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朝霞
摘要:繪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指一類以繪畫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繪本不僅僅是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孩子構(gòu)建健康的精神世界,培養(yǎng)孩子多元智能。繪本是發(fā)達國家家庭首選的兒童讀物,是國際公認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繪本這種文學作品逐漸運用到我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廣泛深受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喜愛,是低年級小學生最佳的課外閱讀書籍。繪本中包括色彩豐富的圖畫以及簡單易懂的文字,使小學生閱讀起來更加簡單。 那么,教師如何充分發(fā)揮繪本的教學價值 ,如何將繪本充分運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增強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對此,本文淺談繪本融入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繪本;小學低年級語文;優(yōu)化路徑
繪本是一種十分具有特色的文化形式,是學生自身世界的構(gòu)成部分之一。繪本中含有大量的圖畫以及文字,塑造各種鮮明典型的人物、動物形象。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書籍比較少,若是這個階段沒有對學生開展閱讀指導,拓展閱讀視野就會使其在寫作的過程中,出現(xiàn)用詞不當、語不達意等問題,繪本運用的文字以及圖畫比較簡單,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進行理解,訓練學生觀察和說話能力,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閱讀以及寫作習慣,促使學生自身的想象力能力不斷優(yōu)化,最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1.繪本融入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方法
1.1構(gòu)建繪本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繪本的興趣和熱情
教師在將繪本運用到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過程中,需要充分激發(fā)學生閱讀繪本的興趣,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閱讀各種繪本,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其可以將繪本中學習的知識以及內(nèi)容運用到語文學習中。低年級學生自身的有意注意力集中時間相對比較短,如果依舊運用單一的教學導入方式,那么將影響學生注意力的集中,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為學生構(gòu)建相應的情境,為其營造一個合適的思考環(huán)境,才可以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中[1]。
譬如,在閱讀《第一次上街買東西》這本繪本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采取為學生構(gòu)建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首先,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超市、商場促銷的音像,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好像走在大街上,利用這些廣播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其中。然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有沒有一個人買過東西?買東西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在購物的時候有沒有發(fā)生過什么趣事?鼓勵學生積極進行發(fā)言。最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獨立進行閱讀,使學生充分融入到繪本閱讀中。通過這種方式開展教學,學生能夠積極主動閱讀繪本,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繪本閱讀上,充分發(fā)揮出繪本教學的價值,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1.2老師和學生共同閱讀繪本,提高學生閱讀繪本的質(zhì)量
如果讓低年級小學生獨立閱讀繪本,那么會影響閱讀繪本的質(zhì)量。主要是因為小學生認識的漢字比較少,在閱讀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障礙,并且,學生自身無法長時間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所以,需要老師引導以及帶領學生閱讀繪本,感受繪本中的有趣內(nèi)容。特別是一些富含內(nèi)涵的繪本內(nèi)容,學生無法理解其中的內(nèi)涵,老師在帶領學生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啟發(fā)引導學生思考、想象,通過完整的語言表達幫助學生透徹理解各種內(nèi)容,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和學生共同閱讀繪本,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加強和學生的交流以及溝通,讓學生積極閱讀繪本中的內(nèi)容[2]。
例如,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老師需要幫助學生學習各種修辭手法,在針對比喻句這種修辭手法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為學生推薦《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這本繪本,和學生共同閱讀這本繪本,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在閱讀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當學生閱讀完,老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繪本中運用哪種寫作手法,很多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繪本中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然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本體和喻體之間存在哪些聯(lián)系。當學生掌握兩者之間的關系后,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說幾個比喻句,測試學生的掌握情況。通過這種方式開展語文教學,學生可以更好地接受老師傳授的各種知識。老師和學生共同閱讀繪本,能夠有效提升繪本閱讀的質(zhì)量,將學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在閱讀繪本上,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效果。
1.3采取表演的方式閱讀繪本
在語文課程學習中,聽說讀寫是十分重要的四項能力,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這四項能力,提高學生自身的語文能力。很多繪本中都會安排一些留白部分,這些內(nèi)容給予學生積極發(fā)揮自身想象能力的空間,讓學生根據(jù)繪本內(nèi)容積極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進行創(chuàng)造[3]。
舉個例子,在針對《守株待兔》這個繪本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這個故事對于每名學生來說都不陌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jù)故事的結(jié)尾進行改編,如農(nóng)夫過了一頓時間后,發(fā)現(xiàn)這樣并等不到兔子,農(nóng)夫開始反思自己,明白自己不應該有“不勞而獲”的想法,只有積極勞動付出汗水才能夠確保自己可以吃到各種食物。然后,老師可以要求學生扮演農(nóng)夫進行表演,讓其他學生可以認真觀看學生的表演。通過采取表演的方式閱讀繪本,可以加深學生對繪本內(nèi)容的理解,在改變繪本內(nèi)容的過程中,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可以快速進步,學生能夠更加放松,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繪本的興趣。
2.總結(jié)語
繪本可以被當作開展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老師需要重視繪本的作用以及價值。在運用繪本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為學生構(gòu)建相應的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繪本的興趣以及積極性,和學生共同閱讀繪本,幫助學生理解繪本的內(nèi)涵,加深學生對繪本的理解,運用表演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繪本,提高學生閱讀繪本的整體效果,最終全面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肖玉蓮. 論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 讀天下(綜合), 2020(3):194-194.
[2]王曉巖. 繪本閱讀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運用分析[J]. 人文之友, 2020,(1):287-287.
[3]孫燕. 繪本閱讀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9, 16(2):131-131.
(遂溪縣遂城第二小學? 廣東省 湛江市 5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