰顯了它們蓬勃的生命力。
故鄉(xiāng)的人更美。故鄉(xiāng)的人純樸善良,個個都是熱心腸。一家的柴禾燒完了,鄰居會說:“別擔心,我家有。”然后親自送柴上門。哪家沒空去接孩子,街坊就說:“別擔心,我?guī)湍憬??!毙r候,因為父母在外做生意,我便吃百家飯長大。在江心洲,一家的客就是全村的客,一家有喜全村樂,一家有難八家?guī)停遄永锏教幎际呛椭C的景象。
我愛江心洲,她在我心中是無法替代的。雖然離她千里之遙,但濃濃的故鄉(xiāng)情卻在我心底潛滋暗長。
(山東陽谷縣第一初級中學(xué))
點評
小作者抓住故鄉(xiāng)——長江邊的“江心洲”特有的景物來寫,描寫細膩獨特,字里行間表達了小作者對故鄉(xiāng)的熱愛、眷戀及深深的思念。
習(xí)作層次清晰,文筆流暢,結(jié)構(gòu)嚴謹,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