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桃
【關鍵詞】體驗式;寫作教學
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我嘗試在小學英語寫作中實施體驗式教學,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體驗式教學通過創(chuàng)造實際的或重復經歷的情境和機會,呈現(xiàn)或再現(xiàn)、還原教學內容, 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發(fā)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意義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體驗式教學運用于小學英語寫作課堂教學中,改變了以往一味單方面地傳授知識,讓學生真正實現(xiàn)獨立思考、情知合一。我通過情景的創(chuàng)設給學生提供“體驗”的機會,促使他們獲得直接經驗并引導他們對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探究并總結經驗,引導通過“參與一體驗一內化一外顯”實現(xiàn)有效學習。
一、參與
參與階段是寫作前的準備階段,由教師通過情境設置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獲取直接體驗,或者讓學生通過閱讀、觀看英文短片等方式獲取間接體驗。目的是激發(fā)他們進行體驗的興趣和寫作欲望,同時體驗積累素材,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寫作奠定思想和語言上的基礎。
首先,借助多媒體引入話題。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課件或視頻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然后有感而寫。例如,在進行動物話題寫作時,我們可以通過播放動物世界的視頻讓學生對此產生觸動。
此外,用頭腦風暴積累素材。教師可以利用Mind Manager幫助學生就話題詞匯頭腦風暴有可能用到的詞匯或句型,并對其中的重點知識進行簡要解析。例如,對于話題My favourite season,學生可能想出spring, rain, flower, etc.
體驗
在這個階段中,讓學生通過小組的互動活動,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從而不斷構建知識,開闊思路,拓競寫作視野。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制定寫作提綱、方案,協(xié)作完成初稿后并在組間交流評價。教師在這個階段的任務是觀察每個小組的進度,隨時準備給他們提供幫助。人人參與、小組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學生間的合作探究,有利于促進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通過之前階段的準備,學生通常能夠順利地完成寫作任務。
三、內化
內化是學生體會“由感知、互動到領悟的轉變”。這一階段的任務是將互動體驗的成果進行抽象概括和歸納總結。思考寫作話題的主題思想、篇章結構、邏輯表達、銜接連貫等寫作要素,構建一個完整的英語寫作框架。
外顯
文章形成
文章形式是指學生依據(jù)教師提供的修改指南,對寫作文本進行獨立修改,完成寫作任務。但是文章的形成并不意味著寫作過程的結束,體驗性英語寫作是一個循環(huán)上升的過程,只要對寫出的文章不滿意,就可以在第一次循環(huán)的基礎上回到具體體驗,開始新一輪的寫作提升。
(二)多元評價
教學中,更多采用形成性評價,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信心。具體可以采用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和師評生等形式。
1.學生自評。通過參考教師給出的評分標準,找出自己的優(yōu)劣勢,給自己評出客觀分數(shù)。
2.生生互評。利用投影儀或電子白板,將小組選出的作品進行全班投影賞析。請同學為其打分并說明理由,并記錄下別人的可取之處,為以后的寫作積累素材。
3.師評生。教師評價總結作文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及可取之處,并在白板或作文上做出批注,引起學生注意。
經過賞析同學的作品和教師點評,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及與其他同學的差距,找到努力的方向。課下,再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潤色,而此次修改往往可見到作文水平的明顯提升。
這種基于“雙減”政策下的體驗式寫作教學能夠調動學生的更過感官參與課堂活動,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互助合作。學生在教師的一步步引導下完成寫作任務,寫出自己滿意的作文,在此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這無疑會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更有效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從而實現(xiàn)英語寫作課堂的提質增效。
參考文獻:
李麗等.體驗式英語寫作理論及實施方案的探討[J].
中國成人教育,2010,(16).
汪東萍.一種創(chuàng)新寫作方法一體驗性英語寫作的實驗研究[J].外語界,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