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霞 李航
[摘 要] 關注小學數學學困生是促進我國基礎教育走向深度公平的重要內容。小學數學作為夯實基礎的重要階段,備受重視。以小學數學學困生的現(xiàn)狀為出發(fā)點,深入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進一步提出了解決方法:賞識教育,激發(fā)數學潛能;提高魅力,融洽數學課堂;加倍關愛,給予學困生溫暖;實踐教學,激發(fā)數學學習興趣;榜樣示范,激勵學困生前行;家校結合,共同育人。
[關鍵詞] 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
[基金項目] 2020年度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年度項目“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影響因素的質性研究(2005—2019)”(2020BJY023);2020年度洛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俯仰之間:理論素養(yǎng)與實習場域適應——基于師范生實踐教學能力的質性研究”(2020-JYJJ-001)
[作者簡介] 宋紅霞(1974—),女,河南孟州人,教育學博士,洛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教師教育和教育哲學研究;李 航(1996—),女,河北唐山人,洛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2020級小學教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小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23.5?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15-0051-04? ? [收稿日期] 2020-12-04
西方對學困生的研究較早,美國學者柯克在20世紀60年代首先提出學習困難這個概念,這一概念的確定標志著學習困難的研究在這一階段的發(fā)展歷程[1]。目前,國內對小學數學學習困難學生的界定還沒有普遍認可的定義,有些研究者提出小學數學學困生是指在小學學習階段,因對數學學科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數學知識掌握得不好,從而導致其能力目標、學習目標與知識目標達不到教學大綱的要求[2]。本文所說的“小學數學學困生”,是指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存在著學習困難,對數學的學習沒有興趣,缺乏必要的數學思維和反應能力等一類學生的統(tǒng)稱。學困生的轉化有著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是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小學數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應該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
一、小學數學學困生的現(xiàn)狀
(一)學習動機較弱,自律水平偏低
在胡艷華、余建全、熊萬華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學困生普遍在學習動機、態(tài)度及自我意識方面處于弱勢,課堂上大多時間未進入角色,游離于學習活動之外[3]。而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之間則存在顯著相關。此外,小學生還處于他律階段,較多的依賴外部的管理監(jiān)督,意向方面的發(fā)展處于低水平,容易受情緒情感控制,抵抗外界的誘惑相對困難,加上數學學科本身詩情畫意不足,由此更容易產生數學學困生。
(二)恐懼數學,偏愛其他科
數學學困生或多或少存在著恐懼數學的現(xiàn)象,這種恐懼主要來源于學困生對數學的不擅長。有些學生偏愛語文、歷史等學科,對數學沒有深入的了解,久而久之對數學失去了興趣,由此產生了恐懼心理,常常表現(xiàn)為害怕教師提問、恐懼數學測試等。此外,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這也是造成數學學困生的主要原因。
二、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
(一)先天素質不足,后天學習匱乏
個體因素是指學困生自身具有的局限性致使自己對數學學習存在困難。在這里,個體因素又可分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天生不擅長或者不具備學習數學所需要的各種能力。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德納曾提出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類的智能至少可以分為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等八個方面。學生這八個方面的智能發(fā)展是有差異的,比如有的人天生熱愛舞蹈,對數學不感興趣,先天的這種差異就會導致學困生的出現(xiàn)。造成學習匱乏的后天因素主要包括主動性、興趣和毅力三方面:首先是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依賴教師督促,常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他們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自身的成長與發(fā)展,而是為了應付教師。其次是缺乏學習的興趣。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對某件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地去探索、去研究、去發(fā)現(xiàn)。在這一求知過程中,雖然有時會感到疲憊,但仍會享受其中。最后是缺乏堅忍不拔的毅力。數學的邏輯性較強,教學內容往往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若有一個階段出現(xiàn)問題,則后面的學習將變得極其困難?!叭齑螋~,兩天曬網”,不能持之以恒的學習是行不通的。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絕不能輕言放棄,要克服種種困難。
(二)父母教育不當,家庭環(huán)境不良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成員素質的高低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最直接的,主要包含兩個方面:首先是家庭成員教育素養(yǎng)不足。比如在孩子問問題的時候,不能夠循循善誘、啟發(fā)思考,而是直接代替學生去完成,孩子不用思考直接照抄即可?;蛘呤前呀逃⒆涌醋鹘處煹氖虑?,即使教師要求親子互動,家長也常常態(tài)度粗暴、方法簡單,忽視孩子的感受,從而容易造成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出現(xiàn)。其次是家庭成員之間相處的和諧融洽程度對孩子的影響。家庭氛圍的好壞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身心健康[4]。在不健康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的孩子大多性格孤僻內向、抗挫折能力差,學生這樣的性格會對學習小學數學帶來消極的一面。
(三)教師教學能力不足,學?!拔ǚ謹嫡摗?/p>
教師和學校對當代小學生發(fā)展而言意義重大。但在實際教育活動中,二者在一些方面也會成為小學數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1.教師自身缺乏一定的教學能力,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大多數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采取固定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與教育模式,這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學生。教給學困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才是提高數學學習的關鍵。其次,教師教學手段陳舊。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教學已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但在一些小學教學中,教師還繼續(xù)使用黑板講學。數學作為一門邏輯嚴密的學科,有時很難激發(fā)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這一問題。最后,教師存在功利的價值取向。在社會功利主義的大浪潮下,教師為了自身的利益忙于評職稱,把注意力從學生轉移到自己身上,因此忽視了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生活情況。
2.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出現(xiàn)“唯分數論”,以升學率作為評判學生與教師優(yōu)秀與否的唯一標準。在這一“指揮棒”的指引下,學校各級領導偏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從而使得優(yōu)秀生更加“優(yōu)秀”,而學困生卻更加“學困”。
(四)網絡的快速發(fā)展,學習軟件的不良使用
近些年來,網絡發(fā)展越來越迅速,電子設備越來越豐富,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影響。一方面,小學生的自控能力普遍較弱,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有些學生甚至熬夜打游戲、看視頻、刷抖音等,不僅身體抵抗力下降,還會導致上課無精打采、萎靡不振,學習效率低下,長此以往數學學習便成了短板。另一方面,數學知識比較抽象,這就造成了部分學生不愿意積極思考,為了應付數學作業(yè),利用一些軟件查看答案,盲目抄襲,機械作答。學生長期處于這樣的消極狀態(tài),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導致數學學習困難。
三、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一)賞識教育,激發(fā)數學潛能
有些小學數學學困生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總是懷疑自己的能力,以至悲觀、消極,對數學學習失去了信心。他們總是感到自己不如別人,別人的環(huán)境比自己好,別人的能力比自己強,最后導致數學學習潛能得不到開發(fā),聰明才智被扼殺。很多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相信自己,高度評價自己。有了這種自我欣賞,才會在數學學習遇到困難時不灰心、不氣餒。另外,小學數學教師要幫助學困生挖掘自身寶藏,比如學習數學的意志、情感、勇氣等。一方面,幫助他們挖掘自身寶藏,幫助他們克服懶惰、戰(zhàn)勝挫折、自立自強,課上聽不懂的數學公式,課下要及時向教師請教,自身不斷地勤奮努力;另一方面,幫助他們開發(fā)自身潛能,就是幫助他們樹立明確的數學學習目標。目標是一個人奮斗的方向,是一個人勇往向前的動力,有了明確的數學學習目標,才能積極向上,不斷為之努力。
(二)提高魅力,融洽數學課堂
一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精心備好第一課,讓學生從此愛上數學課堂,讓數學課堂充滿魅力。同時,我們還要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自身魅力。有一位小學數學教師,在他的課堂上總是歡聲笑語,學生成績名列前茅,這讓很多教師感到疑惑,他笑著解釋道:“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一個教師要想打造有活力的小學數學課堂,讓每個學生學有所得,就必須獲得學生的認可,而這些就需要我們提高數學教師自身的魅力。此外,小學數學教師還要學會融洽課堂。作為教師,面對的學生良莠不齊,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師常??滟潈?yōu)等生,而忽視了學困生,這些學困生被遺忘在角落里,結果可想而知。還有些小學數學教師雖然提問學困生,但當他們回答不出來時往往表現(xiàn)出厭倦和不滿,絲毫不考慮學生的感受,甚至當場指責。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慢慢地引導,鼓勵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對錯都沒有關系,勇于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善于傾聽學生的聲音,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重視了,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三)加倍關愛,給予學困生溫暖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的情緒體驗,小學數學學困生在學習上存在困難,其本身已經感到身心疲憊,焦躁不安,若這時教師再對其嚴加指責,無疑會加重學困生的逆反心理,以致其萎靡不振、自暴自棄。小學數學學困生最需要教師的鼓勵、關愛與呵護。首先,在平常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注,把一些適合他們的數學題留給他們作答,并給予一定的語言鼓勵或物質獎勵,這樣會逐漸培養(yǎng)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其次,小學數學教師應多關注學困生的心理活動。大多數數學學困生的心理比較敏感脆弱,對數學存在恐懼、焦慮、厭煩等不良情緒。教師應善于化解學困生的這些消極情緒,并主動找學困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一個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準確解答學生學習上的疑惑,更要善于了解并消除學生心理上的諸多情緒,真正用心去關愛。最后,教師應關愛學困生的日常生活。從日常生活入手,探索他們成為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原因。如以父母經常吵架導致學困生厭倦學習為例,教師要利用課下時間去家訪,告知其父母兩人經常吵架對孩子造成的傷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善學困生的現(xiàn)狀。
(四)實踐教學,激發(fā)數學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的構想,包括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動手操作中獲得知識。例如在學習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圖形時,讓學生用紙折出各種圖形,看看誰折得又快又好。這樣一來,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既學到了知識,又鍛煉了實踐能力。其次,適當使用游戲進行數學教學,使學生在愉悅中獲得知識。例如在學習倒數時,可以進行倒數接龍游戲:第一個同學隨便說個數,第二個同學說出這個數的倒數,第三個同學說個數,第四個同學說出這個數的倒數……以此類推。這種以課堂游戲教學的方式會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困生也能積極地參與進來,從中學到知識。最后,可以創(chuàng)建現(xiàn)實生活場景,把所教授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這種利用生活化場景的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榜樣示范,激勵學困生前進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fā)揮數學優(yōu)秀生或有較大進步的學困生的榜樣示范作用。具體來說,首先,可以組織設立數學學習幫扶小組。幫扶小組的成員由一名數學學習優(yōu)秀生和若干名學困生組成。這名優(yōu)秀生在幫扶小組里起帶頭和領導作用,與學困生分享在數學學習上的經驗教訓,并督促鼓勵學困生努力學習。這樣一來既可以使學困生受到鼓舞,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又可為幫扶小組的其他學困生學習數學樹立榜樣,激勵他們取得更大的進步。其次,給予數學優(yōu)秀生或進步較大的學困生適當評價與獎勵。評價不能只局限在數學知識與技能方面,而要更多地關注小學數學學困生在學習態(tài)度和思考方法上的提高。如公開口頭表揚數學學習優(yōu)秀生或取得較大進步的數學學困生,或者在教室的某個區(qū)域專門設置一個表揚欄,將數學優(yōu)秀生或進步較大的學困生的名字寫到上面,這樣可以起到很好的榜樣示范作用。再次,教師也要善于運用激勵性的語言來鼓勵學困生。比如,有的學困生熱愛運動,我們可以這樣說:“你的籃球打得不錯,舞跳得也很棒,老師相信只要你肯努力,數學也一定學得非常好?!盵5]雖然只有短短幾句,但其中充滿著教師的關愛,能讓學困生感受到來自師長的期盼,從而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最后,小學數學教師要以身作則,引導數學學困生取得進步。例如主動與學困生討論一些數學問題,營造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數學學困生以教師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就能更快地取得進步。
(六)家校結合,共同育人
我們必須認識到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師生活動的范圍不應該再局限于學校,更應該延伸到家庭和社會中去,轉化小學數學學困生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也需要家長的支持。家庭教育對學生影響巨大,比如家長意識到孩子在數學學習方面有困難,這時一定要告訴孩子不要自暴自棄,可以慢慢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樣孩子就不會失去信心,就會主動的思考,找到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相反,如果家長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不能耐心地引導孩子,采取過激的言行,會導致學生更加的厭倦數學,不僅如此,還會產生自卑心理。做好家庭教育,家長要及時與教師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在數學課堂上的表現(xiàn),只有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培養(yǎng)出熱愛數學、熱愛學習的優(yōu)秀生。
總之,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這一轉化過程漫長而又復雜,離不開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在人們不斷追求高質量教育公平的新時代,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對待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以發(fā)展的眼光欣賞學困生的進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仵敏.小學學困生轉化的個案研究[D/OL].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05-01).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301&filename=1012
514554.nh&v=kKrPZlyRPEwNKk6ZRBUQ2nYIUGbzkK0Pl0
YfTnvPNpZ4ti%25mmd2BPMc%25mmd2BeGCS3m1z0qD1S.
[2]金岐鳳.小學數學學困生認知結構與課堂教學管理的研究[D/OL].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2-05-01).https://kns.cnk
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9
904&filename=2002071738.nh&v=3UA9Wo0LQu%25mmd2B
hsbYLWnZwsalH5DZXie7dNkVx07xtouQj4AqiRG655n3Xp47
c0y2d.
[3]王慧慧.小學高年級數學學困生的表征、成因及轉化策略研究——以大連市旅順口區(qū)6所小學為例[D/OL].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8-10-01).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
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901&filename
=1019017362.nh&v=lbnZb8T%25mmd2BJ7SN4DvlS7cvXmX
wfIoxh1jrOyDKtFq%25mmd2FGw8C7krJqXENOfwaz59uFFiH.
[4]高珊.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學習問題現(xiàn)狀調查及其對策研究[D/OL].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06-01).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
=CMFD201902&filename=1019145051.nh&v=FrY5O7dYNqlf
SDce8%25mmd2FnrYHy%25mmd2FokAjZtdM4VCId08LrHB
dRrGrZhQO7XVbMf1uyGSH.
[5]高炳杰.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調查研究[D/OL].煙臺:魯東大學,(2013-12-01).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
?dbcode=CMFD&dbname=CMFD201402&filename=1014260
525.nh&v=oAA3MNdYA07P5AYufb%25mmd2F811xrYvFq%25mmd2B15VelbRmexSP7LTo3XvlWTQVOD1su9qTqDO.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and Promoting the Deep Fairness of Education
SONG Hong-xia, LI Ha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Luoyang, Henan 471934, China)
Abstrac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to promote the deep fairness of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As an important stage of consolidating the foundatio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Based on the statu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mathematics learning difficul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to stimulate the potential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by appreciation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charm of mathematics by harmonizing mathematics class; to show more care and warmth to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by carrying out practice teaching; to encourag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by setting good examples; to carry out cooperative educ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familie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con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