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根據(jù)新的教育要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成為新時代教師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在高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從語言運用及建構(gòu)的視角之下來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自學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讓學生加深對于所學文章的認識,促進自身多方面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閱讀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還可以有效保證高中教師的教學效果,提升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
一、閱讀自學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
在高中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教師有意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自學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對于語文閱讀學習的熱情,從而在保障教師教學效果的同時,推動學生自身的進一步發(fā)展;其次是高中語文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自學能力有助于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在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以后就會更加主動地進行其它知識的學習,從而實現(xiàn)自身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最后高中語文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自學能力是符合新課改的要求的,新課改中闡明了學生需要更好利用自主學習的能力來加深對于所學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它不僅可以推動學生的進步,還可以推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發(fā)展。
二、閱讀自學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
1.教學手段單一
就目前來看,在高中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幾個問題,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果,第一個問題就是教師的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選擇的都是極為傳統(tǒng)的方式,簡單地讓學生通過對文章進行閱讀之后再教給學生相關的知識內(nèi)容。這種方式不僅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還會阻礙學生閱讀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手段中,教師充當著最重要的角色,學生被動進行知識的學習,導致沒有辦法真正掌握和理解所學的閱讀知識,教師的教學效果難以達到標準。
2.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
在高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在課堂上的興趣較低的問題,導致了教師的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很多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更加看重的是所要記憶的精彩段落,而忽略了對于閱讀能力及方法的提高,因此,他們認為閱讀學習是一項枯燥的學習活動,很難從心底里產(chǎn)生對于閱讀學習的興趣,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自學能力也就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對于那些意義非常深刻的文章,學生在閱讀時更難提起學習的積極性,這樣長此以往,教師的教學效果就會越來越差。
三、閱讀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對策
1.加強閱讀指導,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
在高中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并加強閱讀指導,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自學能力。學生只有在明確了自身的地位之后才能更加主動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促進自身多方面能力的提高。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閱讀學習,幫助學生的思維取得進一步發(fā)展,加深學生對于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與記憶。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轉(zhuǎn)變自身的形象,以學生為中心,同時給予學生一定的閱讀自學時間,不能壓縮學生的學習時間,以免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影響,從而降低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教師在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自學進行相關內(nèi)容的掌握時,要對學生進行準確的指導,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調(diào)動課堂上的氛圍,同時教給學生閱讀不同類型文章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能力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實現(xiàn)學生閱讀自學能力的進步。對于高中語文的閱讀來說,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自學能力可以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認識,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因此得到了發(fā)展,教師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以學生為主體保證了此教學模式的順利展開。
2.給予學生更多的參與機會,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
在高中閱讀教學中,為了更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自學能力,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參與機會,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深入地對所要學習的文章進行閱讀,幫助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到文章中蘊藏的情感與哲理,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提高學生閱讀的自學能力;其次,教師可以在應對閱讀中較難的問題時,讓學生組成不同的小組來一起對問題進行討論,有效加強學生的參與度,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在討論中促進自身思維的發(fā)展,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自學能力。由此可見,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必須保證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參與度,給予學生科學合理的自學時間與空間,這樣才能保證學生閱讀自學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教師在進行《記念劉和珍君》這一課的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組成小組一起對文章中包含的情感進行探究,學生需要先自行閱讀文章,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在交流中表達出自己的看法。教師的這種新型閱讀教學方式很好的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讓學生在溝通中促進了自身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同時加深了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推動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自學能力,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與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3.教給學生閱讀自學的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對于高中閱讀教學來說,為了更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自學能力,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自學的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感悟教材內(nèi)容,掌握不同文章的特點,讓學生明確閱讀文章的有關類型,為閱讀自學提供一定的保障;其次,教師還要教給學生如何深入閱讀文章,可以分層次多進行幾遍閱讀,從開頭到結(jié)尾都逐一進行分析。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第一遍文章閱讀要能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遍閱讀要掌握文章的主旨及作者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而第三遍則要對一些難題做出回應。這樣一來,學生就基本掌握了閱讀自學的方法,通過不斷的練習而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不僅學生的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取得了自身的進步,教師的教學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教師在進行《小狗包弟》這篇文章的教學時,就可以在學生進行閱讀自學之前向?qū)W生傳授更好的閱讀方法。教師要指導學生分三步來對文章進行閱讀,第一次閱讀時理清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整體思路;進行第二遍閱讀時讓學生找出文章主旨及文章撰寫的方式;最后一遍閱讀時,教師要讓學生掌握作者這篇文章的意義和作者借文章表達出的情感。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有了更為明確的目標,愿意主動進行閱讀自學,而教師培養(yǎng)學生閱讀自學能力的要求就獲得了相應的保障。
4.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促進學生閱讀自學能力的發(fā)展
引導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促進學生閱讀自學能力的發(fā)展也是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自學能力的有效策略。學生閱讀能力與自學能力的提高并不能完全依賴于課堂上的閱讀教學,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提升多方面的能力,有效完成閱讀自學。教師要在了解學生興趣的基礎上為學生推薦一些書籍供學生閱讀,同時讓學生在閱讀完課外書籍以后撰寫相應的讀后感,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含義及寫作者的情感。學生在不斷的課外閱讀中還能夠掌握閱讀自學的方法,提升自身的能力,推動自身的進一步成長。由此可見,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教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自學能力,多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寫好讀后感也是一個很有效的方式。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教師在進行完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的閱讀教學之后,就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有關作者朱自清的相關文章閱讀,同時在閱讀完文章后撰寫讀后感,整理出自己從文章中學到的知識及感悟的道理,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培養(yǎng)自身的閱讀自學能力。學生通過不斷的課外閱讀學習,不僅會提升多方面的能力,還能夠取得自身的進一步發(fā)展。這種方式還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負擔,讓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獲得了提升,學生也會真正從心底里產(chǎn)生對于閱讀自學的興趣。
根據(jù)具體分析,我們認識到幾種在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視角下的高中生閱讀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與途徑,通過不斷探索與改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同時加深了對于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在閱讀方法與技巧上學生都有了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楊秀梅,蔣仕順.淺談整本書閱讀課堂教學案例的實施——以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五《邊城》課文為例[J].貴州教育,2020(15):34.
[2]崔獻勻.“知人論世”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
[3]劉鴿.“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D].濟南大學,2020.
李黎,廣東省中山市實驗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