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瑩 孟千翔 袁進東
摘要:目前,公交車室內存在內在和外來污染的問題,可以依托環(huán)保性、以人為本以及科學性原則,選擇適宜的植物和配置方式。本文通過對公交車室內基礎設施、乘客行為心理進行分析,提出公交車室內綠化設計的原則與策略,并賦予實踐。以期給乘客營造一個良好的出行體驗。
關鍵詞:公交車;室內;綠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U469.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1)05-0157-02
1 室內綠化設計概述
1.1室內綠化設計的內容
室內綠化設計是人們?yōu)榱嗽诳臻g中回歸自然的嘗試,是人為創(chuàng)造的,用科學的、藝術的方式建設宜居的生活環(huán)境??茖W的方式是指合理地選擇植物,給予它細心、特殊的養(yǎng)護管理;藝術的方式是指,通過合理設計和布局給予視覺上美的享受。
1.2室內綠化設計的功能
1)生態(tài)上的功能。我們本身就是自然的一個有機生命體,享受著自然賜予的陽光、新鮮的空氣與風景。我們?yōu)榱吮Wo自己,創(chuàng)造了大大小小的容器與大自然隔離,然而這并非能夠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將綠植引入室內,既可調節(jié)溫度與濕度又可凈化空氣,是實現(xiàn)室內生態(tài)化要求最為有力的手段。
2)心理和生理上的功能。在心理上,植物有賞心悅目的作用,這一特點有益于人們的心理健康。在生理上,植物營造的自然環(huán)境可以幫助人們緩解壓力、眼疲勞,還能提神醒腦和更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以此可以提升社會幸福感。據研究,當人的注意力投入到綠色植物上時,在情緒上能夠有積極向上的轉變,大大提高了人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生活動力。
2 公交車室內存在的問題
2.1 內在污染
公交車的內在污染源主要是車內內飾材料釋放的 VOCs引起的車內污染,公交車內使用的內飾件、座椅、橡膠部件等材料,其中含有的有機溶劑和添加劑的揮發(fā)性成分釋放到車內環(huán)境中,是造成公交車室內的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從生產源頭來看,有部分零部件和材料的制造商,為了表面效果和柔軟的材質,對材料進行改性,加入添加劑、助劑、有機溶劑等材料。在一定溫度下,在車內會釋放國際公認的空氣污染源和污染物,例如甲醛、甲苯、苯、二甲苯等揮發(fā)有機物。
2.2 外來污染
車窗由于密封不嚴,導致車內進入外界環(huán)境的污染物。污染物主要來自公交車自身和外界其他汽車的排放,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二氧化硫等??傊?,公交車內的污染源與污染物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在加強公交車內空氣質量標準的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間接的方式改善公交內的環(huán)境,讓乘客的出行更加愉快與放松。
3公交車室內綠化設計原則與策略
3.1公交車室內綠化設計原則
3.1.1環(huán)保性原則
隨著環(huán)保理念的日益普及,人們對“綠色”的渴望已經滲透至各個領域。環(huán)保理念包含了生態(tài)、綠化和人文三大要素,其中綠化要素的實現(xiàn)可以借助于綠色植物。綠植是天然的空氣凈化器,能夠使公交車室內更加自然化,起到保護環(huán)境的作用。
3.1.2以人為本原則
乘客永遠是公交車的主要使用者。因此在設計實踐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與方針,將人們的審美需求與心理感受融入綠化設計中,將人、環(huán)境、物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運用正確有效地設計方法來對植物進行配置,從而使乘客的出行更加舒適。比如,它放置的位置不能妨礙乘客的出行,不能選擇易于過敏的植物,如萬年青、水仙花等等。
3.1.3科學性原則
科學的養(yǎng)護植物,才能發(fā)揮其最大的價值。首先,在設計其生長容器時,要符合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和條件,且方便安裝和更換營養(yǎng)物質;其次,該產品應該是可大批量生產的、節(jié)約成本的,這樣才有利于設計實踐的落地生產和普及。
3.2公交車室內綠化設計策略
3.2.1選擇可凈化空氣的植物
植物選擇時,需要考慮其適應性,一方面指的是植物與環(huán)境,另一方面指的是植物與植物之間。為了保證公交車室內的環(huán)境衛(wèi)生與美觀,可以選擇使用可移動式的無土栽培,如水培、霧培、沙培、石棉培、爐渣培等多種方法。無土栽培是在一個裝有溶液的容器上放置一個帶框的網,網上放置各種基物(如沙、石棉等)作為苗床種植植物,植物的根伸入營養(yǎng)液吸收養(yǎng)分,處于溶液和基物之間的根莖吸收氧氣。使用無土栽培方式高效優(yōu)質又方便衛(wèi)生。
植物的選擇是難點,在有限的空間中,不僅要符合凈化污染物的要求,也要滿足視覺上的美感和后續(xù)的養(yǎng)護與管理。更重要的是,它不能影響公交車室內空間的使用。根據植物的特性我們可以選擇的植物如表1所示。其中吊蘭、綠蘿和蘆薈這幾種植物的清潔空氣量是比較高的。
3.2.2選擇合理地配置方式
綠化設計的配置方式分為規(guī)則式與不規(guī)則式。規(guī)則式也稱作為對稱式,包括相對對稱、平移與漸變,要求植物為統(tǒng)一的大小才能確保視覺的美感。不規(guī)則式也稱作為自然式,模仿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長習性與規(guī)律進行設計,視覺上是趨于均衡的。為了適應公交內的室內環(huán)境,可以使用更簡潔的規(guī)則式方式。
4公交車室內綠化設計實踐
4.1設計調研
公交車室內的綠化設計要與其環(huán)境相融合,才能保證使用上的便捷與視覺上的美觀,因此需要對公交車內整體設施進行測量、拍照記錄與研究,設計出符合公交車室內環(huán)境的綠植承載裝置。
通過現(xiàn)場觀察乘客行為與測量內部尺寸發(fā)現(xiàn),在公交車內部,從地面到一米七位置的空間利用較大,尤其是人群擁擠的出行高峰時間。因此,將植物放置在地面或者中間位置都會影響乘客的出行,也不能保證植物的安全;窗戶旁邊的欄桿上也不宜承載,會影響到窗戶的使用和乘客的視野。
經過分析,為了不影響乘客的出行和植物的生長,有兩個位置適宜放置植物。第一個是手扶橫梁以上的位置,此區(qū)域的空間長4780mm、高500mm、深500mm,有足夠的空間放置;第二個是公交車內部最末尾的墻面位置,可以制作綠化墻。經過比較后,第一個位置區(qū)域與乘客更加親近,觀賞性也更好。
4.2設計呈現(xiàn)
通過以上分析,設計出兩款符合設計需求的方案:
1)方案1:將植物的生長容器設計成像杯子一樣的,可以一分為二,方便管理人員更換營養(yǎng)物質??刹鹧b調節(jié)的安裝方式,可以適配多種尺度的鋼管。該裝置精致、美觀,可以滿足規(guī)則式的排放,觀賞效果比較好。
2)方案2:將該容器設計成植物生長盒,放置在橫梁之上,兩根豎梁之間,第二層為抽拉的方式,便于更換營物質。該裝置容量比較大,可以盛放較多的植物,但比較笨重,觀賞效果不好。
經過比較,方案1的“公交車內綠植杯”更適合作為公交車內的綠化承載裝置,可將其緊固在橫梁與豎梁之間的節(jié)點上。綠植杯為二合一的結合方式,解決了方便放置與更換的問題。更換營養(yǎng)物質時,將下面的部分旋轉解開卡口(如圖1),營養(yǎng)物質通過濾網流出濾網,主要是保證在更換時,防止綠植滑落(如圖2);造型色彩上簡潔大方,綠植杯的綠色膠套與綠植相襯,整體在視覺與心理上帶給乘客自然舒適的情感體驗。在空間布局上,選用線型行植,以規(guī)則式的對稱方式排列(如圖3)。
5結語
在現(xiàn)代生活中,公交車給出行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汽車給外界環(huán)境地污染已經引起了我們的注意,然而其室內小環(huán)境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視的。乘坐過公交的人都有過切身的感受,內部異味和無形的污染使我們感到頭暈、精神不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研究以公交車室內存在的空氣質量問題為切入點,提出針對其進行綠化設計的策略??諝鈨艋卸喾N方式,比如噴灑清新劑來遮掩異味,機械過濾來清除污染物。通過植物綠化的方式能讓乘客在疲憊、粉塵、汽油味嚴重的出行中,感受一抹綠色,親近自然,柔化公交車這一工業(yè)化交通工具的角色,讓我們生活中的出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