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燕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閱讀水平,以及新課標要求達到的閱讀量。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拓寬了學生視野,提高了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語文教師閱讀教學效果顯著。本文對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內(nèi)外閱讀的課堂教學進行研究,希望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課內(nèi)外閱讀;策略;小學語文;低年級
引言: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通常是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傳授閱讀文章的方法,教學方式單一,學生也只閱讀教材內(nèi)容。雖然部分學生也會閱讀課外書籍,但是往往會存在學生閱讀沒有方向的情況,用掉大量時間然而并未取得理想效果。這種現(xiàn)象使得學生的語文水平難以提升,視野受到限制。因此,尋找低年級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的結合點,優(yōu)化語文閱讀的教學方法,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勢在必行。
1.低年級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結合的意義
課內(nèi)外閱讀結合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對低年級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低年級語文教師在課內(nèi)外閱讀結合的教學過程中,結合所學內(nèi)容的主題,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師生、生生互動以及情境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對小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以及閱讀興趣都有很大幫助。同時,小學低年級學生選擇科學的課外閱讀書籍,不僅能開闊小學生視野,增加學生知識點,而且能夠讓小學生為打下堅實的語文學習基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低年級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結合的策略
2.1以課內(nèi)閱讀為基礎,夯實課外閱讀基礎
小學生若是能夠靈活應用語文閱讀方法,則會在語文閱讀時取得良好效果,事半功倍。然而小學生入學時間以及語文閱讀接觸時間都較短,自主學習能力較差,使得低年級小學生在閱讀時出現(xiàn)較多問題,難以靈活掌握語文閱讀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低年級語文教材內(nèi)容出發(fā),在設定教學目標時滲透進語文閱讀的方法技巧,讓低年級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閱讀方法,并能靈活應用到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語文教師也可以收集課外閱讀資料,定期組織學生應用閱讀方法進行閱讀,教師給予指導,讓學生結合語段,上下文分析,把握關鍵詞。通過學生對文章閱讀方法的不斷練習,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例如:在學習《雪孩子》這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時,要求學生重點掌握“瓜、來”等重點單詞,并能對文章內(nèi)容有深刻理解,了解云的形成過程。語文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雪孩子是什么,做了哪些事情呢,云的形成過程是什么樣呢?”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帶著問題,結合上下文閱讀文章內(nèi)容,并畫出文章中的好詞好句,摘抄在筆記本上,做好語文素材的積累。在學生閱讀結束后,教師找學生回答提出的問題以及讓學生分享自己閱讀的過程和方法。通過語文課堂中的頻繁互動,學生不僅對雪孩子舍己為人的良好思想品格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對閱讀的方法有了深刻認知,為課外閱讀夯實了基礎。
2.2科學選擇課外書籍,拓寬學生閱讀視野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大綱要求一二年級學生要達到足夠的閱讀量,然而小學生若只閱讀語文教材中的內(nèi)容,必然達不到新課標的要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科學選擇課外書籍,讓小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提高閱讀量。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很多情況下學生難以靜下心來閱讀文章,也難以深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為學生精心挑選課外書籍,盡可能為小學低年級學生選擇圖片較多的書籍,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認識的生字有限,閱讀時通常使用拼音拼讀的方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為學生選擇書籍時,要適當選擇帶拼音以及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以及圖片較多的書籍。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還會認識更多的生字,提高小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同時,語文教師在選擇書籍時,可以結合語文教材中單元主題。單元主題是愛國,語文教師就為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為學生收集愛國的相關資料,以及《雷鋒日記》、《紅星閃閃》等愛國書籍;單元主題是寓言故事,語文教師就可以推薦《中國寓言故事》等書籍;單元主題是自然風景,語文教師就可以推薦關于介紹春夏秋冬的書籍。通過課內(nèi)外結合的閱讀學習方法,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2.3加強家校合作監(jiān)督,提高學生閱讀水平
小學低年級學生往往缺乏自制力,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靜下心來認真閱讀,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時刻了解學生狀態(tài),督促學生完成閱讀任務,提高學生閱讀水平。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溝通工具,定期將收集到的閱讀資料轉發(fā)到微信群中,讓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學校期間,語文教師要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以便學生完成語文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學生家長也要對學生的閱讀完成程度進行監(jiān)督,幫助學生鞏固和強化閱讀方法。在教師與家長的共同配合下,學生通過閱讀積累了更多的知識點,閱讀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例如:語文教師在進行《找春天》的教學中,要求學生流利的朗讀課文,感受春天美好。語文教師先帶領學生分析課文內(nèi)容,總結閱讀課文的方法技巧,讓學生熟練掌握閱讀方法。課后,語文教師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為學生收集描寫春天的文章以及好詞好句,并通過微信群的方式發(fā)送給學生,讓學生結合閱讀方法閱讀課文和積累素材。教師和家長隨時溝通學生學習情況,共同促進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學生要想提高閱讀量以及語文學習能力,離不開小學語文教師課內(nèi)外閱讀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語文教材內(nèi)容出發(fā),為小學低年級學生適當選擇合適的書籍以及應用家校合作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敏.基于學以致用觀念的閱讀教學——論“課內(nèi)學課外用”的小學語文閱讀銜接策略[J].考試周刊,2020(66):31-32.
[2]龔麗雯.小學語文教學實現(xiàn)課外閱讀課內(nèi)化的途徑[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07):10.
郴州市第三十九完全小學 湖南省 郴州市 4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