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靜潔
摘 要:現(xiàn)如今,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快速,很多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也無法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在小學教學中,出現(xiàn)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情景教學法。情景教學更注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主觀能動性,在教學方面有著更多的可能性,在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性格方面有著非常獨特的優(yōu)勢。情景教學法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穿插一些情景,使得學生更容易進入到學習氛圍里面,情景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教學知識的興趣、減少學生的抵觸情緒等,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情景教學 小學教學 積極性格 思考理解
一、情景教學產生的背景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授、學生聽,這種“填鴨式”的教學非常容易引起學生的抵觸情緒,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沒有對學習知識產生興趣,在課堂活動中也毫無施展空間,這種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長遠的學習和發(fā)展。情景教學法讓學生主動學習,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二、小學教學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
1.小學教師對教學教育的重視程度
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是學生們學習的關鍵,也是教育的認知發(fā)展條件,因此,面對新世紀的機遇與挑戰(zhàn),為了順應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結合學校實際,我們提出:實施情智教育,培養(yǎng)學生“靜思、能群、仁愛”的情智全面發(fā)展目標, 營造“幽美、人文、活力”的情智校園文化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小學教師在教育中分析研究
在當前的小學教育中,很多的教師研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開展教育,對教育發(fā)展的理念和教育發(fā)展的形式不了解,融合現(xiàn)代的技術也較少,因此,當前的教學過程就是學生不斷的認知過程,雖然這些認知都是前人總結好的,都不是新成就、新發(fā)明,但對于學生來說卻是新的認知,他們經過不斷地探索發(fā)現(xiàn),由一個未知到已知,再從一個未知到已知,這中間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發(fā)揮作用,那就是發(fā)現(xiàn)意識,有了這個意識,學生就有了自主探究知識的源泉動力,所以,發(fā)現(xiàn)意識的培養(yǎng)就在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忽略。
3.開展小學教育的方式單一,情景教學未開展
小學教育的教學形式較為單一,在教學的發(fā)展過程中,學生們接受的學習方式和教師開展的教育方式是單一的,未能體現(xiàn)學生們的學習素養(yǎng),也難以展示學生們的學習要求。因此,情景教學未能融入當前的教育環(huán)節(jié)中,這對于學生們的發(fā)展要求來說,是一種行為上的缺失,也是在教育的環(huán)節(jié)中難以形成良好發(fā)展理念的重要原因。
4.科學考察方式比較落后,難以和現(xiàn)代接軌
在小學科學的考察方式中,教師還是利用試卷教育的形式進行考察,學生們的學習內容和考察方式不對應,因為在科學的教育中,往往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比較重要。在學生們的發(fā)展環(huán)節(jié)中,也是通過實驗的形式融合科學教育,但是,考查的形式脫離了實驗的動手操作模式,而僅僅采用傳統(tǒng)的試卷形式進行考察,這對學生們學習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和與現(xiàn)代接軌能力具有較大的差距。
三、小學課程教育融合情境教學的策略研究
1.利用情景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科學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的強烈對于小學生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小學生在剛開始接觸文化課的時候,因為其新鮮有趣,普遍成績較高,隨著時間推移興趣喪失,導致了小學生的成績開始有了參差不齊的情況。所以說,興趣是學習的第一行動力,小學科學也不例外。教師在課堂上使用情景教學法可以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習科學知識的積極性。教師能利用好現(xiàn)代的多媒體技術開展教育,提升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真正的促進學生們的學習欲望,在真正進行科學理念和科學知識的探尋過程中,為學生們的發(fā)展和進步提供相應的興趣基礎。例如,教師在對“下雪”這一概念進行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借助單純的圖片來進行“下雪”的講解,那么就很難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雪的形成過程,也難以讓學生們對這一現(xiàn)象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動畫、視頻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概念,掌握“雪花形成的過程”,這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通過動畫的情境,豐富課堂的展現(xiàn)形式,提升課程的教育氛圍。
2.利用情景教學形式,鍛煉學生積極性格
在科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情景模式下要主動牽引學生,設置情景,幫助學生理解科學的背景和過程。這時,可以讓學生來扮演教材中的角色,由于角色決定著扮演者要表達的感情,學生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更加真實完整地去了解作者的心理活動,這樣表演體會情境的方法,把之前生澀難懂的知識變得生動起來,使學生能將抽象的知識面變得立體起來,這正是在特定的情景下扮演角色所產生的積極效果,在模仿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的積極性格。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聲音的傳播》這部分內容時,通過設計實驗的形式,讓學生們積極的體驗情境的方式,促進學生們對聲音傳播的理解,可以利用兩個紙杯和一條毛線,讓毛線穿過紙杯的底部拉直,紙杯兩邊的學生進行傳話,讓學生們明白聲音傳播具有一定的介質,而在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利用學生們角色扮演的形式,更好地將情境教學模式展示出來,促進了教學內容的改進和形成性發(fā)展,為學生們的發(fā)展帶來更多的幫助。
3.利用情景教學形式,加深學生思考理解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一味地在課堂上進行講解知識,缺少讓學生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缺乏學習知識的熱情,學生對于重點和難點的掌握并不是很好,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情景教學,通過圖畫再現(xiàn)情景。利用信息技術等高科技手段來進行情景教學,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學習知識更加直觀、生動形象,還能增加學生課堂學習時的注意力,加深學生思考理解,提高課堂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4.利用情景教學形式,拓展學生們的想象
小學教師利用情境教學的模式,能夠拓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展示學生們的學習才華,在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在科學的教育環(huán)境中,情境教學已經成為當前重要的引導模式,也是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在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利用好情境的形式,尤其是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們在想象的空間中自由遨游,在科學的世界里自由發(fā)展。例如,在對小學科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奇妙的光》一課內容進行講解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情景,讓生活化的內容真正的融合在教育教學中,促進教育的發(fā)展和教學形式的優(yōu)化,以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結合生活場景,來思考影子的產生所需要的條件,拓展學生們結合生活實際的想象能力,在想象和遐想中,提升對課程的認知程度。然后進行課堂導入,這是情景融合的重要模式,也是在進行情景教學的過程中,形成的良好教育形式,為當前教育能力的發(fā)展和教育實力的拓展帶來更多的幫助。學生通過思考后想到需要光才能產生影子,教師收到學生反饋后引出課題:影子的產生需要光。
情景教學對于小學科學知識的教授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使用這種方法后,課堂的氛圍有著明顯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課堂,通常都是缺少活力,情景教學穿插在其中,課堂的氛圍變得活躍起來,小學生也開始逐漸的舉手回答問題,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會增加學生的自信心。這種教學模式的開展,也離不開教師的課堂牽引,要保證學生在情景模仿中學到知識并體會樂趣,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知識,提高學習成績。情景模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現(xiàn)如今還有一定的發(fā)展空間,對于這種教學,還應該繼續(xù)探究下去。
參考文獻:
[1] 彭燕梅《在科學課中如何運用情景創(chuàng)設進行美育教育的研究》,《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4年第2期。
[2] 潘建元《試論科學美育滲透的途徑和方法》,《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1年第4期。
[3] 劉曉穎《科學課教學中進行美育滲透的嘗試》,《素質教育論壇》2007年第5期。
[4] 周玉芳《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科學情景教學的策略研究》,《才智》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