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輝
【摘? ? 要】近年來,教育部門不斷修改和更新課程標準,將教學目標不斷提高,教材知識不斷更新和細節(jié)化,以此來適應不斷進步的社會和教育理念。在高中歷史這門課程的教學中,教育部門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利用歷史故事的帶入進行歷史教學。根據(jù)此概念的提出,本文將分析歷史故事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關(guān)鍵詞】高中歷史? 歷史故事法? 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82
高中歷史作為高中素質(zhì)教育的科目之一,是屬于文科的分支,不僅是高考的必考項目,更是加深學生對我國歷史文化知識了解的課程。學生學好歷史,是為了高考能夠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更是為了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以及知識涵養(yǎng)。然而,高中歷史知識量大,知識間交叉也比較復雜,所以學生較難理解和記憶,這導致了高中生提不起學習歷史文化知識的決心,甚至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改良原始教學方案,將歷史故事滲透到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歷史文化知識的興趣,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內(nèi)容,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選擇歷史故事的原則
教師要將歷史故事滲透到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使其與歷史課堂完美貼合,與課本歷史知識完美融合,使其真正起到輔助課堂歷史教學的作用。在此要求下,教師選擇的歷史故事一定要與教材上的歷史知識高度貼合,這樣才能達到運用歷史故事教學的目標。如果選擇的歷史故事與真實歷史之間差別較大,甚至是有了時間點或者是人物關(guān)系上的錯亂,不僅會干擾學生對知識的正確認識,還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準確度把握。歷史故事的選擇不恰當對學生的學習有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對歷史故事的選擇是歷史故事教學法高效、有意義實施在課堂教學中的關(guān)鍵性因素。
教師在歷史故事的選擇上,至少應該尊重四個原則:第一,真實性?!皩W好歷史知興替,以史為鑒明古今”,歷史可以作為學生為人處世可以依仗的標尺,也可以作為學生正衣冠的鏡子,這表明教師所選擇的歷史故事必須要嚴格,若選擇的歷史故事與真實歷史不相符,必然不符合歷史教育要求以及歷史課程標準。歷史故事的真實性能確保學生掌握真實準確的歷史知識,不對歷史文化產(chǎn)生理解偏差。第二,趣味性。歷史故事的選擇除去具有真實性以外,還應該飽含趣味性。讓學生對歷史故事產(chǎn)生興趣,從而提高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課堂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放下因為對歷史知識的復雜而產(chǎn)生的恐懼感,使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真正接納這門學科。第三,積極性。歷史故事的選擇無一例外地都應該涵蓋積極的精神思想,避免消極思想進入高中生的內(nèi)心,阻礙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歷史故事積極性的展示帶給學生們更多積極的影響,讓學生學到積極向上的歷史知識,感受到知識帶來的積極意義。第四,文學性。教師選擇的歷史故事,要避免故事文學化,保證歷史故事的客觀性。避免因為故事作者的主觀色彩而進行的故事扭曲化,從而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產(chǎn)生影響。
二、歷史故事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歷史故事教學法的作用,是將歷史知識與歷史故事結(jié)合起來,保證歷史知識的教學連貫、完整和易理解。但是完美地將歷史故事滲透到歷史課堂的教學中,講好每一個歷史故事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需要教師下足功夫,把歷史故事真實、準確地傳授給學生。
(一)交叉法則
交叉法則是將歷史節(jié)點和歷史背景分開來講解,最后再利用歷史故事法進行知識上的匯總,將其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將已經(jīng)熟悉的兩部分知識合在一起,根據(jù)歷史故事找出其關(guān)聯(lián),對匯總后的知識進行理解和記憶。教師和學生熟知歷史教材上有大量的文字,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對知識的記憶產(chǎn)生混亂,尤其是具有時間點的歷史事件。為了避免學生產(chǎn)生知識記憶上的混亂,教師就可以采用交叉法則,將知識一分為二,多次教學。將一個歷史事件分割成兩部分,首先,讓學生學習事件的起因和經(jīng)過,使學生了解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其次,在第二次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再對學生授予歷史事件發(fā)生的背景以及此事件蘊含的意義。在兩次教學之后,學生就需要將已經(jīng)學習過的兩部分知識結(jié)合起來,教師需要帶入歷史故事來輔助學生對知識的結(jié)合以及結(jié)合后的理解和記憶。教師講解有關(guān)的歷史故事,要幫助學生復習一遍所學習的兩部分知識,加深記憶,并且在選取故事時,將其結(jié)合起來,感受歷史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尾果,細細琢磨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發(fā)生的背景。故事接收完畢后,學生就可以將兩部分知識合為完整的知識,并且加深理解。
(二)聯(lián)想法
讓學生在歷史故事中產(chǎn)生聯(lián)想,從而建立故事與歷史知識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主動產(chǎn)生知識學習過程中的疑問,然后通過學習解決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主動的學習效率比被動的學習效率高很多。教師在課堂開始之際,引出一個歷史故事,讓學生們對其產(chǎn)生興趣,然后教師開始進行歷史知識的教學,將知識精準地傳達給學生。教師以精煉的語言傳達知識,讓學生在當堂課理解并且記憶知識,節(jié)省課后復習的時間,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打破古今文化距離
打破古今文化的壁壘,拉近學生與歷史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切實體會到歷史發(fā)生的背景,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歷史知識,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識可以更加的完整。如何拉近學生與歷史間的距離?教師不妨采用情景模擬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歷史事件為背景,使學生扮演事件中的人物,讓學生熟讀歷史故事,編撰出一份情景劇本。使學生們進入歷史事件,感受歷史人物本身,產(chǎn)生情緒與心靈的共鳴。這樣可以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使學生學習和理解歷史知識更加輕松。
在歷史課堂中運用歷史故事教學法提高了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度和主動性,加深了對歷史知識的感受,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效率??偠灾\用歷史故事教學法需遵守基本的原則,不失歷史的真實性、文學性、積極性以及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學習中遇見故事,在故事中學習知識。
參考文獻
[1]閔勇.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解析[J].雪蓮,2015,000(018):87.
[2]剡博.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靈活運用[J].孩子天地,2020,000(006): 22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