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詩作《錦瑟》,因為詩句典雅,意境優(yōu)美,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但由于它創(chuàng)作的詳細時間、創(chuàng)作的具體背景,史料缺乏準確記載,因而該詩的創(chuàng)作動機、寫作目的后人無從知曉,再加上詩作表意含蓄、用典委婉、意境朦朧,后世讀者對其寫作意圖、作品主旨感到撲朔迷離,難以確定,于是對這首詩的寫作原由就有了多種解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給初次閱讀這首詩作的中學(xué)生造成了諸多困惑,同時也給講授這首詩的教師帶來了一定困難,讓他們都有一種無所適從、莫名其妙的感覺。
其實,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看待這種現(xiàn)象,也許這種困惑就會釋然,因為“詩無達詁”,“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歷史留下的缺憾,反而給讀者帶來了二次創(chuàng)作的更大空間,我們就可以從不同角度解讀這首作品。為了幫助中學(xué)生更好的閱讀理解這首表意朦朧的作品,下面筆者就自己在教學(xué)中對這首詩的幾種不同解讀嘗試作點示范例說,以期有拋磚引玉之效。
一、詠物說
中國古代,本來就有一類單純的詠物詩,如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駱賓王的《詠鵝》(“鵝,鵝,鵝”)等。它們描景狀物,刻畫形象,從而詠物抒情,體物寫志,表達作者對所詠之物的愛憎之情、褒貶之意。其實,李商隱也寫過不少這樣的詠物詩。如:《菊花》(“暗暗淡淡紫”)、《謔柳》(“已帶黃金縷”)等等。我們也不妨從這個角度去理解李商隱的《錦瑟》。
錦瑟,就是一把裝飾精美的琴瑟。它質(zhì)地優(yōu)良,外表華麗,讓人喜愛。作者目睹其形、耳聞其聲,不覺情動于中, “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從這個角度看,李商隱的《錦瑟》就是一首單純的詠物詩,我們可以這樣解讀它:
錦瑟啊錦瑟,你是何緣故擁有五十根琴弦?
你的那一根根琴弦一根根琴柱都讓人想起那些美好的年華。
你那快樂的曲調(diào),使我像莊周夢蝶一樣因為快樂而忘了自己,你那憂傷的旋律,使我像望帝啼鵑一樣因為悲傷而痛苦欲絕。
你那圓潤的音符,使我想起了滄海明月之下鮫人淚水凝結(jié)的圓潤的珍珠,你那溫馨的琴音,使我想起了藍田暖日之下煙霧籠罩之中的溫潤的美玉。
看到你華美的外形、聽到你美妙的聲音,這種感受和心情哪能留到將來慢慢追思回憶?就在當時已經(jīng)讓我悵然若失、情不能自已!
二、自喻說
李商隱,生于813年,卒于858年,據(jù)相關(guān)資料記載,《錦瑟》一詩大約創(chuàng)作于作者去世的前一年。這時詩人年近五十。也有資料說,《錦瑟》是李商隱晚年最后一篇作品,是李商隱的“封筆之作”,是《李義山全集》的壓軸之作。不管以上的說法是否準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是詩人晚年時期的作品。詩人天資聰穎,才華出眾,年少成名,青年時期考中進士,深受時人贊譽和推崇。本來可以一帆風(fēng)順,前程似錦,但后來不幸卷入牛(牛僧孺)李(李德裕)黨爭,于是屢遭貶謫,仕途失意,坎坷一生,晚景凄涼。因此有人認為,詩人可能是晚年偶然聽聞琴聲或遇見錦瑟,于是聞曲有感或睹物傷懷,回顧自己一生經(jīng)歷,就像一把精美的琴瑟,但懷才不遇;又如一曲美妙的樂曲,但知音難覓。于是因寄所托,自傷自嘆。從這個角度看,李商隱的《錦瑟》就是一首含蓄委婉的自傷詩。我們可以這樣去解讀它:
錦瑟啊錦瑟,你為什么也無緣無故有五十根琴弦?
每一根琴弦每一根琴柱都讓人想起我那逝去的近五十度美好年華。
我的人生如夢啊,就像莊周夢蝶一樣讓人感到迷茫惆悵,我的人生苦痛啊,就像望帝啼鵑一樣使人感到痛苦悲傷。
自己行高志潔啊,就像滄海之上的明月、鮫人淚水凝結(jié)而成的珍珠,自己懷才不遇啊,就像暖日之下的藍山、煙霧繚繞籠罩之中的美玉。
我的這種痛苦的感受和憂傷的心情哪能留到將來慢慢追思回憶?就在當下就已經(jīng)讓人悵然若失、情不能自已!
三、悼亡說
李商隱的妻子王氏,據(jù)資料記載,是當時帝黨(李黨)重要成員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的女兒王晏媄。因為王茂元欣賞器重李商隱的才學(xué),便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王氏出嫁時16歲?;楹髠z人夫妻感情很好。李商隱常年在外宦游,寫了不少想念妻子的作品。如:《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思歸》(“固有樓堪倚”)等等。不幸的是王氏25歲時便去世了。李商隱非常傷心,并因此終身未娶。在以后的歲月里,李商隱常常寫詩懷念她。如《悼亡后赴東蜀辟至散關(guān)遇雪》(“劍外從軍遠”)、《五十二兄與畏之員外見招飲時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謝傅門庭舊末行”)等。因為古人把妻子去世叫“斷弦”,王氏去世時二十五歲,而古瑟有五十根琴弦,所以有人認為《錦瑟》也是李商隱晚年懷念妻子的作品。從這個角度看,李商隱的《錦瑟》可以說是一首沉痛的悼亡詩。我們可以這樣解讀它:
錦瑟啊錦瑟,你為何卻有這眾多的五十根琴弦?
每一根琴弦每一根琴柱都讓人想起那些與逝去的妻子在一起的短暫而美好的歲月。
我們在一起的時光多么快樂啊,就像莊周夢蝶一樣讓人感覺到美好快樂、是夢非真,我們永別后的歲月多么苦痛啊,就像望帝啼鵑一樣使人感受到傷心欲絕、度日如年。
愛妻美好純潔啊就像滄海之上的明月、鮫人淚水凝結(jié)的珍珠,愛妻溫柔賢淑啊就像暖日之下的藍山、輕煙薄霧籠罩的美玉。
這種思念感受和心情哪能留到將來繼續(xù)慢慢追思回憶?就在早年就在當下就已經(jīng)讓我悵然若失、情不能自已!
四、愛情說
“佳人命薄,才子情多?!崩钌屉[才華橫溢,情感豐富。一些研究者認為,李商隱一生曾對多名異性產(chǎn)生過情感,也留下了一些表達這種情感的作品。如對叫宋華陽的女道士,寫過《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偷桃竊藥事難兼”)等多首情詩;對一個叫柳枝的姑娘,寫過《柳枝五首》(“畫屏繡步障”)(其五)等多首作品;對一個叫荷花的姑娘,也寫過《荷花三首》(“都無色可并”)(其一)等一些情詩。至于他的許多《無題》詩,其中不少完全是表達愛情的產(chǎn)物。如被人們廣為傳誦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等。于是就有一些研究者認為,《錦瑟》一詩是詩人寫給他的恩師和朋友庶黨(牛黨)重要成員令狐楚家一個叫錦瑟的婢女的愛情詩。從這個角度看,李商隱的《錦瑟》就是一首情深意切的愛情詩。我們可以這樣解讀它:
錦瑟啊錦瑟,你為何要有多達五十根的讓人心緒煩亂的琴弦?
每一根琴弦每一根琴柱都讓人想起那段與你相處的美好時光。
我們在一起的時光多么快樂啊,就像莊周夢蝶一樣讓人感覺快樂得是夢非真,我們分別后相思的日子又多么讓人苦痛啊,就像望帝啼鵑一樣使人感到傷心欲絕。
夜晚想你你就像滄海之上的明月、鮫人淚水凝結(jié)的珍珠美好純潔但又可望而不可即,白天想你你卻像暖日之下的藍山、輕煙薄霧籠罩的美玉溫柔可愛但又可思而不可觸。
這種美好的感受和煎熬的心情哪能留到將來慢慢追思回憶?就在當時就已經(jīng)讓人悵然若失、情不能自已!
五、哲理說
古代有一類詩歌,詩人常常借助一些事物或現(xiàn)象寄托某種道理或感悟,托物說理,寓教于事,即后人所說的哲理詩。這類詩歌很早就有,而宋以后尤盛。如唐代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宋代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宋代朱熹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等。李商隱也寫過一些類似的詩歌,如《柳》(“曾逐東風(fēng)拂舞筵”)、《日日》(“日日春光斗日光”)、《宮辭》(“君恩如水向東流”)等。有人認為《錦瑟》就是一首這類托物寓意的哲理詩。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可以這樣去解讀它:
錦瑟無端五十弦,——是說:物有定數(shù)啊不必苛求
一弦一柱思華年。——是說:人有定命啊只有隨緣
莊生曉夢迷蝴蝶,——是說:人生有樂啊但切勿過癡迷
望帝春心托杜鵑?!钦f:人生有悲啊又何必太執(zhí)著
滄海月明珠有淚,——是說:有些東西可望但不可即
藍田日暖玉生煙。——是說:有些東西可遇而不可求
此情可待成追憶?——是說:有的東西或許可到永遠
只是當時已惘然?!钦f:有的東西可能只在眼前
還有政治說、應(yīng)酬說等等,這里就不做具體分析了。
一首《錦瑟》,因為朦朧,千古難解,但又一詩多解。但這也許就是這首作品獨特的魅力所在吧。讀者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去解讀它,也可以設(shè)身處地的自由聯(lián)想對它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正所謂“詩人已隨錦瑟去,后世長留錦瑟詩。錦瑟一曲實難解,任憑后人說虛實”。
羅佩,甘肅省永昌縣第一高級中學(xué)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