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大明
是的,你沒看錯,我們確實要多向孩子學習——做個真誠的人!
經(jīng)常在教師的各類總結材料中讀到這樣的文字——“我關心、熱愛每一個孩子”“我能做孩子的好老師、好伙伴、好朋友”“我能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請問:這全是真的嗎?不全是吧!
曾經(jīng)有孩子在座談會上說:“我喜歡老師上公開課。因為,老師只有在上公開課的時候,才會笑得很好看。而且,上公開課的時候,老師只會表揚我們,不會批評我們?!迸?,原來如此。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老師上公開課時的笑容和表揚,不是發(fā)自肺腑的,不是真心誠意的,是做給觀摩者看的。是不是還可以這樣認為:在常規(guī)教學和交往中,老師的臉是僵的、冷的,老師的批評與指責多于表揚和肯定。這種反差,就不是真誠的表現(xiàn)。
記得解思忠在《國民素質憂思錄》中有這樣一番言論:在中國的課堂上,別看孩子可以坐著聽課,而老師則必須站著上課,其實,恰恰是坐著聽課的孩子的內心深處掩藏著的是一顆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甚至是跪著的靈魂。這就是不真誠所導致的。
我們的孩子是真誠的——笑起來像鮮花那般燦爛;哭起來不遮不掩,旁若無人。女生梨花帶雨,男生痛快淋漓;有些倔孩子,驢脾氣上來了,硬是拉不回來,不管拉他的是老師還是校長。
我們的孩子是真誠的——某屆科技節(jié),一個孩子硬拽著我去他們班體驗“科技秀”——通過磁力讓“地球”懸浮于底座上——這需要很有耐心,并找準位置。我在嘗試的時候,旁邊圍著一群孩子。我屢試屢敗,孩子們每次都發(fā)出惋惜的聲音。我每次捧起“地球”,重新再來的時候,孩子們投向我的目光中,充滿了期待。我相信,孩子們的“惋惜”和“期待”都是真誠的。我更相信,如果我能成功,孩子們一定會把最真誠、最熱情的歡呼送給我。發(fā)自肺腑地為別人的失敗惋惜,真心誠意地希望別人能成功,這不正是老師們需要修煉的永恒的課題嗎?
我們的孩子是真誠的——課間,小張同學拿了一個虛擬現(xiàn)實的3D眼鏡讓我體驗。他剛想把眼鏡給我戴上,突然想到了什么:“大明老師,稍等,我?guī)湍阏{節(jié)一下。”他迅速戴好眼鏡,調節(jié)好焦距,滿臉笑容地說:“這回行了!試試吧,很刺激!”在我體驗的過程中,他還不停地問:“大明老師,看到什么了?好看嗎?”我連連點頭:“刺激!過癮!”再看他的臉,笑容更甜了。快樂如果與人分享會更快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些道理他或許不懂,但是,不懂還如此服務,就是純粹的真誠……
從現(xiàn)在開始,向孩子學習真誠吧——真心誠意地微笑,真心誠意地表揚,真心誠意地批評,真心誠意地幫助。
我保證,下回讓學生訂正作業(yè)時,我會讓他先坐下,再幫他翻開本子,指著他的錯題,和顏悅色地問他知不知道錯在哪兒。還有,訂正完成后,賞他一個甜甜的笑臉。畢竟,我們應該真心誠意地希望孩子們能進步,能成功。
向孩子學習,做個真誠的人。此刻,此處,開始,自勉。
(作者單位:浙江杭州市新世紀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