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若云
摘要:目的:觀察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AP)患兒的致病菌分布情況,并分析不同病原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CAP患兒(n=168例)為探究對象,采取入選患兒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并做痰培養(yǎng)試驗,觀察并統(tǒng)計檢測分離出來的致病菌,分析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結果:在168例CAP患者中,最多的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為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最低的為產氣腸桿菌、腦膜炎奈瑟氏球菌、副流感嗜血桿菌等。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耐藥性較低的為頭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曲松,抗生素耐藥性高的分別有頭孢呋辛、紅霉素、氨芐西林、頭孢噻肟。結論: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是CAP中常見致病菌,對患兒治療前需進行痰培養(yǎng)試驗,有助于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關鍵詞: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致病菌;耐藥性;臨床分析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AP)是臨床兒科常見的肺實質炎癥疾病,本病多因機體受到細菌、病菌、支原體與衣原體等所致,CAP包括明確潛伏期因其他疾病住院后所引發(fā)的肺炎。有研究表明,肺炎是兒童病死的首要原因,特別是不滿5歲的兒童[1],其肺炎發(fā)病率、病死率均較高。在這種情形下,臨床對CAP的常見致病菌分布要進行了解,并充分分析其耐藥性,這有助于指導臨床安全用藥。但病原菌的分布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變化的[2],因此,及時了解CAP致病菌的分布情況,探索病原菌的耐藥性,可以為臨床治療CAP提供一定的幫助與參考依據。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168例CAP患兒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患兒的致病菌分布情況,并分析不同致病菌的耐藥性?,F(xiàn)將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CAP患兒(n=168例)為探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兒童CAP相關診斷標準[3];②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新生兒肺炎;②免疫功能低下者;③吸入性肺炎;④過敏性肺炎;⑤入院時使用過抗生素治療者;⑥藥物過敏史;⑦系統(tǒng)性疾病。入選患兒,男性99例,女性69例;年齡1月~9歲,平均(4.50±3.84)歲。本研究經患兒家屬知情同意,并經我院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1.2 方法
入選患兒采取一次性無菌吸痰管采集深部痰液,進行痰涂片染色鏡檢,每低倍鏡視野白細胞>25個,鱗狀上皮細胞<10個可判定為標本合格。依據《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4版)對合格痰標本進行分離痰培養(yǎng)。
1.3 統(tǒng)計方法
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均采取SPSS22.0統(tǒng)計軟件展開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 168例CAP病原菌分布情況
在168例CAP患者中,最多的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為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等,最低為產氣腸桿菌、腦膜炎奈瑟氏球菌、副流感嗜血桿菌等,具體見表1。
2.2 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抗生素耐藥性試驗結果分析
檢出菌株最多的分別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三種菌株抗生素耐藥性較低的為頭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曲松,抗生素耐藥性高的分別有頭孢他啶、紅霉素、氨芐西林、頭孢噻肟。見表2。
3討論
兒童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黃金階段[4],由于小兒年齡幼小,肝腎、呼吸道功能尚未發(fā)育完全,易受到外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的侵擾[5]。肺炎作為兒科常見疾病,臨床發(fā)病率較高,考慮是由于多種病原菌感染所致。臨床依據致病菌來源的不同,將肺炎分為CAP與醫(yī)院獲得性肺炎,CAP病死率位居感染性疾病之首位[6]。據流行病學顯示,CAP最為常見的致病菌為肺炎鏈球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病原菌流行病學的演變[7]、氣候、生活條件等因素的改變,CAP病原菌構成譜也發(fā)生顯著的變化;加之近年來抗生素在臨床上的廣泛使用,臨床存在濫用抗生素現(xiàn)象,使得CAP患兒對抗生素產生了一定的耐藥性[8]。因此,有必要進一步觀察CAP致病菌的分布情況,并分析常見致病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由本結果可知,CAP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根據CAP的致病菌分布情況[9],臨床醫(yī)生需嚴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適應證,要遵循安全、經濟、有效的原則,如能使用口服制劑就能達到治療效果的患兒,就不用使用針劑;能肌肉注射的患者,就盡量避免靜脈滴注[10]。另外,應用抗生素時必須要保證足夠的劑量,在體內達到一定的血藥濃度,能有效控制感染[11],也能避免細菌耐藥性的產生。
本研究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較低的為頭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曲松,抗生素耐藥性高的分別有頭孢呋辛、紅霉素、氨芐西林、頭孢噻肟。由結果可知,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對頭孢呋辛、紅霉素、氨芐西林、頭孢噻肟等藥物的耐藥性較高,可能是因為這些藥物在臨床廣泛使用了幾十年有關,故這類抗生素的耐藥情況非常普遍[12]。
綜上所述,CAP最常見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對頭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曲松耐藥性最低,故臨床首推上述藥物為治療CAP患兒的一線藥物,安全有效。臨床需加強耐藥性監(jiān)測和控制工作,有助于避免耐藥菌的產生,對成功治愈CAP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蘭朝陽,賴基棟,林新祝.新生兒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病原學特點耐藥性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20,35(23):106-109.
[2]葉菊英,胡曉波.肺結核患者合并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與耐藥菌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9,29(11):1309-1311.
[3]李霖玲,周樹平,陳強,等.頭孢泊肟酯與頭孢克肟對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常見病原菌體外抗菌活性的比較[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20,35(21):1633-1637.
[4]龔萍,李彩華,孫天賜,等.2017年秭歸縣人民醫(yī)院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9,19(2):195-200.
[5]Yun K W,Wallihan R,Juergensen A,et al.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Children:Myths and Facts[J].American Journal of Perinatology,2019,36(S 02):S54-S57.
[6]Zhou Q,Zhang L,Wang X,et al.Clinical efficacy of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combined with antibiotics in the patients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nd its influence on serum pct and crp[J].Pakist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9,32(5(Special)):2477-2480.
[7]張鑫,陳名霞.獲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9,36(9):1836-1838.
[8]蘭靜,蔡珍珍,夏國際,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不合并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差異性研究[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9,21(3):56-60.
[9]俞慧君,孫穎,單建聰,等.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患兒的臨床特點及炎癥因子水平的變化[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9,29(9):1416-1420.
[10]徐青青,彭春燕,蘇庸春,等.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病原菌及耐藥性的變遷[J].兒科藥學雜志,2020,26(6):49-51.
[11]Aliberti S,Soni N J,F(xiàn)averio P,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Enterobacteriaceae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Respirology,2019,25(5):543-551.
[12]王茹薇,馬俊榮,莫嵐.獲得性多重耐藥菌感染型肺炎的耐藥性觀察及易感因素Logistic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19,37(9):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