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榮楓,鄧菁,薛珍
贛州市婦幼保健院 (江西贛州 341000)
兒童重癥監(jiān)護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收治的危重患兒多伴有呼吸困難、呼吸衰竭等情況,需通過機械通氣輔助呼吸,維持氣道通暢,糾正缺氧狀態(tài)[1];但人工氣道的建立會對患兒的喉部造成一定損傷,降低呼吸道對空氣的加溫加濕作用,導致氣道痰液堆積,影響機械通氣效果[2-3]。傳統(tǒng)的翻身、叩背排痰力道、頻率不均勻,持續(xù)時間短,易使操作者產(chǎn)生疲勞感,因而排痰效果不佳。振動排痰機依據(jù)物理定向叩擊原理設計,叩擊力度均勻,持續(xù)時間長,可通過低頻振蕩在人體表面產(chǎn)生特定力道,促使痰液排出體外。本研究選取84例PICU 機械通氣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振動排痰機聯(lián)合集束化護理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PICU機械通氣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2例。觀察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8個月至7歲,平均(4.62±1.18)歲。對照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7個月至8歲,平均(4.86±1.40)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入住PICU 時間>24 h;均行機械通氣輔助呼吸。排除標準:患有先天免疫性疾病的患兒;合并神經(jīng)源性呼吸衰竭的患兒;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患兒;合并中毒性腦病、膿胸的患兒。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定期消毒呼吸機,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堅持無菌操作;限制探視人數(shù)和次數(shù),加強患兒病情觀察,妥善固定各類導管;使用人工叩背的方式為患兒排痰,護理人員五指并攏,掌呈凹狀運用腕部關節(jié)力量叩擊患兒背部,頻率控制為50~60次/min。
觀察組采用振動排痰機聯(lián)合集束化護理。(1)振動排痰機:使用淄博芙萊特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PTJ-400B 振動排痰機輔助患兒排痰,選擇兒童模式,排痰頻率為25 Hz;護理人員協(xié)助患兒取側臥位,一手固定其身體,一手持握叩擊頭手柄,由下而上、由外向內(nèi)叩擊其背部,輕緩移動手柄,10 min/次,3次/d,宜在餐前或餐后2 h 進行。(2)集束化護理:集中培訓相關護理人員,內(nèi)容包括集束化護理知識、機械通氣護理技能、通氣并發(fā)癥等,分析影響患兒通氣效果的因素,制定針對性干預方案;安排2名護理人員清洗患兒口腔,其中1名固定患兒頭部和呼吸機插管,然后觀察其口腔情況,另外1名使用專用軟毛牙刷清理患兒牙齒,并采用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口腔;使用500 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桌面、操作儀器、地面等,利用紫外線對病房進行消毒,每兩周進行一次空氣培養(yǎng),嚴格控制菌落數(shù)。
比較兩組血氣分析指標、康復時間和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發(fā)生率。(1)血氣分析指標:比較兩組排痰前30 min 和排痰后30 min 的血氣分析指標,包括動脈血氧分壓(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PaCO2)。(2)康復時間:記錄兩組機械通氣時間和PICU 住院時間。(3)VAP 發(fā)生率:觀察患者住院期間VAP 發(fā)生情況,采用胸透檢查肺部浸潤性陰影為新發(fā)或進行性增大,體溫超過37.5 ℃,即可診斷為VAP。
排痰前30 min,兩組血氣分析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排痰后30 min,觀察組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氣分析指標比較(mmHg,±s)
表1 兩組血氣分析指標比較(mmHg,±s)
注:PaO2 為動脈血氧分壓,PaCO2 為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1 mmHg=0.133 kPa
PaO2 PaCO2排痰前30 min組別 例數(shù) 排痰后30 min觀察組 42 57.24±5.47 77.57±5.85 48.36±5.62 40.42±6.38對照組 42 58.46±5.22 72.65±5.31 49.81±4.79 45.63±3.51 t 1.046 4.036 1.273 4.397 P 0.299 0.000 0.207 0.000排痰后30 min排痰前30 min
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PICU 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康復時間比較(d, ±s)
表2 兩組康復時間比較(d, ±s)
注:PICU 為兒童重癥監(jiān)護病房
組別 例數(shù) 機械通氣時間 PICU 住院時間觀察組 42 10.32±2.42 18.54±3.64對照組 42 13.53±2.07 23.82±4.07 t 6.533 6.267 P 0.000 0.000
觀察組VAP 發(fā)生率為4.76%(2/42),低于對照組的19.05%(8/4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087,P=0.043)。
機械通氣是PICU 常用的呼吸支持方式,但會破壞患兒的呼吸道防御屏障,抑制咳嗽反射,影響氣道分泌物的排出;同時,PICU 患兒的支氣管、氣管管腔狹窄,纖毛運動能力弱,無法咳出氣道分泌物,易致使痰液堵塞氣道,引發(fā)肺部通氣功能障礙,降低機械通氣效果[4-5]。PICU 患兒的機體免疫力較低,病情嚴重,易受到外來病菌侵入誘發(fā)VAP,導致病情加重,延緩康復進程[6]。
振動排痰機是通過物理低頻振蕩原理在患兒背部進行叩擊與震顫,從而松動黏膜表面的黏液,使得痰液易于排出,維持患兒呼吸通暢,達到改善血氣分析指標、促進恢復的效果[7]。本研究結果顯示,排痰后30 min,觀察組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康復時間短于對照組,VAP 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表明,振動排痰機聯(lián)合集束化護理用于PICU 機械通氣患兒中,可有效促進痰液排出,糾正缺氧狀態(tài),增強機械通氣效果,預防VAP 的發(fā)生,縮短康復時間。
振動排痰機可將特定方向與周期變化的力作用至患兒體表,其垂直于人體表面的分力能夠產(chǎn)生震顫與叩擊作用,進而液化、松弛黏液;水平方向分力可協(xié)助被液化過的痰液沿固定方向排出;兩種力量配合,可有效移動支氣管、肺內(nèi)部的代謝廢物,利于通氣,增強肺部順應性,改善血氣分析指標[8-9]。痰液排出后,可預防細菌在呼吸道內(nèi)大量繁殖,加快炎癥吸收,預防感染,降低VAP 的發(fā)生風險;此外,振動排痰機還可促進患兒局部血液循環(huán),松弛肌肉,緩解平滑肌痙攣癥狀,從而增強輔助呼吸效果,利于縮短通氣時間。集束化護理以為患兒提供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為目的,將諸多有循證學依據(jù)的護理措施進行整合、優(yōu)化,以提升護理質(zhì)量[10]。護理干預過程中,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專業(yè)培訓可保障護理措施嚴格落實;機械通氣患兒的口腔自凈能力下降,黏膜防御能力削弱,口腔護理可減少牙菌斑和黏膜炎癥的發(fā)生,改善患兒的口腔功能狀態(tài),促進口腔健康,有效預防VAP;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可降低外源性病菌的侵入風險,預防VAP。
綜上所述,振動排痰機聯(lián)合集束化護理可促進PICU 機械通氣患兒的痰液排出,維持呼吸道通暢,糾正缺氧狀態(tài),從而改善血氣分析指標,減少VAP 的發(fā)生,促進患兒康復,縮短住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