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秋鳴口述 俞佳鋮記錄
親情是最昂貴的奢侈品,抱抱每一個原地過年的異鄉(xiāng)人,別害怕分離,疫情過后的下一站就是團圓。
我叫顧秋鳴,今年38歲,從沈陽老家到上海打拼已有12年。這期間,我做過清潔工、服務(wù)員,現(xiàn)在經(jīng)營一個煎餅攤,早上出完攤,下午做鐘點工,日子很辛苦也很充實。
丈夫是跑運輸?shù)?,有活就接,沒活就休息,有時早上會幫我一起出攤。煎餅攤擺在上海普陀區(qū)銅川路的一個居民巷子里,已有五六個年頭,新攤成了老攤頭,和阿姨叔叔們有了老感情,生意還算不錯。
一年忙到頭,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家過年。12年來,我沒有一次不回去的,老人和孩子是心里永遠的牽掛,哪怕回去吸幾口家鄉(xiāng)的空氣,都能感動得想哭。
可是,今年我沒有回去,留在了上海過年,這也是第一個不回家的春節(jié)。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的嚴峻,租住的小區(qū)提倡外來務(wù)工人員留在上海過年。其實我早就買好了高鐵票,訂好了回去的日子,也選了不少新年禮物?;丶矣幸话賯€理由,不回家卻只有一個理由:不給國家添麻煩。
我知道,這個理由說出來似乎有點“高調(diào)”,但心里確實是這么想的。如果回去,需要向兩地社區(qū)報備、還要做核酸檢測等等,種種手續(xù)繁雜,更要承擔(dān)一路上有可能被感染的風(fēng)險。
原地過年的念頭和丈夫不謀而合,我們決定把票退了,可不回家的決心是下了,另一個問題卻擺在我面前,怎么向父母和一雙兒女交代?
我和丈夫的老家在遼寧沈陽康平縣的一個村子里,說是在沈陽,其實離內(nèi)蒙古更近。家里經(jīng)濟條件差,祖祖輩輩守著一畝三分田過日子,生下女兒后,我覺得必須走出去才有奔頭,就和丈夫一起到了上海打工。
從最初的磕磕絆絆到現(xiàn)在的相對安逸,也算小有成就。女兒6歲時,我們又有了一個兒子。公婆身體不好,一雙兒女都放在我爸媽家,成為名副其實的留守兒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逢年過節(jié)盡量回去團圓。
2020年國慶節(jié),我?guī)е谏虾YI的杏花樓月餅回了老家。在家里待了四天準備返程時,我爸才說東面的墻頭有點坍塌,風(fēng)直吹窗戶,晚上有點冷。因為時間不夠,我丈夫就暫時在窗戶上擋了一塊板,說等春節(jié)回來重新給砌一下。
那個國慶,不光承諾了砌墻的事,我還答應(yīng)春節(jié)帶他們?nèi)ビ皹桥娜腋#o女兒和兒子做頓有上海風(fēng)味的特色菜,雖然我做的并不地道,但對于從沒去過上海的他們來說,只要我做的,就是上海味道。
退票后,我第一時間給爸媽打了電話,老人沉默了會兒,說:也好,省得來回折騰了??梢浑p兒女得知我們不回去的消息后,卻像炸了鍋,在電話里不停地哭鬧。
我和丈夫商量了下,決定給爸媽家安裝上寬帶。我請老家的表弟去幫忙,再給老人配備了一部智能手機。
裝寬帶那天,父母和孩子都特別興奮,一家人通過手機視頻“見面”的那一刻,我差點沒哭出來。
鏡頭前,原本像猴子一樣上躥下跳的兩個孩子突然安靜下來,有點不知所措?!扒矍邸⒒⒌?,你們說話呀,看到媽媽了嗎?”我引導(dǎo)著,讓他們慢慢適應(yīng)這個新鮮事物。
“好好陪姥姥姥爺,下次爸爸媽媽回家,給你買你最喜歡的皮卡丘?!蔽也恢撊绾蜗蚺畠航忉屪约旱摹叭毕?,只能擠出笑臉安慰她。
反倒是兒子心大,收到我們寄過去的新衣服和玩具,就不吵不鬧了。我們一家人約定,除夕夜就在視頻里團圓,相距千里,心在一起,比什么都強。
除了聊聊彼此的情況,我說的最多的就是讓老人和孩子做好自我防護,疫情當(dāng)前,保護好自己,就是對家人最好的愛。
前些日子,在上海的一個老鄉(xiāng)準備回家過年,臨行前問我,有沒有什么東西要捎回去?其實,能寄回去的,我早就寄回去了,就怕哪天快遞不送了,人沒回家,年貨禮物也沒有,那真的會很愧疚。
左鄰右舍的阿姨叔叔問,我不受單位管,社區(qū)也沒硬性規(guī)定不讓回,為什么不回去呢?我一再強調(diào),是自愿留在上海過年的,雖然小有遺憾,但并不后悔。
春節(jié)期間,我和丈夫第一次去紅房子吃了一頓西餐,這是上海的老字號,以前只是路過,隔著玻璃窗看著那些摩登的上海人,這回算是因“原地過年”這個“借口”,給自己圓了夢吧。為了去吃那頓西餐,我還特意去七浦路淘了件好看的新外套,原本想去太平洋百貨看看,可還是覺得太貴沒有去。
來上海這么多年,以前都是在一片喜慶氣氛中坐上回家的高鐵,今年留在上海的我,第一次真正地感受到了東方明珠塔有多靚,南京西路有多熱鬧。
“媽媽,上海有多遠?是不是漂在大海上的?”
“快看,媽媽給你視頻直播的上海春節(jié),有很多好玩的好吃的,還能看到外國人呢。”
說著說著,我突然冒出一個念頭,等經(jīng)濟條件再好一點兒,一定把老人和孩子接到上海來,在上海過一次團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