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松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戰(zhàn)旗方陣,由100面榮譽軍旗組成,其中一面“打得好紀律好團結好”的“三好連隊”榮譽軍旗,代表在天津戰(zhàn)役中涌現出來的20個“三好連隊”。那么,這20個連隊在天津戰(zhàn)役中都有哪些戰(zhàn)績呢?后來又是哪個連隊的榮譽軍旗參加了戰(zhàn)旗方陣呢?
第38軍112師在天津戰(zhàn)役中有8個連隊獲得“三好連隊”榮譽稱號。
112師334團2連:1949年1月14日,總攻天津的戰(zhàn)役打響,第38軍112師334團2連為營二梯隊。當突擊部隊打開突破口后,2連迅速勇猛地插入國民黨軍陣地,遭到敵人瘋狂反撲。2連連長沉著指揮,官兵奮勇戰(zhàn)斗,反復沖殺,以勇猛的作戰(zhàn)行動,打垮了敵人的反擊,掃清了前進的障礙。隨后,2連直插東海光寺,并全殲該寺守敵,為后續(xù)部隊打開了前進的道路,成為全師的尖刀連隊。戰(zhàn)斗中,2連嚴格執(zhí)行戰(zhàn)場紀律和俘虜政策,主動配合友軍作戰(zhàn);講禮讓,新老兵之間互救互助,官兵團結,親如弟兄;維護群眾利益,保護工廠、倉庫、學校、醫(yī)院及市區(qū)各種設備和軍用、民用物資;維持社會秩序,不亂打槍,不驚擾市民;認真貫徹“原封不動,保護一切”的原則,所有成批和分散繳獲的物資均上交指定機關接收,更不拿群眾任何物品,受到當地群眾的普遍贊揚。
112師334團3連:1949年1月14日,總攻天津的戰(zhàn)役打響,第38軍112師突擊團順利打開突破口,但突破口前有國民黨軍一個營的兵力封鎖,后續(xù)部隊前進受阻。334團3連奉命執(zhí)行突擊任務。經激戰(zhàn),3連在敵前沿撕開了500多米寬的突破口,打垮了敵一個營的5次輪番反攻,奪占80多個地堡,勝利完成了戰(zhàn)斗任務。15日,天津城里槍聲漸漸停了,3連官兵已有29個小時沒吃東西,但他們嚴格遵守戰(zhàn)場紀律,忍著極度的饑寒勞累,置身于華北大商埠而秋毫無犯,實現了“不給紅軍連隊抹黑,要為集體爭光”的諾言。
112師334團炮兵連:1949年1月,總攻天津的戰(zhàn)役打響,第38軍112師334團炮兵連配合步兵沖擊。戰(zhàn)斗中,指戰(zhàn)員們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士氣高昂,連續(xù)作戰(zhàn),冒著敵人的炮火搶修工事,發(fā)揚近戰(zhàn)殲敵的作風,打得準,打得猛。戰(zhàn)斗中共發(fā)射炮彈638發(fā),命中594發(fā),命中率達93%以上。在戰(zhàn)斗中,炮兵連官兵做到了對友軍、對同志主動禮讓,主動援助,協同殺敵,謙遜恭讓,不爭繳獲,搶救傷員,關心生活。5班副班長徐發(fā)田在射擊時,把防空洞讓給其他同志,自己冒著生命危險臥倒在外面。在嚴格政策紀律方面,該連嚴格執(zhí)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愛護群眾財產,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寧肯受餓也不接受群眾食品。連續(xù)兩天的激烈戰(zhàn)斗,炮兵連的官兵忍饑耐寒,做到了原封不動、保護一切、不搜俘虜腰包、不受群眾饋贈等紀律要求,受到天津市民的高度贊譽。
112師335團5連:1949年1月14日,天津戰(zhàn)役總攻打響,第38軍112師335團5連擔負架橋突擊任務。架橋時,副指導員孟紹武、排長劉成德帶頭跳進刺骨的冰河中,其他33名同志抬著浮橋也先后跳下。他們手腳凍麻了,幾乎失去知覺,仍以頑強的意志肩靠肩、手拉手架起一座人橋,保障突擊連隊順利過河。完成架橋任務后,5連配合坦克發(fā)展進攻,勇猛戰(zhàn)斗,反復沖殺,將反撲之敵擊潰,掃清了前進的障礙,插向敵陣地縱深,成為全團尖刀連隊,為后續(xù)部隊打開了前進的道路,對進攻戰(zhàn)斗的勝利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戰(zhàn)斗中,5連官兵忍饑耐寒,克服重重困難,處處遵守群眾紀律,嚴格執(zhí)行俘虜政策,主動配合友軍作戰(zhàn),官兵團結,新老兵互救互助,親如兄弟。戰(zhàn)至15日16時,5連戰(zhàn)士已經兩天沒吃沒喝,但他們嚴守政策紀律,不拿群眾的任何東西,受到天津市民的普遍贊揚。
112師335團6連:1949年1月,在天津戰(zhàn)役中,第38軍112師335團6連接替本營4連擔任總攻發(fā)起后的突擊任務。連隊黨支部根據任務,周密部署,明確分工。戰(zhàn)斗打響后,全連官兵勇猛沖擊,一舉突破護城河,打開突破口,并打退敵一個連的反擊,消滅敵一個加強排。然后向敵縱深陣地發(fā)展進攻,同兄弟連隊一起攻占了發(fā)電廠。在坦克掩護下,向國民黨軍重要據點躍華中學43師129團及炮兵團發(fā)起最后攻擊。6連3排首先繳獲敵迫擊炮3門,扭轉炮口向國民黨軍據點連射30余發(fā),壓住敵火力,創(chuàng)造了傷亡最少、戰(zhàn)斗發(fā)展最快的戰(zhàn)績。全連官兵主動配合友軍作戰(zhàn),不爭繳獲,愛護傷員。該連衛(wèi)生員劉秉然搶救的48名傷員中,有32名是兄弟單位的,戰(zhàn)場攝影記者負傷后,他及時進行搶救包扎,并將其背到安全地帶。6連還始終注意嚴守政策紀律,對人民群眾秋毫無犯。
112師335團8連:1949年1月14日,在天津戰(zhàn)役中,總攻發(fā)起后擔任突擊任務的4連和警衛(wèi)連一舉突破了護城河,打開了突破口。國民黨軍為挽回敗局,組織了一個營的兵力向突破口反撲,上級當即命令8連投入戰(zhàn)斗。連長指揮1排和2排并肩突擊,3排跟進,全連迅速向前沖擊。官兵們冒著敵猛烈的炮火一往無前地沖過護城河,迅速消滅殘存的敵火力點,占領了突破口。8連大膽穿插,發(fā)展迅速,23時打到金湯橋邊,沖入天津警察局,活捉敵局長。8連占領金湯橋后,敵即組織瘋狂反撲。8連官兵靈活機動,勇猛作戰(zhàn),將反撲上橋的敵人打得亂作一團,擁擠混亂,進退不得。戰(zhàn)斗中,8連官兵在任務重、情況緊急的關頭,仍然嚴守政策紀律,秋毫無犯。
112師336團2連:1949年1月14日,總攻天津的戰(zhàn)役打響。第38軍112師336團2連的任務是攻占日本會堂、陳長捷公館,直插國民黨守軍心臟。2連在掃清天津外圍一角之后,迅速突破前沿,向縱深發(fā)展。在激烈的戰(zhàn)斗中,2連與上級失去聯系。但連長迅速果敢,率全連經清和、福安等四條大街,直插海光寺日本會堂和陳長捷公館。接近陳長捷公館后,連長一面命令用火力壓制敵人,一面組織大家向固守大樓的敵人展開政治攻勢,動搖瓦解敵人,激戰(zhàn)40分鐘后攻占陳長捷公館。公館里,成箱的罐頭、餅干,做好的飯菜冒著誘人的香味。2連官兵在炮火中已經沖殺了20多個小時,水米未沾,背上單薄的軍裝已被汗水浸透,但他們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自覺遵守城市紀律,看守繳獲的戰(zhàn)利品,絲毫未動。此次戰(zhàn)斗,2連共殲敵540余人,繳獲槍支600余支及大量軍用物品,在戰(zhàn)斗、團結、政策紀律等方面表現都十分突出。
112師炮兵營2連:1949年1月1日,第38軍112師炮兵營2連趕至天津楊柳青以南地區(qū)集結,進行緊張的戰(zhàn)術演練和攻堅準備。5日17時,肅清天津外圍國民黨守軍的戰(zhàn)斗打響。2連配屬334團7連進攻三慶門外、西營門一帶敵碉堡。7連打得十分艱難,傷亡很大,請求炮火支援。2連迅速鎖定目標,準確打擊敵陣地,敵人被迫舉起了白旗。1月14日,解放天津的總攻打響。2連在轉移陣地向前開進的過程中,護城河浮橋被炸斷。為及時伴隨步兵參加縱深攻擊戰(zhàn)斗,保證炮火有力發(fā)揮,連長率先跳入冰冷的河水中,28名官兵緊跟其后跳入水中,用肩膀牢牢扛住橋面,其他同志迅速將大炮推過護城河。此次戰(zhàn)斗,炮兵營2連以80%的命中率摧毀敵地堡、碉堡26座,在距敵280米的距離內,抵近射擊,大顯神威。進城后,2連官兵主動守護珠寶商店、錢莊和鐘表店,夜晚露宿街頭和房檐下,堅決不進百姓房屋。戰(zhàn)士們啃著冰涼的饅頭,卻不動倉庫里堆滿的罐頭。連隊嚴格遵守政策紀律,受到廣泛稱贊。
1949年2月21日,第38軍授予上述連隊“三好連隊”榮譽稱號,并各授“打得好紀律好團結好”獎旗一面。
在天津戰(zhàn)役中,第38軍113師有8個連隊獲得“三好連隊”榮譽稱號。
113師337團3連:1949年1月14日,在天津戰(zhàn)役中,隨著第38軍炮兵火力將前沿敵城垣工事摧毀,113師337團3連連長史德紅果斷指揮部隊突擊,3分鐘打開突破口,在城頭上和國民黨軍展開激戰(zhàn)。3連1班戰(zhàn)斗組組長王玉龍隨即將第一面紅旗插在天津城頭。敵人見狀,以成連的兵力,從三個方向瘋狂反撲,工事內殘敵也出來反撲,企圖封鎖突破口。3連依托殘堡斷壁堅決抗擊反撲之敵。王玉龍身負重傷,旗桿被打斷,仍堅持手舉紅旗鼓舞部隊,機槍班班長董振范面對敵群,沉著應戰(zhàn),以機槍火力予敵以重大殺傷。連長史德紅光榮犧牲。身受重傷的王玉龍,迎著敵人的槍林彈雨保證紅旗始終插在天津城頭。
113師337團8連:1949年1月14日,在天津戰(zhàn)役中,第38軍113師337團8連配屬1營擔任第二尖刀連。總攻開始后,1營2連僅以3分鐘就打開突破口,把紅旗插上天津城頭。8連隨即投入戰(zhàn)斗,迅速越過護城河,從鐵絲網被炸開的口子突入。突破敵前沿后,國民黨軍發(fā)動了一次又一次反撲,8連官兵英勇頑強,一次次將敵人擊退。
113師338團7連:1949年1月14日,在天津戰(zhàn)役中,第38軍113師338團7連擔負縱深作戰(zhàn)任務。全連官兵勇猛沖擊,發(fā)展迅速。進至國民黨守軍憲兵司令部占領的中原公司大樓時,敵憑堅固工事頑抗。7連連長指揮火力掩護,爆破組用炸藥包將公司大樓炸開一個大洞,官兵們沖進大樓將敵憲兵司令部占領,全殲守敵憲兵隊100余人,俘敵40余人。當進攻至勝利橋時,連長組織機槍火力壓制勝利橋兩側敵碉堡火力,并向敵發(fā)起勇猛沖擊。戰(zhàn)士們端著刺刀,高喊著直撲敵碉堡。碉堡里的敵人心驚膽戰(zhàn),被迫繳械投降,7連俘敵50余人。占領勝利橋兩側碉堡后,連隊黨支部及時召開會議,進一步研究敵情,重新調整兵力部署,繼續(xù)向橋上敵人發(fā)起猛烈攻擊。在7連的沉重打擊下,勝利橋守敵全部繳械投降,7連又俘敵1個加強連共120余人,攻占了勝利橋。在戰(zhàn)役中,7連全體官兵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對群眾秋毫無犯,深受廣大群眾贊揚。
113師339團1連:1949年1月14日,在天津戰(zhàn)役中,第38軍113師339團1連擔任縱深戰(zhàn)斗任務。突擊發(fā)起后,1連便在連長王慶邦和指導員于學恭的帶領下迅速突入城內,以抵近射擊和手榴彈消滅了當面國民黨守敵。進至環(huán)城馬路時,100多名敵人實施猛烈反沖擊。連長沉著指揮,一面組織火力向敵猛烈射擊,一面指揮各排向敵人發(fā)起沖擊。經過激烈戰(zhàn)斗,1連將反撲之敵包圍,迫其全部投降。隨后1連繼續(xù)向預定目標攻擊前進。16時,殲滅了瑞康染廠之敵后,全連向市中心發(fā)展攻擊。不少戰(zhàn)士過河時鞋子跑掉了,寧愿光著腳挨凍,也不拿群眾的鞋;經過食品店時,寧肯忍受饑餓,也不動一塊點心,充分顯示出革命戰(zhàn)士的高度組織紀律觀念。是役,1連俘敵1854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連俘敵最高紀錄,并繳獲六○炮一門、輕重機槍13挺、步槍700余支、彈藥一批。
113師339團8連:1949年1月,在天津戰(zhàn)役中,第38軍113師339團8連擔任突破任務。1月14日,8連以勇猛的戰(zhàn)斗行動迅速打開突破口,突入國民黨軍前沿陣地。在向敵縱深發(fā)展進攻中,8連官兵頑強戰(zhàn)斗,打得狠,插得快,哪里有敵人就往哪里沖,不斷突破敵防御,俘敵600余人,為后續(xù)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在戰(zhàn)斗中,官兵們一天一夜沒有吃飯,但是個個精神飽滿,情緒高昂,自覺遵守戰(zhàn)場紀律,無論戰(zhàn)斗到哪里,都堅決做到秋毫無犯,充分表現出了革命戰(zhàn)士的高貴品質和高度的組織紀律觀念。
113師339團9連:1949年1月14日,總攻天津的戰(zhàn)役打響,第38軍113師339團9連擔任營第一梯隊突擊連。連長指揮全連輕重機槍開火壓制國民黨軍火力點,3排乘機迅速炸毀敵鐵絲網、鹿寨、地雷區(qū)等障礙物。通道開辟后,擔任架橋任務的4班、5班在火力掩護下,抬浮橋飛奔護城河,城墻碉堡內的敵人集中火力拼命阻擊4班、5班前進。戰(zhàn)士們英勇頑強、前仆后繼,終于突破敵人火力封鎖,將浮橋奮力推至對岸,架在護城河上。擔任突擊任務的1排,不顧敵密集火力瘋狂反擊,奮勇沖過浮橋,直撲城墻。機槍1班勇猛沖上城墻,以猛烈火力向敵射擊,壓制了敵人火力。1班班長李景祥勇敢沖上城墻,把紅旗插上天津城頭。此時,約兩個排的敵人從城墻內側掩體中出擊,企圖實施反擊。3排迅速沖上城墻從左翼向敵猛攻,反擊之敵遭到猛烈打擊狼狽潰逃。9連乘勝沖進城內,將敵人壓進一個大院,實施猛烈火力打擊和政治攻勢,迫使殘敵50余人投降。
113師339團偵通連:1949年1月,在天津戰(zhàn)役中,第38軍113師339團偵通連負責全團偵察和保證通信聯絡暢通的任務。偵察排深入國民黨軍敵后捉俘虜,為領導機關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情報。戰(zhàn)斗中殲敵一個連,斃敵700多人,俘敵40人。電話排官兵在槍林彈雨中,通過敵一道道封鎖線,突破敵重重障礙,連續(xù)執(zhí)行任務30個小時,只吃了一頓飯。緊急關頭,5班副班長譚光云用身體連接電線,保證了電話暢通。官兵們密切配合,團結戰(zhàn)斗,當39軍一個連執(zhí)行緊急任務來不及做飯時,他們送去了“團結飯”。官兵們自覺遵守紀律,秋毫無犯,連續(xù)奔跑搶修線路20多小時,往返30公里,沒吃群眾一口飯。掉進護城河棉衣濕了,老鄉(xiāng)要給換干衣服,沒有一個人給老鄉(xiāng)添麻煩,直到勝利完成任務。
113師炮兵營1連:1949年1月,第38軍113師炮兵營1連在上級編成內參加天津戰(zhàn)役。在掃清國民黨軍外圍據點時,1連以47發(fā)炮彈命中44個目標,有力地支援了步兵拔掉敵外圍張八墳及小西門的據點。1月14日,總攻天津開始,經炮兵急襲射擊,步兵很快打開突破口。1連將火炮分解,扛著炮隨步兵突擊分隊攻進天津城內,投入激烈的巷戰(zhàn)。15日拂曉,1連穿街過巷,進至羅斯福路(今和平路)警察十二分署附近。敵人憑借海河對岸的高樓,以密集火力攔阻進攻部隊。因街道狹窄、周圍都是高大建筑物,炮兵無法展開。連長高杰山命令7班把山炮拆開,扛到天津警署三樓樓頂進行居高臨下射擊。7班以7發(fā)炮彈摧毀敵4個火力點,有力地支援了步兵進攻,為戰(zhàn)斗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還開創(chuàng)了“大炮上樓”的先例。
1949年2月21日,第38軍授予上述連隊“三好連隊”榮譽稱號,并各授“打得好紀律好團結好”獎旗一面。
第38軍直屬部隊和114師在天津戰(zhàn)役中,共有4個連隊獲得“三好連隊”榮譽稱號。
第38軍直屬工兵營2連:1948年12月30日,第38軍領受主攻天津的光榮任務后,軍黨委向部隊發(fā)出了“一仗兩勝三好”的號召,要求部隊打好進入華北后的第一仗,奪取軍事政治兩個勝利,努力做到“完成任務打得好,遵守政策紀律好,互相禮讓團結好”。第38軍直屬工兵營2連在進行思想動員的同時,有重點地進行爆破、架橋、沖擊相結合的戰(zhàn)斗訓練。圍繞過護城河這一難題,召開“諸葛亮會”,發(fā)動官兵獻計獻策,廣泛征集各部隊意見建議,向軍司令部整理推薦出人橋、竹竿浮橋、繩索橋、木梯橋等20多種渡河形式和方法。在器材不足、技術落后與運輸困難的情況下,2連提前完成載重25噸的架橋任務,一小時內架好通往市區(qū)的河橋。天津戰(zhàn)役打響后,2連在炮火掩護下,連續(xù)爆破、架橋,幾次架橋都被敵炮火打斷。為了保證大部隊準時發(fā)起沖擊實施攻城,全連官兵不怕流血犧牲,紛紛跳進冰冷刺骨的護城河,架起人橋,讓突擊部隊迅速通過,為戰(zhàn)役的勝利作出重要貢獻。
114師341團3連:1949年1月15日,東北野戰(zhàn)軍突破天津防線,轉入縱深戰(zhàn)斗。第38軍114師341團1營在插到學堂街道附近時,突遭大德隆、利源恒據點國民黨軍火力攔阻,遂決定由3連和機槍連攻打大德隆據點。3連指導員劉德勝簡短動員后,在機槍連掩護下向敵發(fā)起猛攻。官兵以連續(xù)爆破的方法,迅速將據點院墻炸開缺口,隨即沖進院內。戰(zhàn)斗中,4班副班長狄振身負重傷仍頑強作戰(zhàn),奮力炸毀敵地堡火力點。經過3連連續(xù)突擊,最后攻占大德隆,將守敵105軍999團工兵營全部殲滅。戰(zhàn)后,在看守倉庫及被服廠時,全連官兵自覺發(fā)揚人民軍隊優(yōu)良傳統,真正做到保護一切,原封不動,繳獲歸公,秋毫無犯。9班班長呂榮在過護城河時,鞋跑掉了,部隊攻占敵人被服倉庫后,繳獲大批物資,可他沒動一雙鞋,在三九寒天仍赤腳參加戰(zhàn)斗,直到戰(zhàn)斗結束。全連還自覺搞好團結,在配合獨2師戰(zhàn)斗中,他們主動支援兄弟部隊攻打地堡,積極為兄弟部隊抬送傷員,并將戰(zhàn)利品全部送交獨2師,受到該師首長來信表揚。
114師341團1營機槍連:1949年1月15日,東北野戰(zhàn)軍突破天津防線,轉入縱深戰(zhàn)斗。第38軍114師341團1營在大德隆、利源恒遭國民黨軍火力攔阻后,命機槍連掩護3連向敵進攻。機槍連用六○炮以96%的命中率,連續(xù)發(fā)射17發(fā)炮彈,炸得敵人鬼哭狼嚎。同時,用各種機槍壓制住敵4個碉堡,有力地保障了3連進攻。經30分鐘激戰(zhàn),斃敵120余人,繳獲六○炮一門、輕重機槍6挺、步槍和沖鋒槍30余支,彈藥、物資器材若干,打開了向縱深發(fā)展的通道。在攻打南京路的戰(zhàn)斗中,機槍連發(fā)現附近3幢樓房均有敵人,炮班迅速發(fā)射兩發(fā)炮彈后,連長立即命令7班副班長朱席有帶兩個步兵組沖進樓房內,搶占有利地形,進行政治攻勢,迫敵130余人投降。同時,機槍連靈活運用軍事打擊和政治攻勢俘敵250人,創(chuàng)造了火器連抓俘虜的范例,而該連僅傷7人,無一陣亡。
114師炮兵營2連:1949年,在天津戰(zhàn)役中,第38軍114師炮兵營2連作戰(zhàn)勇敢,機智靈活,戰(zhàn)績突出。1月14日,在配屬151師攻打國民黨軍48號地堡群時,2連官兵群策群力,把炮拆開,一件一件搬到距敵200米處的磚窯附近,實施直瞄射擊。9時30分總攻打響,他們一舉摧毀敵8個地堡,消滅敵人一個加強連。戰(zhàn)斗結束,該連接到“就地待命”的指示后,全部宿營在冰冷的街道上,沒有一人擅自進入民房,給當地人民群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擴大了人民軍隊的政治影響。
1949年2月21日,第38軍授予上述連隊“三好連隊”榮譽稱號,并各授“打得好紀律好團結好”獎旗一面。
眾所周知,部隊番號幾經改編,而上述20個“三好連隊”中,有3個連隊編入武警部隊,它們是114師341團3連和1營機槍連,114師炮兵營2連;有4個連隊撤編,它們是113師339團1連、8連、9連、偵通連;13個連隊至今仍在陸軍部隊序列內。那么,第38軍一個軍為什么會在天津戰(zhàn)役中涌現出這么多“三好連隊”呢?
這和天津的地理位置有關,也和天津戰(zhàn)役總攻選定突破口的地點和總數有關,更和第38軍在戰(zhàn)前充分準備有關。
天津,東臨渤海,整個市區(qū)被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北運河的五大海河水系隔成許多地段,河流縱橫,易守難攻。國民黨軍天津城防司令陳長捷,從1947年起就開始征調大批人力和物力,增修城防,環(huán)全城挖了深3米、寬10米、長達50公里的護城河,布防10個正規(guī)師和4個特種兵團,足足有13萬守備兵力。用陳長捷自己的話來講,“大天津堡壘化”,北部“兵力強”,南部“工事強”,中部“很平?!?。
如何攻破“大天津堡壘化”?天津前線指揮部決定東西對進,攔腰切斷,先南后北,分割圍殲,先吃肉后啃骨頭。
具體部署是:在津西,以第38軍、第39軍為第一主攻方向,由李天佑、梁必業(yè)統一指揮,從和平門、小西營門突破,自西向東縱深進擊。在津東,以第44軍、第45軍為第二主攻方向,由鄧華、吳富善統一指揮,從民族門、民權門突破,自東向西縱深進擊。東西4個軍對進,攔腰切斷守軍南北聯系,在金湯橋會師,使東西貫通,打亂敵守軍防御體系。在津南,以第46軍配屬第49軍的145師為助攻方向,由詹才芳、李中權指揮,從尖山突破城垣向北縱深發(fā)展。在津北,以獨立第151師、第152師、第157師、第158師等4個獨立師實施佯攻,鉗制北面守軍。然后,先南后北發(fā)起作戰(zhàn)。第43軍128師為戰(zhàn)役總預備隊。
受領任務后,第38軍軍長李天佑帶著各師師長和作戰(zhàn)參謀,來到離前沿工事只有千米遠的小村莊李家墳,偵察天津城西的和平門外地形。
剛到那塊墳地,槍彈嗖嗖地就飛過來了,還有一顆炮彈突然落到了李天佑前方不遠處?!稗Z隆”一聲巨響,掀起的泥土和雪漿濺了李天佑一身。李天佑不僅沒有退縮,反而向前走了幾步。他拿起望遠鏡觀察后,轉頭對師長們說:“看見沒有,那一段城墻伸在兩翼的前面,顯得十分突出,城墻上十步一個小碉堡,百步一個大碉堡,大碉堡周圍又有許多小碉堡,形成了子母堡。各段城墻還有火力支撐點伸出來。而各個碉堡的火力都拱衛(wèi)著和平門,可以互相交叉支援。這樣一來,城里也就有了大片的開闊地帶,攻進城里的同志就會暴露在敵人的槍口之下。這個陳長捷為了固守天津城防,還真是費盡心機啊!”
113師師長賀東生說:“聽老百姓說,敵人為了掃清射界還拆毀了和平門內的許多民房呢!”
李天佑對賀東生說:“總攻前,你想辦法敲掉它,省得礙手礙腳!”
賀東生痛快地回答說:“放心,它神氣不了幾天!”
時隔一天,李天佑又帶作戰(zhàn)科參謀到天津城郊觀察小西營門。李天佑對參謀人員說:“選擇突破口,光從一個方向看不行,必須從不同的側面觀察。有時從正面看,覺得可以;但從側面看,又會發(fā)現新情況。”
吉普車向小西營門南側開去,李天佑一邊觀察一邊說:“一個突破口不行,得多選一兩個?!崩钐煊诱f著,吉普車一個急剎車,原來司機發(fā)現前面的冰不結實,急剎時吉普車在冰上轉了180度,兩個警衛(wèi)員被甩出了車外。李天佑差一點也被甩出車外,定了定神說:“這是通知我們該回去了!”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氐街笓]部,李天佑聽到司令部正在組織研究解決總攻信號問題,討論很熱烈。由于天津西面是兩個軍協同進攻,如何在戰(zhàn)線較長的情況下同時看到總攻信號?有人提出用信號槍,但大家覺得打不高,亮度不夠,不易奏效。有人提出用六○炮同時打兩發(fā)照明彈,但大家擔心不一定能使全線都看得到,而且只打兩發(fā),容易與其他信號混淆。于是決定用5門六○炮同時打5發(fā)照明彈,作為總攻信號。
這時,李天佑進來了。他聽取了討論結果,問:“你們想過沒有,如果這5門炮有1門發(fā)生故障怎么辦?”
“估計不會發(fā)生故障!”作戰(zhàn)參謀說。
“估計?”李天佑說,“估計不會出故障怎么行?還有,如果你的照明彈打到天上,有一顆啞火怎么辦?”
最后決定準備7門六○炮,兩門備用,照明彈也多挑選一些,以防萬一。
接著,李天佑提出了在冰雪路滑的情況下,解決沒有水陸兩用坦克、沒有水陸兩用汽車及沒有現代化的架橋設備,該如何進城的問題。大家討論來討論去,也沒有想出一個渡過護城河的方案。李天佑說:“你們這幾個參謀的點子大概想完了。我想讓幾萬個參謀繼續(xù)想!”“幾萬個參謀?”大家挺納悶。李天佑說:“遇到什么問題,坐在屋里是想不出好辦法的。要走出去嘛!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你們算一算,我們38軍有多少個諸葛亮啊!”
問計于兵。參謀們分頭到連隊去,和戰(zhàn)士們一起研究突破護城河的辦法。
后來,李天佑在回憶錄中寫道:“那時,我日日夜夜都在考慮,在總攻前,該有多少事需要準備。我們的戰(zhàn)前準備進行得怎么樣?有沒有疏忽的地方?我反復告誡身邊的同志們,備戰(zhàn)不能有任何一點疏忽,任何一點破綻,否則,就會造成戰(zhàn)士們無辜的流血犧牲,還可能影響整個戰(zhàn)斗?!?/p>
幾天后,各師把渡河作戰(zhàn)方案上報到軍部,軍長李天佑和政委梁必業(yè)主持召開渡河作戰(zhàn)方案會議。
會上,參謀們把各師的“諸葛亮”意見擺出來,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最后,會議歸納出蘆葦橋、梯子橋、門板橋、竹竿橋、繩索橋、汽油桶橋、木排撐渡、木板泅渡等20多種渡河辦法。
李天佑聽后,對這些方案作了肯定:“發(fā)揚軍事民主,群策群力,是戰(zhàn)勝困難的好辦法。只要充分發(fā)揚軍事民主,群眾的智慧和積極性就能大大發(fā)揮出來,我們的指揮員就能變成三頭六臂,十分聰明!”
有個參謀建議:“這么多方案,軍里應該規(guī)定一個統一的渡河方案!”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李天佑說:“護城河那么長,各個地段的寬窄深淺和火力強弱各不相同,我們不能統一組織渡河,也就不能規(guī)定統一的渡河方法,要各展其能,不搞千篇一律的文章。把20多種方案印發(fā)全軍,讓各級指揮員互相參考,互相借鑒,具體辦法由部隊根據自己的情況自行確定。”
后來,天津前線指揮部在總攻發(fā)起前夕,組織參戰(zhàn)部隊到第38軍召開現場架橋表演,推廣第38軍經驗,并特別指出采用蘆葦橋,取材方便,浮力大,容易架設。
在渡河作戰(zhàn)方案會議上,梁必業(yè)說:“渡河方案不作統一是對的,但我們攻打天津的榮譽要統一,要做到完成任務打得好,遵守政策紀律好,互相禮讓團結好。戰(zhàn)斗中,哪個連隊做到這三個好,天津勝利后,都將授予‘三好連隊榮譽稱號。天津戰(zhàn)役是我們東北野戰(zhàn)軍入關的第一仗,一定要打好;天津是工商業(yè)大城市,又有外國租界,工商業(yè)多、學校多、外僑多,要切實執(zhí)行黨的城市政策和紀律,在戰(zhàn)斗中取得軍政雙豐收。這個政策的把握,現在規(guī)定如下:如果敵人占據工廠、學校頑抗,即使工廠、學校有所破壞也不要顧惜,但如果有可能采取勸降方法解決,則應采取勸降方法,以便減少破壞;敵人已經設防并據以頑抗的街道、房屋,不管它過去是否是租界,不管房子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的,插有哪個國家旗幟的,都一律加以進攻;凡是敵人未加設防和未據以抵抗的,插有外國旗幟的房子則不要進入,必要時可派人在適當位置加以監(jiān)視?!?h4>?114師炮兵營2連成了“三好連隊”的代表
戰(zhàn)前的軍政準備,為天津戰(zhàn)役的勝利下好了“先手棋”。1949年1月14日,天津戰(zhàn)役總攻開始后,整個天津被打開了10個突破口。在津西方向,第38軍從和平門南側和北側的小西營門實施突破,第39軍從南運河南、北兩側實施突破,兩個軍共打開了4個突破口。在津東方向,第44軍從民族門北側,第45軍從民權門北側分別實施突破,兩個軍共打開了3個突破口。在津南方向,第46軍和第49軍,共打開了3個突破口。
14日上午,天津總攻打響幾分鐘后,第38軍113師337團3連和8連率先打開突破口。上午10時50分,113師控制突破口,最早攻入城內。接著,控制突破口并攻進城內的部隊有:上午11時,第39軍115師;上午11時30分左右,第38軍112師、第39軍117師;上午11時50分,第44軍130師;下午4時,第44軍132師。15日凌晨2時,第45軍135師;凌晨3時左右,第46軍137師、獨立159師和第49軍145師。
天津城被打開10個突破口后,部隊源源不斷地攻進天津城內。經過29個小時的奪城戰(zhàn),第38軍334團攻占國民黨守軍最堅固的支撐點海光寺,活捉國民黨軍天津城防司令部司令陳長捷和副司令秋宗鼎、劉云翰、林偉儔等將官,宣告天津戰(zhàn)役結束。
70年后,“三好連隊”榮譽稱號獲得者第38軍114師炮兵營2連,已由陸軍改屬武警部隊,由武警部隊推薦,參加了新中國70周年國慶閱兵榮譽戰(zhàn)旗方陣,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全國人民檢閱。它是20個“三好連隊”的代表。
(作者聲明:本文由《黨史博覽》獨家編發(fā),未經允許,不許選編、摘編、上網等)
封面圖片:1958年6月,陳云深入農村進行調查研究
封底圖片:1952年國慶節(jié),首都人民舉行游行,慶祝國民經濟恢復勝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