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
關鍵詞:差異教學;實施策略;自主選擇;目標達成
“超市”這個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開放式呈現(xiàn)、自主式選擇和個性化需求是它最常見的主要特征?!绑w育超市”則是對開放式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也是關注學生個性成長、差異發(fā)展、特殊需求的教學手段。近些年,也有不少關于“體育超市”的探索,但多數(shù)嘗試的方法和研究的內容都是以自選體育器械、自選運動場地等為基礎,偏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運動強度和運動負荷,忽略了體育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效果,或輕視了學生運動技能的學練與掌握。差異教學理念立足學生差異,滿足學生個性學習需求,以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fā)展。將差異教學理念融人“體育超市”的課堂實踐,把自選體育器械、自選運動場地的方式加以改革和完善,創(chuàng)設成為學生對學練方法的自主選擇,從而實現(xiàn)由運動參與到技能掌握的轉變,進一步落實課堂目標達成,提高學生運動技能水平。
本文以小學三年級立定跳遠教學內容為例,談談在差異教學理念指導下,對立定跳遠“體育超市”課堂教學的新實踐。
一、預學查異——探知學情.找準目標
華國棟教授在《差異教學論》一書中明確指出: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要渠道,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課堂教學追求的目標。讓每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應實施照顧差異的課堂教學。由此可見,摸清學情、找準目標、因材施教,對課堂教學目標達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如盲目進行“一刀切”的統(tǒng)學統(tǒng)練,只會犧牲大多數(shù)學生的利益,不僅埋沒了學生的發(fā)展?jié)摿?,更無視學生的實際需求。
在這節(jié)課中,本文把“預學查異”認定為“體育超市”對人群需求的調研和分析,它就是一個診斷的過程、了解的過程。為此,在實施基于差異教學理念下的立定跳遠“體育超市”課堂教學之前,我們將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實施“預學查異”,采用前測分析法,在課前發(fā)放“前測卡”,進行學情調查,得出學生在學前存在的差異情況,做好學情分析,明確學習目標,設計學練環(huán)節(jié)。
前測分析法:通過設計一定量的前測題,對學生進行調查,從而了解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并對前測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摸清學生的差異所在,從而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我們前測內容與數(shù)據(jù)分析如下:
【前測題1】正確率較高,有三名學生出錯,均選擇單腳起跳、雙腳落地。初步推斷該三名學生在感覺統(tǒng)合能力方面存在差異,導致在做出起跳動作的瞬間下意識地用單腳起跳。為此,強化“雙起雙落”的理解與執(zhí)行將作為這節(jié)課的重點教學目標之一。
【前測題2】只有一名學生出錯,從而表明此動作絕大多數(shù)學生掌握得較好,只要加強準備動作與起跳動作的銜接練習即可。
【前測題3】錯誤率最高,初步分析該錯誤動作的形成主要原因要歸集于分解動作練習太過頻繁,導致學生在此動作停頓時間較長,出現(xiàn)了習慣性動作變形的現(xiàn)象,這也是影響遠度的關鍵錯誤。為此,提升學生動作的準確性和連貫性,將作為這節(jié)課的重點教學目標之一。
【前測題4】其實這個動作并非學生不知道,只是在練習中有時做不到。這是因為雙腳落地后前伸過度導致的重心后倒。為此,輔助學生屈腿蹬地眼看前方,從而糾正錯誤動作、固化正確動作將作為這節(jié)課的重點教學目標之一。
基于以上前測數(shù)據(jù)分析,我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讓學生掌握“雙起雙落”的動作,并能熟練運用;
2.讓學生在做預備動作2時屈膝半蹲,抬頭眼看前方,重心前傾,并將動作完整、連貫地完成。
3.讓學生掌握落地后屈膝緩沖、雙手前撐的自護動作。
二、初學適異——查漏補缺,夯實基礎
“初學適異”是在了解了學生預學情況的基礎上,讓學生嘗試對新知進行自主學習,并通過選擇性的學習內容和多樣化的學習方法等策略適應不同學生的差異,從而加快學生自我適應新知識的步伐,縮短課堂上接受新知識的時間。
在這節(jié)課中,本文把“初學適異”認定為“體育超市”對人群進行“產品”的推介和試用。立定跳遠作為中小學體育教育中的必學內容,具有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循序漸進的延展性。而對于這節(jié)立定跳遠課來說,初學是教師在有效分析學生“前測卡”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立定跳遠的基本練習,再引入根據(jù)教學目標所設置的學練方法進行嘗試練習。這既是對基礎內容的強化,也是對新授內容的延伸。通過這樣的學習初步達到夯實基礎、嘗試新知、適應差異的目的。為此,“初學適異”環(huán)節(jié)我們是這樣設計的:
(一)理論糾偏。強化認知
教師通過示范講解,向學生呈現(xiàn)立定跳遠中的正誤動作,并與學生進行簡單的互動交流,從理論層面糾正學生對立定跳遠動作上的錯誤認知。
a.雙起雙落:b.起跳屈腿蹬地。c.落地雙手前撐
高人矮人兩三次,雙腿半屈齊發(fā)力,蹬地迅速人躍起,屈膝緩沖撐前地。
此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檢查學生對立定跳遠運動技能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避免錯誤認知產生的學練誤差,有效、及時地防止學生以錯誤理論進行錯誤練習。同時,通過大面積及時反饋,摸清班級中“后進生”的實際情況,以便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加以關注和指導。
(二)信號練習,自主體驗
教師以哨音為信號,組織學生自主練習立定跳遠的動作三至四次,并在整個過程中強調正確動作,提醒學生帶著理論要點進行練習,不要盲目練習。
此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檢查學生能不能用自身正確的理論認知為指引,將理論與動作相結合進行練習,引導學生進行理論實踐、嘗試學練,促進學生知行合一。同時,通過先前“前測卡”的分析情況和現(xiàn)場大面積及時反饋的效果,對班級學生的個體情況作初步預判,為下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好準備。
(三)嘗試學練,適應差異
教師根據(jù)“前測卡”的結果分析,有針對性地設計多種學練內容,講解每一項學練內容的方式方法,并組織學生依次進行初步體驗。
a.雙起雙落
雙腳夾輕軟物跳躍練習:將長約同學生肩寬的輕軟物作為學練輔助器材,如泡沫塊、塊狀海綿等夾于雙腳中間。要求學生在起跳至落地的過程中,物體不脫落,視為挑戰(zhàn)成功。
b.起跳屈腿蹬地
看目標物起跳練習:在起跳線對面4米左右的位置,立一個高1米左右的標志物,如小旗桿、小竹竿等。要求學生在做預備動作2時,要保持抬頭眼看前方旗桿頂部的標志物。以抬頭看物的方式“迫使”學生在做預備動作2時,用屈膝的方式調整看物的視覺角度,從而挑戰(zhàn)成功。
c.落地雙手前撐
落地撿筆畫練習:在距起跳線1.4米及以上的落地區(qū)域,擺放少數(shù)粉筆,并在前方地面擺放小黑板一塊。要求學生在落地后雙腿屈膝蹲到底,雙手前撐地面,撿起前方區(qū)域的粉筆,按照教師提供的范畫,在黑板上完成繪畫接龍。以屈膝深蹲撿拾前方物體的方法,幫助學生培養(yǎng)雙手前撐的習慣,從而挑戰(zhàn)成功。
此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讓學生嘗試參與多種學練方式,逐一體悟各項學練中的技術動作。一方面是讓學生初步熟悉學練方法,另一方面是通過先前“前測卡”的分析情況和現(xiàn)場大面積及時反饋的效果,進一步收集、了解學生存在的差異信息,找準問題根結,并將學生差異分組,對于自身弱項進行針對性的練習與指導。
三.研學導異——變式學練,強化掌握
“研學導異”是指通過一系列的研討活動指導學生學習、掌握、理解和應用新知,在此過程中針對學生個性、能力差異,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導,指導他們學練,以達到差異發(fā)展、差異提升的目的。具備、理解正確的理論知識,還要通過有針對性的、適合差異需求的學練方法來糾正、完善、優(yōu)化適合自身的技術動作。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本文把“研學導異”認定在導購員的服務下,人群根據(jù)自身差異化的需求,對“體育超市”中“產品”的自主選擇、研究和反饋。在此,體育教師扮演的是“導購員”的角色,通過指導學生根據(jù)自身技術動作的需要,自主選擇有針對性的學練方式,從而加以練習,提高技能的熟練度,形成屬于自己的習慣性技術動作,同時讓自身的運動能力、運動水平上在不同程度上得以提升,收獲成功的喜悅。
在“預學查異”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前測分析以及“初學適異”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內容,利用大面積反饋,我們基本確定了影響學生個體達成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因素,并將學生自主選擇雙腳夾輕軟物跳躍練習、看目標物起跳練習和落地撿筆畫練習作為本節(jié)課的“研學”內容。這里我們結合學生差異,充分發(fā)揮“體育超市”開放式呈現(xiàn)、自主式選擇和個性化需求的特殊作用,活用差異這一教育資源,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自我完善和提高。
(一)指導自主選擇
學會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擇。教師根據(jù)“前測卡”的結果分析和前一階段學生現(xiàn)場練習情況,結合學生間存在的個體差異,首先將學生分為三個組進行練習。同時,向學生講解分組的緣由,指導學生根據(jù)自身學練情況在三項練習中選擇適合自己、能解決自身動作問題的項目進行練習。
(二)開展自主學練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生練習開始后,教師一定要扮演好“導購員”的角色,對整體練習情況予以巡視指導。同時對學生學練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個體評價,再通過語言調動,激發(fā)學生自我反思、自主探究、自由選擇學練項目組持續(xù)練習,對正確動作加以固化。
(三)自評學練效果
有反思才能有提高。學生在教師預先設置的項目組進行學練,不僅要對自身動作予以完善和優(yōu)化,還要及時評價自己每一次動作的優(yōu)劣,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并根據(jù)問題自主選擇、調整學練項目組進行第二項或第三項的練習。同樣,每次練習后都要積極對照動作標準對自己的動作進行反思和自評,從而提升自身對動作技能的掌握度。
(四)實操學練技能
教師在場地專設能夠測量立定跳遠遠度的區(qū)域,并指導學生在教學目標達成后,可自主選擇參加實操學練??疾樽陨淼膶W練效果,看自己的立定跳遠成績是否能夠因動作的改良而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如在實操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還可再回到學練項目組及時進行糾錯練習。
好動作是高成績的基礎。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體現(xiàn)了“體育超市”的特點,給學生呈現(xiàn)多種學練手段,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練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指導學生結合理論要領去完成技術動作,圍繞自身出現(xiàn)的典型問題去反復學練。在學練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根據(jù)自身動作的需要,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練方式,再根據(jù)學練情況調整變換學練方式,從而進一步促進自身動作的完善與優(yōu)化,在達成教學目標的同時逐步提高立定跳遠的成績。
四、拓學展異——關注需求,分層提高
華國棟教授在《差異教學論》中指出:差異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最大的發(fā)展,促進自我教育。拓學展異,就是為了滿足每個學生的差異需求,助力學生的差異發(fā)展。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本文把“拓學展異”認定為“體育超市”根據(jù)人群反饋情況進行改良、優(yōu)化和拓展,以更適合于人群的差異化需求。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深入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學練興趣,同時有效提高整節(jié)課的運動強度和運動負荷,在此,游戲拓展和素質拓展必不可少。通過組織學生參與拓展游戲,切實提高學生運動技能的實際運用能力;通過關注學生差異、尊重學生差異,設置差異化的游戲場地和游戲規(guī)則,激發(fā)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勇于拼搏、敢于爭先的體育精神;通過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素質拓展,在提高全員身體素質的基礎上,照顧差異、照顧個性化需求、得到差異化發(fā)展。我們是這樣設計的:
(一)差異小游戲——“闖關我能行”
游戲前,根據(jù)學生前期立定跳遠的練習情況,將學生初步分為4組或更多組,并設計相應數(shù)量的闖關區(qū)域。各組闖關區(qū)域的內容均為3次立定跳遠,但各組間每次立定跳遠完成的距離是不一樣的,目的是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他們力所能及的闖關目標。具體如下:
①組設置:第1關距離為1.10米,第2關1.15米,第3關1.20米。
②組設置:第1關距離為1.20米,第2關1.25米,第3關1.30米。
③組設置:第1關距離為1.30米,第2關1.35米,第3關1.40米。
④組設置:第1關距離為1.45米,第2關1.50米,第3關1.55米。
終極設置:第1關距離為1.60米,第2關1.65米,第3關1.75米。
這個環(huán)節(jié)距離的設置是根據(jù)班級學生立定跳遠的實際水平而定,可視情況作調整。通過創(chuàng)設“闖關”情境,用情境將學生帶入實際運用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練的積極性,同時利用學生間的差異這一重要資源,設置挑戰(zhàn)性目標,有效幫助學生分層提高、差異發(fā)展。運動能力偏弱的
“學困生”可通過自己的努力挑戰(zhàn)適合自己的關卡,順利闖關依然可以得到教師給予的獎勵與肯定。而運動能力較強的孩子,則可以在自身原有水平基礎上,向更高的目標發(fā)起沖擊。同時,教師在課堂上還將適時啟用
“專項達人”和“新起之秀”的個人展示,來鼓勵、激發(fā)學生對于運動技能學練的熱情,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
(二)素質拓展練習——“花式跳短繩一分鐘”
游戲后,教師引導學生就地散開,由教師計時,學生進行花式跳短繩的素質拓展。該拓展練習不作跳法上的限制,只對時間和個數(shù)有要求。時間為一分鐘,個數(shù)達標分三層,分別是50個、60個和80個。通過教師引導,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一來是自主選擇個數(shù)目標,根據(jù)自己的能力水平挑選適合自己的目標。二來是自主選擇跳法,如對一分鐘單飛很輕松的學生來說,就可以選擇一分鐘雙飛,但雙飛又跳不到80個,那就可以選擇50個作為目標。再比如一分鐘單飛達到個數(shù)目標若游刃有余,也可以選擇帶有趣味性的反跳或是“夾花跳”,既能鍛煉協(xié)調性,又能確保一定運動量。
從照顧學生差異的角度來看,此處“拓學”環(huán)節(jié)首先為學生提供了可選擇性的學習方式,即讓優(yōu)秀學生有激活思維、張揚能力、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困生”也有“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希望。
我們不僅關注學生的實際運用,更重視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在此,開設差異化的“闖關”挑戰(zhàn),就是為了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下運用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在不同層面獲得成功的喜悅。每個學生都能從自己小小的成績里收獲小小的成功,從小小的成功延展到大大的自信,再從這種自信中收獲對體育、對學習的拼搏進取精神。
教育要著眼于學生的差異需求,要致力于學生的個性成長,要服務于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在差異教學理念指引下,小學“體育超市”課堂教學的實踐就是需要我們正確地看待差異、尊重差異、研究差異,把差異轉化為資源和動力,才能學有所得、研有所獲。在“體育超市”課堂教學設計時,要把“體育超市”開放式呈現(xiàn)、自主式選擇和個性化需求的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活用差異教學策略,在準確測查分析的基礎之上,根據(jù)學生的差異,設計差異化、多樣化、趣味性、可自選的學練手段和目標,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需施教,讓這種差異成為促進學生樂學、樂思、進取、進步的重要財富,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