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要:預算績效管理是政府績效管理的組成部分之一,是政府治理的重要工具。本文基于中國知網數據庫政府預算績效管理主題的相關文獻,運用CiteSpace分析軟件,從發(fā)文趨勢、期刊載文量、研究作者、研究機構等方面了解政府預算績效管理主題文獻整體研究狀況,根據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探索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的熱點主題,通過對突現術語的辨別預測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的前沿趨勢。未來應從概念、視角、內容及方法等領域進行深入研究,為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實踐提供借鑒,以服務于新時代國家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改革。
關? 鍵? 詞: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知識圖譜;熱點領域;前沿趨勢
中圖分類號:F812.3?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7-8207(2021)05-0026-14
收稿日期:2020-12-16
作者簡介:徐芳芳,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天津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為行政管理、政府績效管理。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中共天津市委黨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育項目“大數據下的中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創(chuàng)新機制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QMWT08。
引? 言
如果追溯預算績效①的學術源頭,最早來源于美國胡佛委員會1949年提出的以功能、活動和項目為基礎的預算管理模式,并于1950年出臺《預算和會計程序法案》,由此績效預算正式應用于聯邦政府。[1]20世紀80年代,西方國家廣泛開展“新公共管理”運動以應對傳統管理體制僵化、機構規(guī)模擴大、公共預算總額增加等問題。預算績效是化解財政資源供給有限性與需求無限性矛盾的結果,已成為理論轉化為制度安排的工具,因此,美國、英國等國家紛紛開展績效預算的改革與探索。我國有關預算績效的文章最早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2000年逐漸增加。2018年9月發(fā)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加快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表明預算績效管理進入全新發(fā)展時期?!兑庖姟返某雠_促進了學界對于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研究,使之成為政府治理研究的新熱點。
一、研究設計
我國預算績效管理從西方引入,為了解其研究狀況,需要對相關文獻進行系統化梳理。在中國知網上以“預算績效綜述”作為關鍵詞進行模糊搜索,發(fā)現僅有少量幾篇綜述,基于科學文獻計量方法對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知識體系的變化過程、熱點領域、前沿主題等進行分析的文獻較少。面對海量的文獻數據如何找到最為重要、關鍵、有效的信息,如何清晰了解預算績效管理發(fā)展歷程,如何識別最為活躍的研究前沿和發(fā)展趨勢至關重要。
(一)數據來源
本文基于數據庫的影響力、完整性、權威性,選擇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作為樣本來源。以“預算績效”作為主題進行檢索,檢索條件為精確,期刊來源類別為全部期刊,時間為1988-2018年(CNKI數據庫收錄起點為1988年),共檢索出6460條文獻記錄。剔除關于高校、醫(yī)院、企業(yè)預算績效管理等與主題不相關的文獻5063條,最終得到1397條有效數據,作為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的整體描述樣本。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知識圖譜法。知識圖譜是以知識域作為對象,以圖像形式展現現實科學知識的發(fā)展進程與結構關系的研究方法。[2]研究者可以通過圖譜透視知識體系中各結構與領域,掌握知識元與知識群之間的關系。該方法至少具有三個明顯特征:一是有序性,將大量繁雜無序的文獻信息轉化為有序、結構化的知識體系,以揭示科學知識發(fā)展規(guī)律。二是科學性,集數學、計算機等多學科領域繪制圖譜,識別研究領域的發(fā)展動態(tài)、前沿及對應知識基礎。三是視覺顯著性,具有“圖”和“譜”雙重特征,可視化成像輸出能夠直觀反映研究領域的整體圖景及發(fā)展脈絡等。
在軟件選擇方面,本研究采用近年來由陳超美開發(fā)的具有影響力的CiteSpace軟件對政府預算績效管理主題文獻進行計量分析。該軟件不僅可以通過共同被引文獻的聚類形成特定研究領域的點以發(fā)現研究熱點,利用突變檢測算法尋找學術前沿主題,[3]還可以實現作者、機構合作分析及關鍵詞共現分析等功能。本文選擇CiteSpace 5.0.R7(64-bit)版本繪制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的科學知識圖譜,梳理該領域的研究現狀,以期對理論研究和實踐有所啟示。
二、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知識圖譜分析
(一)發(fā)文趨勢與期刊載文量
⒈發(fā)文趨勢。年度論文的發(fā)文數是反映某研究領域受關注程度的重要標尺。[4]為清晰考察我國學界對于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的關注度及年度變化情況,本文對1988-2018年的發(fā)文量進行了統計(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預算績效管理文獻整體上呈逐年增加趨勢。在知網收錄文獻中,學界最早在1988年開始關注此項研究,在2011年基本呈現出直線上升趨勢,2015年達到最高168篇,之后速度放緩,在2017年以后開始呈現出迅猛增長的趨勢,2018年高達175篇。具體來看,自2011年財政部下發(fā)《財政部關于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來,學界開展了廣泛、全過程的預算績效管理研究。2015年以后相關文獻有所下降,說明在經歷迅速增長之后開始進入深刻反思和穩(wěn)步前進的新階段?!兑庖姟返陌l(fā)布,促使學者對預算績效管理開展了大范圍的深入研究。
⒉期刊載文量。期刊載文量是指期刊在一段時間內所刊載的文獻量,能夠反映期刊信息含量。[5]通過載文量不僅能夠了解相關期刊發(fā)展進程,還能反映學術研究發(fā)展速度和程度。從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載文量居前的核心期刊(前10位,見圖2)看,《中國財政》《經濟研究參考》《財政研究》《地方財政研究》期刊均超過20篇,而《中國行政管理》僅有12篇。由此可以看出,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仍然集中于經濟、會計、財政領域,從管理視角對其探究較為匱乏。
(二)研究者及研究機構
⒈研究者。對作者發(fā)文量的統計分析能夠識別研究領域的高產作者及其學術影響力。在CiteSpace可視化軟件中建立新的運算目錄界面,將數據轉換后導入軟件進行分析。期間為1988—2018年,時間切片為1年,即共有31個單個時間切片。在Node Type中選擇作者(Authors),分別設定閾值(1,1,20),運行軟件得到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作者知識圖譜(見圖3),其所反映的作者節(jié)點整體分布較為分散,可知研究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作者雖然較多,但從合作網絡來看,只有少數節(jié)點之間存在較弱的合作關系,說明目前尚未形成較為穩(wěn)定的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合作團隊。在發(fā)文數量上,從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發(fā)文量居前的作者(前12位,見表1)看,參與撰寫論文數量最多的作者是劉國永,根據普萊斯定律,半數論文為一個高生產能力作者群體所撰寫,這一作者集合發(fā)表論文的數量約等于全部作者發(fā)表論文總數的平方根,最低產作者所發(fā)表論文數等于最高產作者發(fā)表論文數平方根的0.749(發(fā)表最多論文的作者共計發(fā)文13篇,13的平方根再乘以0.749,即為2.7篇,取整數就是3篇)。[6]作者發(fā)文量≥3篇的作者有81位,共發(fā)表308篇,占發(fā)文總數(1397篇)的22%??梢?,高產作者的帶頭作用還未得到充分發(fā)揮(沒有達到50%)。
⒉研究機構。對研究機構的分析能夠了解其對相關研究主題的貢獻程度及研究現狀。在CiteSpace軟件中,按照上述知識圖譜構建方式選擇節(jié)點類型為機構(Institution),提取每個時間切片內出現頻次排名前50位的機構,運用軟件得到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機構知識圖譜(見圖4)。為進一步明晰研究機構情況,此處進一步列出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發(fā)文居前的機構(前10位,見表2),發(fā)文量最多的為財政部預算司,其中≥5篇的研究機構共發(fā)文99篇,僅占總發(fā)表文章數量的7.1%,可見相關研究機構較為薄弱。通過對圖4和表2的分析得出如下觀點:一是在研究機構性質上,以政府財政部門為主,大學研究機構為輔,財政部門因從事預算績效管理實務工作具有較好的實踐基礎。從二級機構來看,研究主要集中于經濟和管理學院。二是在研究機構地域分布上,以北京為核心的中北部地區(qū)為主,預算績效管理相關文件最先由中央財政部公布,由于區(qū)位優(yōu)勢使機構所屬成員關注度提升。三是在研究機構合作關系上,節(jié)點連接強度較低,僅存在有限的合作關系,如上海財經大學與上海聞政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有連線關系。可見,目前機構間并未形成廣泛、緊密的合作關系,缺乏跨學科多領域合作。
(三)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
關鍵詞通過高度凝練研究主題能夠體現研究內容的基本方向,對關鍵詞共現分析可以揭示研究熱點。在CiteSpace中選擇節(jié)點類型為關鍵詞(Keyword),閾值設置為(4,3,21),最終形成64個節(jié)點127條連線的預算績效管理主題文獻的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見圖5)。
圖5中各圓圈即節(jié)點的大小代表關鍵詞出現頻次,圓圈越大頻次越高。圓圈的外圈厚度表示關鍵詞的中心度高低,外圈厚度越厚,則關鍵詞的中間中心度越高,越趨向于圖譜的中心位置。[7]為說明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研究熱點,本文按照詞頻排序進一步列出了1988-2018年預算績效管理主題文獻高頻詞和高中心性關鍵詞(前21位,見表3)。
圖5全景式再現了1988-2018年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全貌,由圖5及表3可知,高頻關鍵詞集中于預算績效管理、績效預算等。若高頻次和高中心性關鍵詞具有較高重合度,則能夠說明研究熱點內容。為準確、有效地把握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熱點,有必要將這些高頻詞聚類成若干主題。如將預算績效管理、績效預算、績效管理、預算管理、問題等聚類為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將績效目標管理、績效目標聚類為政府預算績效目標;將績效評價、預算績效評價聚類為政府預算績效評價;將財政、財政金融、財政預算、支出績效、財政支出、財政管理等聚類為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按此方式對關鍵詞進行聚類,最終獲得四大研究熱點,分別為“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政府預算績效目標”“政府預算績效評價”“財政預算績效管理”。
三、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的熱點主題
根據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的四大熱點主題基本涵蓋預算績效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這為系統全面了解其研究現狀提供了依據。
(一)預算績效管理改革
由表3可知,“預算績效管理”出現的頻次為464、中心性為0.59,無論從頻次還是中心性上看,預算績效管理都高居榜首,并且處在預算績效管理主題文獻的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見圖5)的中心位置,成為最熱的研究領域。在圖5中,與預算績效管理相連的重要共現關鍵詞有政府績效管理、預算法、資金效益等。
“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熱點的形成源于國家政策導向及其改革實踐成效。在國家政策導向上,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預算績效評價體系”,2005年財政部印發(fā)《中央部門預算支出績效考評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2011年財政部發(fā)布《財政部關于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指導意見》,2018年發(fā)布的《意見》等,在此推動下學界取得了較為突出的研究成果。在改革上,各地紛紛開展各具特色的改革實踐,如上海市、湖北省、浙江省、廣東省等地開展以績效評價為突破口的政府預算績效改革試點,經過多年實踐探索積累了成功經驗,激發(fā)了學者廣泛的研究興趣。正是在國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及相關實踐活動的開展,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成為了研究熱點。
經統計分析發(fā)現,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個方面:一是我國地方改革實踐。我國地方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各具特色,通過設立工作領導小組、管理機構等,增強部門責任意識、樹立預算管理新理念、提升資金使用效率。[8]如佛山市三水區(qū)和南海區(qū)采取事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模式,無錫市采取事后評價模式,上海市閔行區(qū)采取民主模式,盡管地區(qū)改革模式別具一格,但改革取得的成果較為相似。[9]整體來說,東部沿海地區(qū)整體改革力度要普遍大于中西部。[10]二是國外績效預算管理對中國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的啟示。績效預算制度最早開始于美、英等國家,我國學者陳工在全方位展示發(fā)達國家實施績效預算制度的社會背景和理論基礎上提出可供我國參考的建議。[11]孫克競認為,西方國家政府績效預算管理在改革目標、政策導向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但在具體改革過程中存在差異,應全面把握我國改革的未來方向。[12]李小迪[13]戴璐[14]劉繼東[15]鄒靖[16]等學者較為詳細地介紹了美國績效預算管理的起源、發(fā)展歷程、管理制度、特征、實踐等,為我國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提供了借鑒。三是項目預算績效管理研究。王淑慧等認為,在不具備完善預算績效管理技術的條件下,要以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為契機探索考評體系,以推動改革深入發(fā)展。[17]肖田野等認為,應從目標、決策、投入、過程、產出、效果六方面構建項目預算績效評價體系。[18]潘彬和陳雅關注重大公共項目的研究,認為將預算資源分配與效果相聯系能夠實現重大公共項目預算的平衡。[19]
(二)政府預算績效目標
由表3可知,“績效目標管理”的頻次為117,中心性為0.13;“績效目標”的頻次為72,中心性為0.24,二者處于較高水平,可見我國學者對于政府預算績效目標的研究也較為關注。2015年5月財政部發(fā)布《中央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辦法》后,學界開始重視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研究。這一研究熱點的形成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政府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與新公共管理理論所強調的政府效率、服務政府相契合。二是政府預算績效目標直接關系到政府年度績效和財政資金的安排方向,需經反復測算和綜合平衡才能得以最終確定,其重要性和復雜性促使學界廣泛關注。
我國學者關于政府預算績效目標的研究大致可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目標設置的有效性研究。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能夠有效解決“委托—代理”理論中存在的“激勵不相容”“信息不對稱”等問題。[20]二是績效目標制定的影響因素。我國學者趙一心和洪向東認為,預算績效管理理念意識淡薄、制度體系安排滯后、目標監(jiān)督體系不健全是影響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的主要原因。[21]從外部影響因素看,由于政府面臨經濟、社會、政治等多重治理目標,容易出現預算績效目標制定偏差即偏向部門利益的行為。[22]從內部影響因素看,政府預算績效目標涉及多元主體利益,易導致目標制定缺乏科學性和有效性。[23]三是科學合理的政府預算績效目標路徑研究。由于效率目標易于量化而效益目標難以量化,為此要統籌設計績效目標,重視效益目標,加強考核,提升可測量性。[24]另外,要注重預算績效目標與戰(zhàn)略目標之間的有效銜接,依據中長期預算與部門發(fā)展規(guī)劃來完善預算績效目標,[25]以有限政府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26]
(三)政府預算績效評價
由表3可知,“績效評價”的頻次為209,中心性為0.18;“預算績效評價”的頻次為52,中心性為0.07,可見,政府預算績效評價是較熱的研究領域。自1998年我國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公共財政體系以來,績效評價得到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廣泛關注。這一熱點的形成由兩個因素構成:一是各級財政部門高度重視政府預算績效評價,理論界對其的關注程度逐步提升。二是預算績效評價是政府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依托,這些因素促使學界對其開展廣泛研究。
財政預算績效評價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個方面:一是政府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研究。這方面的研究著重從指標構建的原則、類別展開分析。徐建中等認為,預算績效評價應當遵循4E(經濟性、效益性、有效性、公平性)原則。[27]李善波和毛曄認為,績效評價指標可分為效率效果、技術、滿意度、管理績效四類指標。[28]茆英娥認為,地方一般預算績效評價指標應包含目標、投入、過程、產出四類。[29]二是政府預算績效評價方法研究。學界對于如何選擇預算績效評價方法、對指標如何進行合理賦權還未作出系統全面闡釋。王鵬程認為,評價者要依據具體評價目的和評價對象選擇評價方法,主要包含層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30]馬蔡琛和李明穗將作業(yè)成本法應用于預算績效評價當中,推動以結果為導向的預算績效管理改革。[31]馬蔡琛和趙青認為,預算績效評價方法選擇的合理性及具體應用中的契合性相對于方法或工具本身更具現實意義。[32]三是政府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李建華和陳其輝提出“投入—過程—產出—成果”模型,并構建了與之相對應的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33]徐建中等運用平衡記分卡原理構建了政府預算績效的四維度評價體系。[34]
(四)財政預算績效管理
由表3可知,“財政”的頻次為69,中心性為0.06,與之相關的高頻術語“財政部”“財政金融”“財政預算”等都具有相對較高的頻次和中心性??梢姡覈鴮W者對于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比較關注。這一研究熱點的形成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政府預算績效管理首先在財政部門探討財政資金的高效使用問題,財政領域的有關專家對此展開研究。二是在當時我國公共財政體制、預算管理制度尚未健全的背景下,我國學者對財政支出預算績效管理進行研究是對實踐的積極探索。
我國學者對于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研究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實施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意義。羅海山認為,通過實行財政預算績效管理能夠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避免財政資金浪費、實現財政收支動態(tài)平衡、促進財政科學化管理。[35]鄧毅認為,實行財政支出預算績效管理,能夠使整個過程建立在績效目標之上,從而突破投入管理和規(guī)則控制的傳統模式。[36]二是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國外經驗借鑒。胡紹雨和謝勝在對美國、英國等國家實施公共支出預算績效管理具體實踐的基礎上,探索如何將國外實踐經驗與我國實踐相結合。[37]周長鮮側重對西方國家財政預算績效監(jiān)督體制進行探究,認為西方國家盡管考評體制差異明顯,但都擁有一套較為完整的財政預算績效監(jiān)督程序,在我國績效監(jiān)督評估體系中應適當借鑒。[38]三是針對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困境提出改革策略。孫克競提出建立組織實施系統、設置預算分析員、加強審計、配合技術手段四部分為一體的預算支出績效管理改革框架,以提升政府財政支出績效水平。[39]鄭永生和廖立云認為,應采取完善法律、明確目標、拓寬評價范圍、強化評價結果等措施,[40]加強財政預算績效管理。
四、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前沿趨勢
研究前沿意味著新主題、新趨勢的涌現。陳超美認為,研究前沿是指“一組突現的動態(tài)概念和潛在的研究問題”。[41]即“在一段時間內,以突現詞為知識基礎的一組文獻所探討的科學問題或專題”。[42]CiteSpace軟件基于突現詞識別基礎之上辨識和探測研究前沿。因此,本文運用CiteSpace軟件中的Citation Burst功能,共獲取25個突現詞并記錄其突現率及時間跨度,列出了1988-2018年政府預算績效管理主題文獻關鍵詞突現率(見圖6)。通過對前沿術語的分析并結合二次文獻檢索方法得出在一段時間內突然涌現但并不穩(wěn)定的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研究前沿主題,大致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的協同
從高突現術語“財政管理”“預算管理”“績效管理”等相關內容可以看出學者們對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協同的關注程度?!兑庖姟诽岢觥皩崿F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以此為標志,相關研究開始升溫。朱美麗認為,當前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之間被人為分割,未能形成改革合力。[43]另外,傳統預算管理輕績效、重過程,難以提升政府資源使用效率,而績效管理強調責任制,能夠切實加強政府績效責任,提升政府管理效能。預算管理為績效管理提供數據支撐,績效管理為預算管理提供措施保證,兩者協同運用能夠實現優(yōu)勢互補。因此,學界對于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協同的關注不僅契合國家政策而且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成為了研究前沿主題。
(二)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從高突現術語“指標體系”“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等相關內容可以看出學者們對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關注程度。雖然正由研究前沿向研究熱點轉變,但由于在政府改革實踐中評價指標體系建設的重要程度較高且難度較大,因此仍然是前沿所在。從研究狀況看,集中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學者對于指標體系構建更多集中于理論層面,缺乏結合具體案例對指標進行驗證并調整的研究。二是許多研究針對具體項目展開討論,研究范圍較為狹隘。完善的政府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建設不應局限于對項目的評價,還應包括對部門、政府的評價。三是傳統預算合規(guī)性考評層面的研究較多,其固有缺陷已不能適應公共財政體制要求,急需對其進行完善。自2009年6月財政部發(fā)布《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以來,該項研究逐步增多。未來對立足于具體問題而探索預算評價指標體系將繼續(xù)成為研究前沿趨勢。
(三)預算績效管理路徑
通過高突現術語“績效預算”“績效預算管理”“問題”“預算績效”“建議”等內容可以看出學界對于預算績效管理路徑的關注度。學者們對于預算績效管理研究取得的長足進步有效推動了實踐發(fā)展,但由于其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仍然需要進一步研究。結合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情況,路徑研究的迫切性至少體現為四方面:一是如何高效配置政府的財政支出,這就需要學界和實踐部門加強對提升資金使用效益的路徑探討。二是有關預算績效管理的研究引進于西方,由于中西方制度、文化差異明顯,需適當借鑒國外經驗以探討適合中國國情且操作性強的預算績效管理路徑。三是部分預算績效管理研究還集中于傳統意義上的投入預算,未能充分認識到預算績效是不同于傳統預算的新型模式,若不對預算各參與方進行深入剖析,研究將無法深入。四是我國預算績效管理仍集中于宏觀層面上的探討,缺乏具體層面的路徑研究。
五、結論及展望
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探索三十余年,已經逐步形成了多學科、多范式、多視角的研究態(tài)勢,伴隨著研究隊伍的持續(xù)壯大、學術成果的不斷豐富,對其研究將進一步深入。
(一)研究結論
通過梳理中國知網中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相關文獻,運用CiteSpace軟件進行分析以了解研究狀況。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第一,通過分析發(fā)文趨勢(見圖1)和期刊載文量(見圖2)發(fā)現,有關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的總體文獻量呈現持續(xù)上升趨勢,并且主要集中于財政類、經濟類期刊。隨著政府部門對于預算績效管理的持續(xù)關注,學界仍需從管理學、政治學等多學科視角對其進一步探究,進一步拓寬研究視野。
第二,通過分析研究者(見圖3,表1)和研究機構(見圖4,表2)發(fā)現,在作者方面表現為合作關系網絡整體分散,跨機構聯系較為薄弱。由于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是從西方引進的,因而學界對適合我國國情的內涵尚未取得統一認識,相關研究呈現出簡單化、程式化特點,目前還沒有充分發(fā)揮高產作者的帶頭作用,尚未建立較為穩(wěn)定的團隊。在研究機構方面表現得較為分散且尚未形成跨學科、多領域的合作互助關系。
第三,通過分析關鍵詞共現(見圖5,表3)發(fā)現,較為穩(wěn)定的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熱點比較明顯。依據本文的數據來源,在四大熱點中,“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受中央決策部署和地方實踐探索的影響,將成為學界持續(xù)關注的熱點主題。而“政府預算績效目標”和“政府預算績效評價”作為全過程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發(fā)揮著關鍵作用,必將引起學界的關注?!柏斦A算績效管理”則在政府具體實踐方面成為研究熱點。
第四,通過分析關鍵詞突現率(見圖6)發(fā)現,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前沿以尋求問題解決路徑且圍繞時政熱點的趨向較為明顯。研究前沿關注“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的協同”“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預算績效管理路徑”,由此可以看出,前沿集中于如何有效實現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其中,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在研究熱點和前沿中同時出現,說明其在實踐中還需深入探究。另外,研究前沿始終圍繞黨和國家政策開展,從而服務于政府治理改革實踐。
本研究基于CiteSpace工具對文獻進行分析,能夠直觀體現研究熱點及前沿。但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在數據收集方面,為客觀分析研究熱點及前沿,選取1988—2018年期間中國知網數據庫中的所有文獻,剔除會議、報紙等相關數據,研究的精準性受到了影響。本研究對頻次和中心性較高(見表3)的節(jié)點進行總結和歸納,忽視了頻次較低的節(jié)點,導致研究的全面性受到影響。在后續(xù)研究中,還需對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作進一步深入分析。
(二)研究展望
結合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實踐的最新發(fā)展及當前研究現狀,學界未來相關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研究概念上,深刻把握預算績效管理的內涵。就現有文獻來看,早期學者仍使用西方績效預算管理概念,對于其內涵把握不夠準確。隨著實踐的深入和財政部門相關文件對于預算績效管理內涵的闡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并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其內涵正逐步達成共識。為此,需要充分認識中西方預算績效管理在概念、特征、主導思想等方面的差異,深刻把握新時代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內涵,推動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健康有序發(fā)展。
第二,在研究視角上,應從管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等多學科視角對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具體路徑等進行深入探討。就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狀況來看,因受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如將“預算績效管理”看作“財政預算績效”等。未來研究應以系統思維為出發(fā)點,從多角度對政府預算績效管理開展進一步研究,加強跨學科之間的聯系,從而拓寬研究范圍、豐富研究內容,推動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全面開展。
第三,在研究內容上,突出研究主題的微觀性。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目前的研究更多致力于在宏觀層面構建預算績效管理的基本框架,而較少觸及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的組織行為和個人行為、部門和單位等微觀層面的研究。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實踐性較強,若缺乏微觀層面研究則難以推動實踐走向深入。未來研究應注意在宏觀層面基礎上開展對預算績效參與主體、配合方式等微觀層面的探索,緊密結合實踐中發(fā)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注重本土化研究,以豐富和完善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內容。
第四,在研究方法上,增加定量分析,以實現定性、定量研究有機結合。我國學者大部分采用定性研究,缺乏對定量分析的應用。由于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涉及資金的成本效益、指標體系有效性、人員滿意度測評等內容,僅僅從定性方面進行界定缺乏可靠性。未來研究應更加注重定量研究,依據已有數據建立模型,通過大數據、多變量分析等方法了解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實際情況,從而客觀真實地反映研究態(tài)勢并為政府治理實踐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王熙.美國預算制度變遷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0,(2):16-20.
[2]陳悅,陳超美,劉則淵,胡志剛,王賢文.CiteSpace知識圖譜的方法論功能[J].科學學研究,2015,(2):242-253.
[3]Chaomei Chen.CiteSpaceⅡ: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3):359-377.
[4]嚴翔,成長春,徐長樂,易高峰,黃曉虎.長江經濟帶研究熱點及展望——基于知識圖譜計量分析[J].經濟地理,2018,(7):16-25.
[5]黃明睿.載文量對科技期刊影響力評價的影響[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7):749-757.
[6]普賴斯,宋劍耕等.小科學·大科學[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2:10-25.
[7]肖國芳,李建強.基于SSCI的技術轉移研究熱點與知識圖譜分析[J].圖書館雜志,2014,(5):78-8.
[8]夏先德.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研究[J].財政研究,2013,(4):11-16.
[9]牛美麗.中國地方績效預算改革十年回顧:成就與挑戰(zhàn)[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6):85-91.
[10]匡小平,鮑嘯鳴.我國地方預算績效管理分析與建議[J].現代經濟探討,2013,(7):63-67.
[11]陳工.英、美、澳、新等國家實施績效預算的改革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財政研究,2006,(1):74-76.
[12]孫克競.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的經驗借鑒與現實定位[J].財會研究,2009,(3):11-15.
[13]李小迪.美國績效預算的實踐及其啟示[J].宏觀經濟研究,2007,(9):57-63.
[14]戴璐.美國績效預算管理及其啟示[J].財會月刊,2007,(2):40-42.
[15]劉繼東.美國聯邦政府推行績效預算的歷程及啟示[J].管理現代化,2004,(5):60-62.
[16]鄒靖,梁永晉,王曉培.美國政府績效預算對我國預算績效改革的啟示[J].財政研究,2015,(7):107-110.
[17]王淑慧,周昭,胡景男,李輝.績效預算的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財政研究,2011,(5):18-21.
[18]肖田野,張衡,盧進.財政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財會月刊,2008,(35):27-28.
[19]潘彬,陳雅.我國重大公共投資項目預算績效管理的障礙與對策研究[J].財政研究,2013,(7):23-25.
[20]張帆,張友斗.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在我國的實踐與探索[J].財政研究,2013,(12):70-72.
[21]趙一心,洪向東.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的實踐困境與影響因素分析[J].經濟研究參考,2018,(27):35-41.
[22]劉煥,吳建南,孟凡蓉.相對績效、創(chuàng)新驅動與政府績效目標偏差——來自中國省級動態(tài)面板數據的證據[J].公共管理學報,2016,(3):23-35+153-154.
[23]王漢生,王一鴿.目標管理責任制:農村基層政權的實踐邏輯[J].社會學研究,2009,(2):61-92+244.
[24]張強,張定安.以績效目標為抓手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J].中國行政管理,2018,(11):13.
[25]楊雅琴,劉美岑.績效預算的國際借鑒及改革路徑[J].地方財政研究,2013,(6):34-39.
[26]張碩.深化績效預算管理改革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經濟研究參考,2017,(34):17-35.
[27]徐建中,夏杰,呂希琛,鄒浩.基于“4E”原則的我國政府預算績效評價框架構建[J].社會科學輯刊,2013,(3):132-137.
[28]李善波,毛曄.績效預算模式下公共項目績效審計研究[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2,(5):81-88.
[29]茆英娥.地方政府一般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財經論叢,2007,(5):31-36.
[30]王鵬程.構建我國地方政府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的思考[J].經濟研究參考,2016,(32):16-20.
[31]馬蔡琛,李明穗.作業(yè)成本法在政府預算績效評價中的應用[J].會計之友,2017,(2):25-28.
[32]馬蔡琛,趙青.預算績效評價方法與權重設計:國際經驗與中國現實[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8,(8):3-13.
[33]李建華,陳其輝.政府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系統工程,2009,(03):68-72.
[34]徐建中,夏杰,曲小瑜.基于BSC的政府績效預算評價研究[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3,(6):254-256.
[35]羅海山.加強廣西縣級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5,(59):17-23.
[36]鄧毅.財政支出績效考評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制度研究[J].財政研究,2008,(4):14-17.
[37]胡紹雨,謝勝.我國公共支出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國際借鑒與國內溯源[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6):126-132.
[38]周長鮮.財政預算績效監(jiān)督體制:西方發(fā)達國家議會的經驗與啟示[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0,(5):148-153.
[39]孫克競.政府部門預算支出績效管理改革框架分析[J].審計研究,2011,(3):102-108.
[40]鄭永生,廖立云.我國財政預算支出績效考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會月刊,2011,(3):50-52.
[41]陳超美.CiteSpaceⅡ:科學文獻中新趨勢與新動態(tài)的識別與可視化[J].陳悅,侯建華,梁永霞譯.情報學報,2009,(3):401-421.
[42]陳悅,陳超美等.引文空間分析原理與應用:CiteSpace實用指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16.
[43]朱美麗.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重在協同推進[N].中國經濟時報,2017-11-15(04).
(責任編輯:馬海龍)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Budget in China
——Knowledge Mapping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Xu Fangfang
Abstract: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components of govern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an important tool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Based on the related literature on the subject of government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CNKI database,this paper uses CiteSpace analysis software to understand the overall research status of government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litera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publishing trend,journal volume,research autho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and explores the hot topics of government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key words co-occurrence knowledge map,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of emergent terms,this paper predicts the frontier trend of government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research.In the future,we should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in the fields of concept,perspective,content and metho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government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so as to serve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reform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government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knowledge map;hot areas;frontier tr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