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嘉輝
(甘肅省莊浪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甘肅莊浪744600)
參試地膜為天水塑料廠生產(chǎn)的“天寶”牌聚乙烯薄膜,厚0.01 mm、寬1.2 m;尿素(N 46%)由甘肅省劉家峽化工廠生產(chǎn);過(guò)磷酸鈣(P2O5≥12%)由白銀磷鹽化工廠生產(chǎn);供試玉米品種為吉祥1 號(hào),由莊浪縣種子站提供。
試驗(yàn)采用隨機(jī)區(qū)組法設(shè)計(jì),5 個(gè)處理,3 次重復(fù)。處理 1(CK):密度 52 500 株 /hm2;處理 2:密度60 000 株 /hm2;處理 3:密度 67 500 株 /hm2;處理 4:密度 75 000 株 /hm2;處理 5:密度 82 500 株 /hm2。小區(qū)面積26.4 m(24.4 m×6 m),采用全膜雙壟溝播模式栽培。
試驗(yàn)設(shè)在莊浪縣臥龍鎮(zhèn)楊魏村,海拔1 850 m,旱地梯田,土壤為黃綿土,地力中等、肥力均勻,前茬作物為小麥。播前結(jié)合整地底施農(nóng)家肥30 t/hm2、尿素 150 kg/hm2、過(guò)磷酸鈣(P2O5≥12%)600 kg/hm2,現(xiàn)蕾期追施氮肥 150 kg/hm2。2019 年 4 月 13 日鋪膜,4月15 日播種,其他田間管理措施同大田。成熟后每小區(qū)隨機(jī)抽取10 株考種,按小區(qū)收獲計(jì)實(shí)產(chǎn)。
由表1 可知,不同處理對(duì)吉祥1 號(hào)生育期沒(méi)有影響,各處理均于4 月18 日播種、4 月26 日出苗、7月 10 日抽雄、7 月 19 日吐絲、9 月 10 日成熟,生育期均為166 d。
表1 不同處理對(duì)生育期的影響
由表2 可知,株高最高的是處理3 和處理5,均為 247 cm,較處理 1 高 22 cm;處理 4 為 239 cm,較處理 1 高 14 cm;處理 2 為 234 cm,較處理 1 高9 cm;處理1 最低,為225 cm。莖粗處理1 最粗,為2.73 cm;其余依次是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5,分別為 2.7 cm、2.64 cm、2.61 cm、2.38 cm,分別較處理 1 細(xì) 0.03 cm、0.09 cm、0.12 cm、0.35 cm。穗位處理4 最高,為 107cm,較處理 1 高 5cm;處理 5 位 104cm,較處理1 高2 cm;處理3 為102 cm,與處理1 一致;處理2 穗位最低,為96 cm,較處理1 低6 cm。穗長(zhǎng)處理1 最長(zhǎng),為24.3 cm;其余依次是處理2、處理3、處理 4、處理 5,分別為 24.1 cm、23 cm、22.8 cm、22.5 cm,分別較處理1 減小0.2 cm、1.3 cm、1.5 cm、1.8 cm;各處理呈遞減趨勢(shì)。穗粗最粗的是處理1,為6.3 cm;其余依次是處理2、處理 3、處理4、處理5,分別為5.5 cm、5.2 cm、5 cm、4.9 cm,分別較處理1細(xì) 0. 8cm、1.1 cm、1.3 cm、1.4 cm;各處理呈遞減趨勢(shì)。禿頂長(zhǎng)最短的是處理1,為1.7 cm;其余依次是處理 2、處理 3、處理 4、處理 5,分別為 2 cm、2.9 cm、3.3 cm、3.5 cm,分別較處理 1 增加 0.3 cm、1.2 cm、1.6 cm、1.8 cm;各處理呈遞增趨勢(shì)。穗行數(shù)最多的是處理 1,為 15.4 行;其次是處理 2,為 14.2 行,較處理1 少 1.2 行;處理 4 為 13.4 行,較處理 1 少 2 行;最少的是處理3 和處理5,均為13 行,較處理1 少2.4行。行粒數(shù)最多的是處理1,為33.1 粒;其余依次是處理 2、處理 3、處理 4、處理 5,分別為 25.3 粒、21.1粒、19 粒、18.6 粒,分別較處理 1 少 7.8 粒、11.9 粒、14.1 粒、14.5 粒;各處理呈遞減趨勢(shì)。穗粒數(shù)最多的是處理1,為630.8 粒;其余依次是處理2、處理3、處理 4、處理 5,分別為 621.6 粒、571.5 粒、515.9 粒、503.2 粒,分別較處理 1 少 9.2 粒、59.3 粒、114.9 粒、127.6 粒;各處理呈遞減趨勢(shì)。百粒重最高的是處理1,為 33.7 g;其余依次是處理 2、處理 3、處理 4、處理5,分別為 32.3 g、32 g、31.7 g、28.6 g,分別較處理 1少 1.4 g、1.7 g、2 g、5.1 g;各處理呈遞減趨勢(shì)。雙穗率最高的是處理1,為35%;其余依次是處理2、處理3、處理 4、處理 5,分別為 32%、30%、15%、10%,分別較處理1 低3%、5%、20%、25%;各處理呈遞減趨勢(shì)。單株秸稈鮮重最重的是處理1,為0.82 kg;其余依次是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5,分別為0.8 kg、0.74 kg、0.71 kg、0.68 kg,分別較處理 1 減少 0.02 kg、0.08 kg、0.11 kg、0.14 kg;各處理呈遞減趨勢(shì)。單株籽粒產(chǎn)量處理1 最重,為0.169 kg;其余依次是處理2、處理 3、處理 4、處理 5,分別為 0.128 kg、0.103 kg、0.087 kg、0.075 kg,分別較處理 1 減少 0.041 kg、0.066 kg、0.082 kg、0.094 kg;各處理呈遞減趨勢(shì)。
由表3 可知,主產(chǎn)物產(chǎn)量最高的是處理1,為8 880 kg/hm2;其余依次是處理 2、處理 3、處理 4、處理 5,分別為 7 680 kg/hm2、6 960 kg/hm2、6 540 kg/hm2、6 165 kg/hm2,分別較處理 1 低 1 200 kg/hm2、1920 kg/hm2、2 340 kg/hm2、2 715 kg/hm2。秸稈鮮重最重的是處理3,為82 500 kg/hm2,較處理1 高19 125 kg/hm2;其次是處理 3,為 81 060 kg/hm2,較處理 1 高 17 685 kg/hm2;處理 5 為 77 145 kg/hm2,較處理1 高 13 770 kg/hm2,位居第三;處理 2 為 65 280 kg/hm2,較處理1 高1 905 kg/hm2,位居第四;最低的是處理1,為63 375 kg/hm2。主產(chǎn)物產(chǎn)值最高的是處理1,為15 984 元 /hm2;其余依次是處理 2、處理 3、處理 4、處理 5,分別為 13 824 元 /hm2、12 528 元 /hm2、11 772 元 /hm2、11 097 元 /hm2,分別較處理 1 低2 160 元 /hm2、3 456 元 /hm2、4 212 元 /hm2、4 887元/hm2。秸稈鮮重產(chǎn)值最高的是處理4,為12 375元/hm2,較處理1 高2 868.75 元 /hm2;其次是處理 3,為 12 159 元 /hm2,較處理 1 高 2 652.75 元/hm2;處理 5 為 11 571.75 元 /hm2,較處理 1 高 2 065.5元 /hm2,位居第三;處理 2 為 9 792 元 /hm2,較處理 1高285.75 元 /hm2,位居第四;最低的是處理 1,為9 506.25 元 /hm2??偖a(chǎn)值最高的是處理 1,為25 490.25 元 /hm2;其次是處理 3,為 24687 元 /hm2,較處理 1 低 803.25 元 /hm2;處理 4 為 24 147 元 /hm2,較處理 1 低 1 343.25 元 /hm2,位居第三;處理 2 為23 616 元 /hm2,較處理 1 低 1 874.25 元 /hm2,位居第四;最低的是處理5,為22 668.75 元/hm2,較處理1低2 821.5 元/hm2。用LSR-SSR 法對(duì)主產(chǎn)物和秸稈鮮重產(chǎn)量結(jié)果進(jìn)行方差分析,F(xiàn)主產(chǎn)物=228.49>F0.01=7.006,F秸稈鮮重=124.377>F0.01=7.006, 各處理間產(chǎn)量差異達(dá)到極顯著水平。各處理間差異顯著性見(jiàn)表3 標(biāo)注。
表2 不同處理對(duì)經(jīng)濟(jì)性狀的影響
表3 不同處理對(duì)產(chǎn)量的影響
以主副產(chǎn)物總產(chǎn)值(y)為因變量,栽培密度為自變量(x)進(jìn)行回歸分析,得出產(chǎn)值與播種密度回歸方程:y=-575.7x2+7 638.3x,R2=0.457 8。由回歸方程曲線(圖 1)可以看出,當(dāng) x=7 時(shí),y 值最大,為25 258.8 元/hm2,表明當(dāng)播種密度為52 500 株/hm2時(shí),主副產(chǎn)物總產(chǎn)值最高。
圖1 回歸方程曲線圖
試驗(yàn)結(jié)果表明:在全膜雙壟溝播模式下,吉祥1號(hào)玉米隨著播種密度的增加,籽粒產(chǎn)量呈先增加后減少趨勢(shì);秸稈產(chǎn)量呈增加趨勢(shì),直至82 500 株/hm2時(shí),秸稈產(chǎn)量開(kāi)始下降。當(dāng)播種密度為52 500 株/hm2時(shí),秸稈產(chǎn)量最低,但籽粒產(chǎn)量、主副產(chǎn)物總產(chǎn)值最高,分別為 8 880 kg/hm2、25 490.25 元 /hm2;高于或低于52 500 株/hm2時(shí),籽粒產(chǎn)量、主副產(chǎn)物總產(chǎn)值呈下降趨勢(shì)。綜合分析莊浪縣的氣候條件、地力及土壤肥力情況,生產(chǎn)上吉祥1 號(hào)玉米的播種密度應(yīng)控制為 52 500~57 000 株 /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