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碧香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也迎來新的契機和挑戰(zhàn)。因此,教師要不斷地改進教學策略和模式,更好地推動教學工作的開展。本文就是基于現(xiàn)代的科技發(fā)展形勢對現(xiàn)代化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進行了探討,并對其相對于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所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和意義進行分析,并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從而可研究出對于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方式,找到有效的教學方式和途徑。
關鍵詞:現(xiàn)代信息化教學;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代信息化在語文教學的融合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5-0167-02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my country's education is also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refore,teachers should continuously improv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odels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work.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explor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and analyze its positive 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relative to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So that we can study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for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s,and fi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ways.
【Keywords】Modern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Integr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z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1.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意義
(1)、營造新的學習環(huán)境
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主要是以互聯(lián)網(wǎng)的形式出現(xiàn),這拓寬了教師尋找資源的來源,也增加了信息的準確性,給教師為學生教學增添了方便性。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也可以大大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多元性,豐富教學形式。新的學習環(huán)境的營造,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并積極參與到課堂之上,讓課堂之上不再是只有教師一個人在臺上演講。
(2)、改變學習方式
新的教學方式的引進,不僅讓教師一改傳統(tǒng)的翻書找教學材料的方式,也方便了學生平時的學習。學生可以在平時有不懂的地方不用等到教師有空再上去詢問,可以及時在網(wǎng)頁上搜尋解析自行解決謎題。學生還可以自己在網(wǎng)上通過與教師課后的互動與教師拉近關系,使的師生關系更加親近增加學生對教師的好感。以往的學生會受到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限制,而新型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大程度的減少了這種不便。若是學生在家一定要和教師一起探討問題,便可以通過各種社交軟件直接與教師發(fā)起視頻通話。
(3)、豐富教學素材和方式
網(wǎng)絡上的信息相較傳統(tǒng)的書本文件都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和統(tǒng)一性,實時更新不局限于某一個時段。在信息技術出現(xiàn)之前,教師很難去獲取資源,要想豐富教學素材就不得不搜尋許多的書籍、教材、教材解析。而現(xiàn)在,教師能夠輕而易舉的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獲自己想要的最新信息,去拓寬自己教學范圍,增加學生的知識。這樣,教師就以最少的時間獲取了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的最新性,也保證語文教學的先進性,能讓語文教學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有了最新的信息技術,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進行運用,比方語文PPT、用多媒體播放最新的日報和教學素材的相關視頻。
2.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措施
(1)、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圖片,激發(fā)學生興趣
常常有人言,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這句話在哪都是適用的,一個人對一件事有了興趣,那么他就會有想要去做這件事的動力,并且會盡全力把它做好。同樣,在學習上,學生只有對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也就不會覺得學習課堂枯燥無味,甚至會迷失在課堂之中無法自拔。信息技術應用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時,這其實也就無形地激發(fā)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小學生對于新奇的事物總是敏感和好奇的,而信息技術也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產(chǎn)品走進人們的生活當中,更是可以引導學生產(chǎn)生對語文學習的無限向往以及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所以,在小學的語文教育中,教師應該從興趣方面多多去培養(yǎng)學生等的學習意識。在課堂上可以利用最新的信息技術為課堂增加吸引力。比如,在進行《17.松鼠》的授課時,教師只講授課文上的內容,那么課堂上必定瞌睡一片。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利用教室的多媒體講松鼠的圖片及相關視頻展示出來,讓學生更加能夠觀察到松鼠的習性及樣貌,了解與課本不一樣的知識,從而能夠激發(fā)學生對這堂課的學習興趣,使課堂順利進行。
(2)、結合試聽,給學生打造深刻影響
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上,教師只是單純的在講臺上念課本,這樣的課堂對學生而言毫無吸引力,甚至可以說是催眠曲。小學學生年紀小,喜歡多元化的事物,比方說五顏六色的圖片、有故事有情節(jié)的動畫片、仿制的模型(芭比娃娃,金剛俠模具、假的手游刀)。這些類似的小東西不僅學生喜歡,一些成年人也喜歡。這些東西的特點就在于,它給了人不同的感官感覺。五顏六色的圖片給了人視覺上的沖擊,有故事情節(jié)的動畫片結合了視聽覺,仿制的模型則給了人視覺和觸覺。這些感官感覺表達了許多了客觀信息,這些信息應為沖擊能夠長刺激大腦并長時間的停留在大腦。教師就可以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實現(xiàn)各種感官感覺的結合,刺激學生大腦,激發(fā)學生興趣。
信息技術給教師和學生帶來新的體驗。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有效結合,利用多媒體可以結合視聽,就可以讓封閉課堂能有像戶外一樣的氛圍,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助于深度思維的發(fā)展。比方,教師在嘗試讓學生理解漢字“水”時,教師可以直接通過PPT直觀的呈現(xiàn)水滴的圖片、河流的圖片、大海的圖片,還可以結合一些有聲的視頻,水滴石穿上的聲音、河流奔騰的短視頻、大海海浪拍打沿岸的聲音。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對水產(chǎn)生無線的遐想,而不只是覺得水只是日常生活中的自來水、礦泉水。也可以讓學生更貼近生活實際,感受世界變化的美妙。只有讓學生體會到大自然的神奇,學生才能提高語文的綜合素質,寫的文章才有情感有力度。
(3)應用現(xiàn)代化技術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以前的教師在備案時只能自己去翻閱書籍材料,或者借鑒前輩教師的教案。教師翻閱到的資料有限,準備的教案也具有局限性,教授與學生時也不是最廣泛最準確最新的信息。這樣的結果是,教師教學質量低,教師在一節(jié)四十五分鐘的課堂上授予的知識含金量不高,學習的范圍也小,效率低。信息技術在深入應用到課堂教學之中后,當教學需要進行相關實驗活動卻受到各方面綜合因素的阻礙時,教師可以通過VR技術創(chuàng)設出相關是實驗活動的情境,從而幫助學生在一種虛擬的環(huán)境下體驗到真實的學習效果,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相關語文知識,更是幫助教師解決教學問題和突破教學難點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方法。信息技術幫助語文課堂教學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其中最為基礎的也就是教師利用PPT的形式為學生展示更全面的知識。當學生在學習枯燥乏味的相關方向與位置中“東南西北”方向辨別等知識時,一些方向感不強的學生很難一時掌握,同時其他學生也對此毫無興趣,想讓學生真正接受和掌握是很困難的,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們播放相關視頻資料和與生活當中息息相關的有些生活情境小短片,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從而也激發(fā)出來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應用信息技術可拓寬教學視野,減少小學課堂的局限性
信息技術是與新時代網(wǎng)絡緊密相連的,網(wǎng)絡上充滿著豐富的學習資源可供學生選擇和學習,因此,不同于傳統(tǒng)陳舊的課堂教學,新時代語文教育可面向現(xiàn)代,在教師教學中不斷地開發(fā)新資源,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與語文教學相關聯(lián)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拓寬自己的學習視野和增長自身見識,學生也可以通過相關網(wǎng)絡知識找到自我的學習定位,增強對語文的興趣。同時,當學生在教師課堂中對相關知識產(chǎn)生疑問但無法及時得到解答時,網(wǎng)絡上的課堂資源也為學生答疑解難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選擇。因此,信息技術對于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發(fā)展所起到的積極意義也是很大的。
3.結束語
在當前新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要求不斷跟進時代,小學基礎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未來,面向每一個真實的學生主體。走好人生第一步,學生的未來才可得以全面發(fā)展,后續(xù)才可激發(fā)更多的潛能。因此在不斷探索中,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也開始有所涉及,在課堂教學中,其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素養(yǎng),身心得以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要改進教學模式和思維,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尋求符合當前現(xiàn)狀的教學方式和策略。只有教師的教學方式符合學生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學生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識并靈活應用,教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就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教師會教課,學生才能學好知識、讀好書。文章主要從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激發(fā)學生對學習語文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幫助教師更新教學思維,不斷突破教學難點、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推動教師幫助學生拓展思維視野和見識,從而減少傳統(tǒng)小學課堂帶給教師和學生的局限性三個方面來進行探討,說明了應用信息技術對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積極意義以及實際效果作用,可幫助教師更好地改進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出適用于學生和自己的獨特教學方案,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推動教師的授課進度,從而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
參考文獻
[1]王冬華.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J].中小學電教,2020.No.502(04):53-54.
[2]郭忠.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思考[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03(09):P.23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