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皮
一天晚上,北大碩士畢業(yè)的朋友無奈地“哈哈”笑著與我說:“我面試沒過,你知道什么原因嗎?”
我回:“年齡?”
“不是,是三孩?!彼琅f笑著。
“別笑了,難看?!蔽艺f。
然后,她就不笑了。
早上,她把簡歷發(fā)過去,下午,她就接到公司HR的電話。電話里,HR首先感謝了朋友的投遞,而后便直說公司目前只招聘男性。朋友爭辯,她不生孩子,甚至沒有結婚的打算。HR說,未來的事誰都說不定。
朋友簡直氣笑了,她想發(fā)問:“難不成我要絕育來自證不育?”但最終也只能答一句“好的”,便把電話掛了。
絕育,挺絕的方法,但又是挺自由的方法。我不禁在想,生育的哲學是什么?不生育的哲學又是什么?雖然規(guī)定上,任何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chǎn)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職工的工資,辭退女職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當然,也不得以生育作為錄取指標。但不妨礙他們說:“本崗位只招聘男性?!彼?,這是要人生育,還是逼人不育呢?有人說“不生子是自私的”,也有人說“為了養(yǎng)老生子是自私的”。
那么,到底如何做才是正確的?
不久后,一條曝料上了熱門,近70%員工為女性的泡泡瑪特公司的面試單要求填寫近期是否有生育計劃,且強調僅限女性。網(wǎng)友調侃,女性職場地位降低只需幾分鐘。政府為生育買單,目前來看,是不太可能的。
還是讓我們回到生育與不生育的哲學上來吧。
朋友突然有點疼,原來是腹部在疼。每當經(jīng)期時,她都會疼,還是“漸入佳境”地疼,到第二天,疼得死去活來,甚至會嘔吐。想起《倫敦生活》里所說過的一段話:“女人的疼痛是與生俱來的,是我們生理上注定遭受的罪。姨媽痛、奶痛、產(chǎn)痛,你明白嗎?貫穿一生都要承受。男人則不用,他們的痛都需要自己去找。而我們的痛苦一直都在,周期性的,年復一年的痛,等到你終于能接受它們的時候,終于來了,絕經(jīng)期來了,絕經(jīng)期終于來了,它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事,雖然的確骨盆會塌下來,雖然即使變得很精致也沒有人會撩你,但你自由了,不再是個奴隸,一個生育機器,只是個單純的女白領。”之前,楊笠也在一檔綜藝節(jié)目上分享過一次就醫(yī)經(jīng)歷,她需要摘除子宮內膜息肉,在醫(yī)生給她打完麻醉藥之后問她“感覺怎么樣?”她說:“我現(xiàn)在感覺自由。”
自由啊,誰不向往呢?在被各種事物所裹挾的時代,要自由可難了。于是,人們漸漸進入了低欲望生活狀態(tài)。
我沒有經(jīng)歷過痛經(jīng),在經(jīng)期,就算我參加了次八百米比賽都不會疼。我會在經(jīng)期間吃辣食,喝冰飲。我也不想經(jīng)歷產(chǎn)痛。2019年,我送媽媽進手術室進行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時,居然有點羨慕她。
媽媽問我,你不結婚,不生小孩,你以后怎么辦?老了誰養(yǎng)你?你會孤單的。
事實上,我本來沒有考慮這么多,只想著如何過好當下,對于結婚還是生孩子,我的態(tài)度是隨緣??墒?,隨著二孩三孩政策的出臺,告訴你,你需要結婚,需要生育。而網(wǎng)友們紛紛調侃“我不生育,因為窮”,甚至有了以“可以生得起幾個孩子”為標準來衡量一個人的富有程度。我逆反了。如果將“消費主義”比喻“生育政策”,那么,“拒婚拒生”就屬低欲望了吧。低欲望青年們盡力而為之,不陷入消費主義的陷阱,不過度消費,不陷入買房焦慮中,從束縛中解放出來。
當然,說“絕育”是氣話,朋友說:“我該慶幸沒有裸辭,先這樣吧。”畢竟,沒了工作也是會疼的。
當然,我也仍舊保留反悔的權利。未來的某一天,也許就那么“隨緣”地結婚生子了,只是當下,我還是想要自己的“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