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勇駿
摘? 要:近年來,路橋建設行業(yè)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但在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也衍生出一系列問題,其中路橋過渡段的沉降路段是在建設中經常出現(xiàn)的問題。行駛在有塌陷路段的道路和橋梁上的車輛會更大程度地遇到顛簸,在橋頭處會發(fā)生跳車事故。本文首先介紹了造成道路和橋梁沉降的因素,然后詳細討論了沉降段路基和路面施工的技術要點。
關鍵詞:道路橋梁;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一.路橋沉降段常見安全隱患及原因
1.不均勻沉降
沉降不均是路橋沉降段最常見的質量問題。橋面結構設計不合理、地基處理不理想、平臺后部地基變形及路堤變形、邊坡及過渡段處理不當?shù)榷紩е虏痪鶆虺两档陌l(fā)生。車輛在道路上行駛時會發(fā)生嚴重顛簸。
2.路面中間低兩邊高
路基是路面的基礎,增加了路面的強度,保證了路面的穩(wěn)定性。主要承受通過路面?zhèn)鬟f的荷載力。如果施工路橋的路基和基礎質量不能滿足要求,就會削弱路橋的承載能力。如果長期受車輛載荷反復碾壓,會出現(xiàn)中低、兩側的變形問題。如不及時處理,將嚴重影響道路、橋梁的正常功能,給車輛正常行駛造成困難。
3.路面變形與沉陷
項目本身地質條件較差,易受壓變形,承載力不強。原土結構在施工過程中受到外荷載的破壞;路基排水設施不完善;土基與填料結合不良;地下水位高時土壤路基壓實不足和毛細現(xiàn)象會引起路面沉降和變形。
二.道路橋梁沉降段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要點
1.搭板設置
橋頭搭板一般被設計在路橋連接處,能夠把柔性路堤出現(xiàn)的較大沉降慢慢過渡至剛性橋臺上。路基允許的工后沉降值是確定搭板長度的主要依據,并且3m-15m是常見的搭板長度,但是長于8m的搭板需要被設計為三段式或者是兩段式。施工時,要在橋臺上設置搭板的近臺端,用錨筋把橋臺與搭板連接起來,為了避免水分滲入的發(fā)生,要把瀝青瑪蹄脂填入橋臺與搭板的接縫。一般會在路基上擱置搭板的遠臺端,但是這樣的設置會使得搭板在路基沉降后出現(xiàn)縱向滑移的現(xiàn)象,只有用錨栓來連接搭板與臺頂,才能避免此類問題的發(fā)生。臺階形、變厚度及等厚是常見的三種搭板形式,橋梁枕梁處在路基自然沉降的影響下及車輛載荷的持續(xù)作用下會出現(xiàn)局部下沉,從而導致此部位的二次跳車。為了防止此類情況的出現(xiàn),一般會在搭板的尾端淺埋一段長度范圍在3m-5m的變厚式搭板。
2.橋臺軟基的施工注意事項
現(xiàn)行的道路橋臺軟土層地基施工技術主要有水泥粉噴樁地基法、塑料排水板法、爆破法等。其中水泥噴樁復合地基法是一種常見的方法,其對軟土層地基的加固效果十分明顯,同時施工簡易,有利于提高工效。但是這種施工技術工程造價高,超載預壓技術施工工期較長,且沉降量較大。因此在日后的橋臺軟基的施工方法的選擇上,要結合施工的實際狀況,提高地基承載力和牢固性,有效避免地基的不均勻沉降。
3.臺后填筑
路面受壓、地基沉降和路基土體受壓變形是路橋之間經常出現(xiàn)的沉降差問題,與其他兩種沉降差相比,路面受壓變形的概率很小,一般在施工過程中可以忽略此類問題。路堤沉降按時間可分為二次固體沉降、固體沉降和瞬時沉降三種,橋頭跳躍受二次固體沉降和固體沉降影響較大。路堤沉降也會受到回填土的質量和材料的很大影響。因此,在路橋沉降段路基和路面施工過程中,背襯材料必須精挑細選,嚴格填筑。
需要把具有良好工程性質的填筑材料應用在橋臺后5-10m的區(qū)域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路橋過渡段屬于剛柔過渡段,因此需要選擇剛度處在橋臺材料剛度與路基材料剛度之間的填筑材料;第二,由于后臺的壓實不容易實現(xiàn),但面臨著很好的壓實度要求,因此需要選取容易壓實的材料;第三,要選取諸如中粗砂、砂礫土、碎石土等具有優(yōu)良透水性的填料,若是很難用到此類填料,選取了非滲水性土,要利用石灰、水泥等對其進行處理。第四,泡沫混凝土、泡沫苯乙烯等密度較小的工程塑料也是不錯的填料選擇,這些材料能夠大大地減少路基發(fā)生沉降的幾率,也能使得路基重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減輕。
4.路堤填料的選擇
路堤填料的選擇在實際的道路橋梁的施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關乎工程質量驗收合格的與否。因此對于路堤填料的選擇要慎重,要事先進行相應的土壤實驗,通過對于分析,選擇出最適合工程的材料來填充路基。一般要選擇含水量較少,滲水性較好的材料,如砂石等。
5.做好排水施工
道路橋梁路基路面的沉降很多發(fā)生在雨水容易儲集的地方,這是因為雨水導致路基的填土結構長時間浸泡,損壞路基的本身結構,改變路基路面填充材料的特性,從而導致了路基路面沉降現(xiàn)象的發(fā)生。因此,在以后的道路橋梁路基路面的施工中,要做好防水工作,如設置排水管道、溝槽等。
6.路基維護
路基施工往往會打破原有的土壤平衡,因此路基會承受一部分附加荷載,加強路基的養(yǎng)護成為一項重要任務。對于路基的邊坡,由于風霜雨雪的侵蝕,表面會剝落,影響其安全性能,應進行養(yǎng)護。通常采用石砌體防護方式,針對不同的破壞情況,可以使用混凝土預制塊形成墻式護坡。對于易風化、易剝落的路段,宜采用噴射纖維混凝土或高強塑料網噴漿及錨桿進行防護。但混凝土和石砌體保護成本較高,耐久性較差。因此,應用最廣泛的是草地護坡。
四.結束語:
雖然我國發(fā)展迅速,在路橋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成就,但我國的路橋建設仍處于成長期,還有許多技術問題有待完善和完善,特別是沉陷路段路基。在路面施工技術方面,仍需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多角度分析,進而開發(fā)出更有效的技術,以提高我國路橋建設的整體質量和水平。 并促進經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謝明亮.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展望,2014,15:123.
[2]馬東旭.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5,01:254-255+259.
[3]游元富.淺談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5,06:158.F5B7A8B2-699B-45A0-82A6-CC166CFFC0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