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為亞
(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在素質教育全方位推進的進程中,體育課程改革也不斷深入。此時,如何發(fā)揮體育課程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鍛煉效果方面的作用,就成為擺在體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問題。而明確體育教育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和鍛煉效果的影響,是整體工作開展的前提。因此,以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和鍛煉效果為對象,探究體育教育的作用非常必要。
通過中國知網(wǎng)、維普網(wǎng)、萬方數(shù)據(jù)庫以及中國期刊網(wǎng)、圖書館等途徑,以學生身體素質、學生體育鍛煉、體育教育與學生身體素質的關系為檢索詞,檢索相關論文。共獲得2018-2020年的相關論文2142篇,篩選后獲得有參考價值的論文986篇,為本次調查的選題、研究設計、結果反思奠定理論基礎[1]。
對學生參加體育教育后身體素質提升、鍛煉效果展開問卷調查[2]。共發(fā)放問卷199份,回收女生調查問卷99份,回收率為100%,有效率為99.60%;回收男生調查問卷100份,回收率為100%,有效率為98.85%。
在學生身體素質測試指標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5個指標,利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規(guī)定的測量方法展開測試,并比較研究四個學期男生、女生各項目測量成績,研究體育教育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鍛煉效果的影響規(guī)律,發(fā)現(xiàn)隱患。具體包括速度項目中的50m,耐力項目中的800m(女)、1000m(男),力量項目中的仰臥起坐(女)、引體向上(男)以及實心球,跳躍項目中的立定跳遠。其中50m跑是學生距離速度能力(身體無氧代謝能力)優(yōu)差的重要體現(xiàn);800m(女)、1000m(男)等耐力測試結果是學生有氧代謝能力及體質體能水平的重要參考指標,與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能力也具有一定關系;力量是學生身體素質基本觀測指標,是耐力、速度等其他各項身體素質發(fā)展的前提;立定跳遠等跳躍項目可為學生彈跳力觀察提供依據(jù),并獲知學生下肢爆發(fā)力表現(xiàn)[2]。
分別對研究樣本在第一個學期、第二個學期、第三個學期、第四個學期身體素質測試結果進行對比。女生體育教育前后身體素質對比指標為50m、800m、實心球、立定跳遠、仰臥起坐;男生體育教育前后身體素質對比指標為50m、1000m、實心球、立定跳遠、引體向上[4]。
(一)體育教育前后學生身體素質成績表
(二)體育教育前后學生身體素質達標率
由表1、表2可知,第一學期學生剛進校,受多種主客觀因素影響,身體素質普遍處于較低的水平,特別是女生,多數(shù)女生在耐力指標(800m)、速度指標(50m)、跳躍指標方面沒有達到及格水平。經過一個學期的體育教育,在體育教育者的科學指導、嚴格督促下,女生、男生在第二個學期耐力指標(800m/1000m)、速度指標(50m)、跳躍指標(立定跳遠)、力量指標(引體向上/仰臥起坐、實心球)等身體素質指標方面均出現(xiàn)了明顯的提升。經過一年的適應期,在常規(guī)體育教育方法下,男生、女生第二學期、第三學期素質變化不大,而經過前三個學期的積累,男生、女生的身體素質出現(xiàn)了顯著的提升。比如,男生的身體速度指標(50m)從第一學期的62.21分提升到了第四學期的89.35分,總體提升幅度為27.14分,男生身體素質測試總成績也從第一學期的376.07分提升到了第四學期的442.33分,總體提升幅度為66.26分;而女生的身體速度指標(50m)從第一學期的41.86分提升到了第四學期的80.36分,提升幅度為38.50分,女生身體素質測試總成績也從第一學期的277.57分提升到了第四學期的416.77分,提升幅度為139.20分。由此可知,體育教育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效果較為顯著[3]。
表1 女生身體素質成績表(平均分數(shù))(n=99人)
表2 男生身體素質成績表(平均分數(shù))(n=100人)
表3 體育教育前后學生身體素質達標率(n=199人)
通過對表4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可知,在體育教育后,86%的學生較為喜歡身體鍛煉,66%的學生會經常主動參與體育鍛煉,67%的學生掌握了1種身體鍛煉方法,65.30%的學生每周參與身體鍛煉的次數(shù)在1次到2次之間,93.13%的學生參與身體鍛煉的時間在30分鐘以上,其中13.50%的學生身體鍛煉時間在1個小時及以上,可以基本滿足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的要求。表明體育教育可以增強學生對身體鍛煉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身體鍛煉方法,增加學生參與身體鍛煉次數(shù),延長學生參與身體鍛煉的時間,提升學生身體鍛煉效果[4]。
綜上所述,通過四個學期的體育教育,學生身體素質指標出現(xiàn)了明顯的提升,其中以800m/1000m測試指標提升最為顯著,特別是女生。表明體育教育可以提升學生速度素質、力量素質、耐力素質,且以耐力素質提升最為明顯。而通過分析學生問卷調查結果可知,體育教育是一種深受大部分學生喜歡的教育方式,一半以上的學生經常在體育教育工作者的引導下主動參與體育鍛煉(每周1次到2次),掌握了1種鍛煉方法,但是仍然有極個別學生沒有掌握體育鍛煉方法,參與身體鍛煉的時間也在半個小時以下?;诖?,體育教育工作者應主動更新理念,從發(fā)展學生個性、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強學生鍛煉效果視角入手,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最大程度發(fā)揮體育教育在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鍛煉習慣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