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明
摘 要 油茶是我國非常常見的植物,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以及較高的經濟效益,在很多地區(qū)廣泛種植。隨著人們對油茶的重視,油茶種植面積不斷增加?;诖?,闡述油茶的生物學特性以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影響油茶產量的主要因素,并總結了良好油茶的造林技術要點。
關鍵詞 良種油茶;發(fā)展前景;造林技術
中圖分類號:S794.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6.044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樹種之一,在我國的種植歷史已有2 000多年,油茶種植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qū)。改革開放之后,我國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培養(yǎng)出了200多個優(yōu)良的油茶品種,并投入種植。但是由于油茶造林人員對部分油茶品種的生長習性以及產品價值并不熟悉,種植技術水平有待提高,油茶的整體產量以及成活率并不理想。
1 油茶的生物學特性
油茶果的形狀多樣,有球形、卵形、橄欖形、橘形等,油茶的果實也有多種顏色,如黃綠色、綠色及紅色。油茶的幼齡期一般經歷3~5年的時間,而進入豐產期則需要經歷7~8年,油茶生長70~80年開始進入衰老期。油茶一年內可以抽多次新梢,3月上中旬左右,油茶的春梢開始生長,到5月結束;夏梢在5月開始生長,7月中旬停止生長,二次夏梢為7月中旬到8月下旬;9月上旬秋梢開始生長,到11月下旬停止生長。
2 油茶種植前景
2.1 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油茶種植能夠綠化環(huán)境,改善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油茶有著根系發(fā)達、四季常青的特點,在山地或干旱地區(qū)都可以種植。在偏遠且環(huán)境惡劣的地區(qū)種植油茶不僅可以促進偏遠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也可以對當?shù)氐膼毫迎h(huán)境進行改善。。
2.2 具有較廣闊的市場前景
油茶的使用非常廣泛,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食用油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而油茶制成的食用油營養(yǎng)價值較高,深受人們喜愛。2)油茶的果實可以榨成油,油茶的茶籽可以當作農業(yè)肥料,而油茶的果皮是栲膠的主要原料。3)油茶在醫(yī)藥中也有一定的應用價值,比如茶油可以清熱潤腸,長期食用茶油對一些疾病有較好的效果。4)用油茶做出的茶油同其他食品相比更加安全,并且對環(huán)境的污染非常小[1]。
2.3 經濟價值較高
種植油茶能夠促進油茶種植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現(xiàn)階段來看,每667 m2油茶的種植成本大約1 500元,雖然造林前3年經濟收益較低,但是油茶種植第4年之后,經濟收益會逐年遞增。一般情況下,油茶果實成熟期每667 m2產量能夠達到5 500 kg,可為種植戶帶來較高的經濟收益。
2.4 社會效益較好
油茶不僅有良好的經濟效益,還有一定的社會效益?,F(xiàn)階段,我國人口眾多,人們對食用油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而油茶能夠提煉出很好的食用油,如果這樣的茶油進入市場,則會對市場結構進行正向的調整。除此之外,油茶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經常食用也有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
3 油茶造林技術要點
3.1 選擇合適的林地
油茶種植應嚴格選擇林地,一般應選擇海拔500 m以下的山崗、丘陵或者是平原地區(qū),且光照也要非常充足。如果在山崗造林,地面坡度不能超過25°,盡量避開陡坡、長陡坡、陰坡。除此之外,種植油茶的土壤也應疏松、深厚、肥沃、排水性能好,土壤酸堿度應在5~6。
3.2 翻整土地
土地的翻整程度決定油茶長勢,翻整土地主要是將土壤翻松,增加土層厚度,改善土壤結構,提升土壤的蓄水能力以及排水能力。同時,翻整過的土壤其內部氧氣充足,土壤微生物會更加活躍,能夠增加土壤肥力,為油茶的良好生長奠定基礎。
地勢不同,翻整的方法也不同,常見的翻整方法有帶墾、穴墾以及全墾。在平地、緩坡地種植油茶時,一般選用全墾方式,將土地深挖0.27~0.33 m,將土壤中的雜草清除干凈,翻耕的同時挖定植穴,定植穴大小應為直徑0.6 m,深度0.5 m。在環(huán)山水平帶則是用帶墾方式進行翻整,一般寬度為2 m,帶上定點挖穴一般會根據(jù)油茶株行距開挖。
3.3 選育優(yōu)良的種苗
為了提高油茶的種植品質,在種植油茶初期就應當做好選種工作。1)根據(jù)種植地區(qū)環(huán)境,選擇合適的油茶品種。2)挑選出油率較高、抗病性較強的油茶品種,保障油茶種植的質量。3)將選好的油茶苗木進行消毒,防止后期發(fā)生蟲害[2]。
3.4 選擇合適的時期進行栽種
油茶栽種過程中,要注意栽種時間以及方式。我國華南地區(qū)的廣西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四季氣候都比較溫暖,雨水非常充沛,光照也很充足,在該地區(qū)種植油茶多為每年的12月初到次年的3月底,因為在這段時間環(huán)境溫度一般會保持在15 ℃左右,雨水較多,濕度較大,油茶的存活率較高。
3.5 造林密度的控制
在造林過程中應選擇一、二年生的優(yōu)良品種或者優(yōu)良的無性系嫁接品種。一般來講,實生苗的苗高必須要達到30 cm。油茶造林的時間一般選擇在立春到驚蟄,部分地區(qū)會選擇在10月,因為這個時期造林產量較高。油茶造林通常是一穴一株,將油茶苗木栽入挖好的定植穴中,保證根系舒展,種植穴的高度應高出苗木根徑1~3 cm,
栽好后再蓋上一層土壤,堆成饅頭形狀,防止雨季來臨淹死苗木。
3.6 油茶的科學管理
油茶造林之后也要進行科學管理,以促進油茶良好生長。油茶林的管理一般分為幼林科學管理以及成林科學管理。
3.6.1 油茶幼林的科學管理
油茶種植之后的第1年需要保護油茶苗木的根系,施足水肥。從第2年開始,每年都要進行2次的撫育管理,第1次可以選擇在5—6月,第2次可以在8—9月,主要是在林地進行除草、松土、施肥。
為了促進油茶產量提升,要保證造林密度適宜。在生長期間,工作人員要科學管理,及時發(fā)現(xiàn)病株、缺株情況,用同齡的壯苗進行補種。同時,要對種苗進行整形修剪,防止油茶只長枝不長葉,有效促進油茶豐產。
3.6.2 成林油茶的科學管理
合理整地,一般可以分為冬墾和夏墾,冬墾深度一般在22 cm左右,而夏墾一般是在12 cm左右。合理修剪,具體修剪時,強度不能過大,應充分利用林中的空間,解決生長與結果之間的矛盾,主要可以將枯枝、病蟲枝、徒長枝疏除。
3.7 油茶病蟲害防治
油茶種植過程中會出現(xiàn)很多病蟲害,工作人員應重視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3.7.1 油茶病害防治
油茶在生長過程會受到煤煙病、軟腐病、炭疽病等病害的侵擾。工作人員可以根據(jù)發(fā)生病害的原因做好有針對性的防治工作。1)根據(jù)油茶種植的生長環(huán)境,做好通風,控制溫度、濕度等環(huán)境因素。2)根據(jù)油茶的生長需要適當增加磷肥、鉀肥,提高油茶的抗病性。3)如果油茶已經發(fā)生病害,可以噴灑生物藥劑進行治理[3]。
3.7.2 油茶蟲害防治
油茶在種植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尺蠖以及茶袋蛾等蟲害的影響。工作人員應根據(jù)發(fā)生蟲害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防治。1)根據(jù)病蟲的生理習性進行防治,如利用害蟲的趨光性殺滅害蟲。2)用生物藥劑對害蟲進行防治。油茶枯葉蛾是油茶生長過程中的主要害蟲,一般可在冬季清理茶園過程中殺滅幼蟲,可用油茶毛蟲核型多角體病毒進行防治。
4 結語
油茶在種植過程中,地方政府應結合當?shù)鼐唧w情況,采用科學有效的造林技術,促進油茶產量提升,以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另外,在油茶的生長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也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不斷進行反思和總結,提高油茶的種植水平。在油茶種植過程中,把握好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才能實現(xiàn)油茶種植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促進當?shù)剞r林經濟提升。
參考文獻:
[1] 楊賢舉.桂北地區(qū)的油茶發(fā)展前景及高效種植技術研究[J].吉林農業(yè),2012(11):187,186.
[2] 蔣黎冰.淺談桂北地區(qū)的油茶發(fā)展前景及高效種植技術[J].農家參謀,2018(05):74.
[3] 石理章.淺析油茶發(fā)展前景及高效種植技術[J].農家科技,2014(05):277.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