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視劇《陳情令》改編自網(wǎng)絡(luò)作家墨香銅臭的小說《魔道祖師》,由于其獨特的雙男主形式,一經(jīng)播出便引起熱議。本文將從4個方面分析《陳情令》走紅的原因,即劇中的國風(fēng)元素、傳達的價值觀、人物塑造以及敘事手法。
關(guān)鍵詞:《陳情令》;走紅;國產(chǎn)影視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06-0-02
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將視聽結(jié)合,帶給觀眾不同的視聽感受[1]?!蛾惽榱睢分v述了主人公魏無羨及其摯友藍忘機鋤強扶弱,逐漸成長的故事,該劇的豆瓣評分在開始時只有4.8分,為何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迅速走紅,甚至走出國門呢?
1 《陳情令》中的國風(fēng)元素
《陳情令》中蘊含著不少國風(fēng)元素。劇中的五大家族皆有自己的獨特紋飾,如卷云紋代表姑蘇藍氏,九瓣蓮花紋代表云夢江氏,牡丹紋代表蘭陵金氏,這些都是古代的傳統(tǒng)紋飾。藍氏家族佩戴的抹額早在秦始皇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中華古今注》載:“秦始皇巡狩海濱,亦有海神來朝,皆帶抹額緋紅大口袴,以為軍容禮,至今不易其制。”[2]同時,劇中的各種道具也十分精致典雅,云深不知處里樸素典雅的屏風(fēng),雕刻細致精巧的茶具[3],桌上含苞的蠟梅;蓮花塢的幾里荷塘,湖中的長廊和涼亭等,都拉近了我們與傳統(tǒng)文化的距離[4],使該劇充滿國風(fēng)之美。
此外,劇中的角色名字也蘊含著傳統(tǒng)文化之美。藍忘機,單名湛,字忘機,“忘機”源自道家語“鷗鷺忘機”,意為消弭機巧之心,正與其恬淡寧靜的氣質(zhì)契合。魏無羨,單名嬰,字無羨,無論是“嬰”還是“無羨”都帶有清澈純潔的意味,這恰好與他“一生懲強扶弱,不忘初心”的愿望一致[5]。
隨著《陳情令》的熱播,劇中的古風(fēng)音樂也被人們廣泛關(guān)注。片中的主題曲基本上都運用了中國傳統(tǒng)樂器,如琴、箏、笛、簫,古風(fēng)與流行的融合將每個人物的情思娓娓道來[6]?!肚M陳情》通過笛聲表現(xiàn)出魏無羨在歷經(jīng)滄桑后對人間毀譽得失的漠然,對內(nèi)心正道的執(zhí)著;《不忘》以琴聲開篇,琴與笛的激蕩交錯表達藍忘機對人間對錯的疑惑,對摯友的懷念與掛牽。
隨著主流文化深入大眾[7],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注重增添自己的文化內(nèi)核?!蛾惽榱睢纺苎杆俪鋈Φ牟糠衷蚴瞧鋵鹘y(tǒng)文化的保留,劇中的古風(fēng)元素體現(xiàn)出國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在“漢語熱”和孔子學(xué)院遍地開花表現(xiàn)出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我們應(yīng)該積極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
2 《陳情令》中所傳達的價值觀
首先,劇中的各家家訓(xùn)體現(xiàn)正能量。江氏家訓(xùn):“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選自《論語·憲問》,張岱在《四書遇》中解釋道:“不知不可為而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為而不為,賢人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圣人也?!痹诮媳姸嘧拥苤?,只有魏無羨將這一準(zhǔn)則貫徹一生,也體現(xiàn)出該劇想要表達的信念:無懼得失,永遠不對惡妥協(xié)[8],勇敢挑戰(zhàn)自我才能實現(xiàn)自我成長。姑蘇藍氏立有三千條家規(guī),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雅正為訓(xùn)”四字,體現(xiàn)出藍氏的君子之風(fēng)。三千條煩瑣家規(guī)體現(xiàn)了藍氏子弟嚴(yán)于律己,典雅正直的風(fēng)范?!皣?yán)于律己,明辨是非”這應(yīng)該為我們所學(xué)習(xí)。
其次,劇中的主人公們歷經(jīng)磨難,仍然堅信前方的曙光[9],以匡扶天下為己任,正所謂少年當(dāng)“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無論是魏無羨保護溫家無辜老幼,還是藍忘機在金陵臺拔劍保護魏無羨,守衛(wèi)心中正道,都體現(xiàn)出他們的少年俠氣,以小見大[10],傳遞出濃厚的家國情懷。
最后,《陳情令》想表達的不是兒女情長,也不是空泛的家仇國恨,而是真真切切的鋤奸扶弱、匡扶正義之情。不管是魏無羨選擇的自在游俠[11]、行走江湖,還是藍忘機選擇的堅守本職、守護正道,最后都殊途同歸。
3 《陳情令》中的人物塑造
《陳情令》中的人物塑造也是該劇走紅的重要原因。其特點在于不僅塑造了豐富生動的人物形象,更表現(xiàn)了兩個少年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的過程。少時的魏無羨被江父收養(yǎng),生活無憂,而江氏被滅門后,魏無羨被迫成長,心中產(chǎn)生強烈的責(zé)任意識,不再是那個只會向師姐撒嬌的“阿羨”了。
因為失去金丹,魏無羨只能被迫修習(xí)詭道,離經(jīng)叛道成為他悲劇命運的開端[12]。射日之征后,五大世家追剿無辜溫氏老幼[13],為了報恩魏無羨選擇保護他們,以一己之力對抗五大世家。在“正道”與正義之間,他堅定的守護心中的正義,這時他真正成長為一個能明辨是非、堅守本心的英雄了[14]。然而溫情被挫骨揚灰之后,血洗不夜天成為他對這個不公世界的反抗之舉,師姐被誤殺成為壓死魏無羨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再也沒有力氣對抗這個荒唐的世界,最后跳崖自盡,英雄夢破滅。在一次次的懷疑和猜忌之后,這場悲劇達到了高潮[15]。
而藍忘機的成長體現(xiàn)在魏無羨離開的16年中。少時的他冷酷古板,認為世上只有一種正道,直到他遇見頑皮不守規(guī)矩的少年魏無羨,他不能理解魏無羨的行為,可隨著兩人的接觸,藍忘機逐漸改變了對魏無羨的看法,并在心中接納了這個真性情的朋友,并一直勸他重習(xí)劍道。在不夜天失去魏無羨之后,他用16年的時間追問自己:何為正道?何為初心?自己當(dāng)初的選擇到底是對是錯?為何堅守初心后換來這樣的結(jié)果?13年的問靈是藍忘機的執(zhí)著和懺悔。
魏無羨失去金丹后自知無法再與藍忘機比肩,藍忘機則一心想把魏無羨拉回正道,少時的他們都沒有勇氣和能力突破正邪的界限,只能各自走向悲劇,然而16年后的重逢,給了二人重新來過的機會[16]。他們的重逢是聶懷桑的布局,更是頂峰相見的必然。此時,二人已歷經(jīng)磨難,實現(xiàn)了內(nèi)心成長,在揭開聶明玦去世真相的過程中,他們互相陪伴[17],曾經(jīng)心比天高的魏無羨不再爭強好勝,而藍忘機也明白了魏無羨的苦衷,改變了對“正道”的看法。二人都在經(jīng)歷過失去后成了更好的自己,這正是他們重逢的意義。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義城篇中的曉星塵,此人與魏無羨的經(jīng)歷十分相似[18]。曉星塵從小就立志要匡扶正義,拯救天下,他道骨仙風(fēng),本該不染纖塵,卻被薛洋拉下神壇,嘗盡人間酸楚,最終自刎而亡。相比而言,魏無羨是幸運的,在藍忘機的陪伴下實現(xiàn)了“自我救贖”[19],而曉星塵的摯友被殺,初心被毀,最終只能獨自面對所有的打擊。魏無羨說喜歡一條路走到底的感覺,但如果這條路上沒有一點希望,怎么判斷自己最初的選擇是正確的呢?正是遇見了藍忘機,魏無羨才能在這條漆黑的道路上看見光明,而不是和曉星塵一樣永墜黑暗[20]?;蛟S,這樣的成長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求的,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魏無羨和藍忘機一樣幸運,能遇見讓自己成長的人,這就是這部劇的動人之處。
4 《陳情令》中的敘事手法
《陳情令》中的敘事手法也值得稱贊。該劇在小說的基礎(chǔ)上豐富了人物形象,升華了情感意蘊[21]。主要運用襯托和對比的敘事手法,使人物形象更立體鮮明,讓觀眾印象深刻。
劇中主要采取襯托的方式塑造藍忘機的人物形象。首先是正襯,藍曦臣和弟弟藍忘機一樣是翩翩公子,劇中也借藍曦臣之口點明藍忘機的小心思,促成他與魏無羨的多次見面,網(wǎng)友戲稱其為“讀弟機”,同時也從側(cè)面反映出藍忘機沉默內(nèi)斂的性格。從更深層次上說,哥哥藍曦臣的出現(xiàn)為藍忘機解開對人間正道的疑惑,藍氏兄弟的成長體現(xiàn)在對“孰正孰邪”“孰黑孰白”的追問中,通過不斷地交流,藍忘機最終明白世界萬物并無定法,也不是非黑即白??匆粋€人也不是黑白能判斷的,要看其“心之所向”。此外,除了藍曦臣還有一個人對藍忘機形象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那就是藍思追,他對藍忘機的襯托主要體現(xiàn)在品行修養(yǎng)方面,如在莫家莊對撒潑的魏無羨以禮相待,在亂葬崗對鬼將軍溫寧點頭回禮等等,都從側(cè)面映射出藍忘機不以貌取人、清冷卻不高傲的君子之范。
該劇在塑造藍忘機形象時還采用了反襯的方式。蘇涉處處模仿藍忘機,卻十分害怕別人的指責(zé),在火燒云深不知處時茍且偷安[22],出賣藍氏,因此被逐出宗門;藍忘機絕不輕易犧牲外門弟子的性命,兩相形成對比,反襯出藍忘機的偉大形象。
《陳情令》中主要通過對比的方式對魏無羨的形象進行塑造。一方面,是不同時期的形象對比。16年前的魏無羨純真清澈,眼神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之后在亂葬崗時,他的眼神中雖有些許無奈,但依然留存著少年的純真,這樣的純真體現(xiàn)在他對阿苑的態(tài)度上:帶著阿苑買糖人,把他種在地里等。16年后的魏無羨經(jīng)歷生離死別,眼神中多了幾分看淡得失的成熟。另一方面,用曉星塵來映襯魏無羨的形象。第一,他們擁有一樣的價值觀,曉星塵的“救世”信念就是魏無羨的“鋤強扶弱”。第二,人物的命運相似,起初的曉星塵被世家尊敬而后被薛洋報復(fù),導(dǎo)致好友宋嵐失去雙眼,被屠了宗門;聽學(xué)時期的魏無羨也倍受世家弟子的喜愛,后魏無羨幫助姑蘇藍氏,為溫氏血洗蓮花塢埋下禍根,江澄也因此失去金丹,他們都把最親的人傷害的最深,都有各自的辛酸[23]。第三,他們都有一樣的自我犧牲精神,為了懺悔,曉星塵把眼睛換給宋嵐;為了守護江澄,魏無羨將金丹換給他。第四,人物結(jié)局相似,他們的理想全部崩潰,選擇了自殺,一樣的信念和相似的經(jīng)歷,都是外在環(huán)境誘發(fā)的悲劇[24],曉星塵與魏無羨相互映襯,突出了魏無羨天真的本質(zhì),使人物的悲劇色彩更鮮明。
5 結(jié)語
本文從《陳情令》中的國風(fēng)元素、劇中傳達的價值觀、劇中的人物塑造以及《陳情令》的敘事手法四個方面分析《陳情令》走紅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無論在什么時代,義無反顧的孤勇和堅定追求正義的精神都是中國人刻在骨子里的信念,這才是《陳情令》走紅的根本原因。
參考文獻:
[1] 姚佳.淺析由小說改編的電影——以《大紅燈籠高高掛》為例[J].戲劇之家,2019(29):96,98.
[2] 張弛.《鎖窗寒·玉蘭》的時空結(jié)構(gòu)和典故運用[J].漢字文化,2020(02):71-72,75.
[3] 趙璐.淺析英國茶文化及其文學(xué)價值[J].漢字文化,2020(03):173-174,194.
[4] 沈嘉欣.從“烏青體”看當(dāng)代詩歌的多元化特點[J].漢字文化,2020(03):33-35.
[5] 王斐.淺談古典詩詞對現(xiàn)代人的重塑作用[J].漢字文化,2020(02):51-52.
[6] 顧雯清.淺析電影《夜宴》中的插曲《越人歌》[J].黃河之聲,2019(19):138-139.
[7] 張媛媛.淺論李商隱詩歌的美學(xué)意蘊與經(jīng)濟價值[J].漢字文化,2020(22):26-27,50.
[8] 高涵晶.松本清張推理小說中的人性探析[J].漢字文化,2020(06):97-98.
[9] 余雅雯.淺析《小鞋子》里苦難生活中的人性之光[J].漢字文化,2019(18):102-103.
[10] 楊元元.淺析電影《無名之輩》的藝術(shù)特色[J].漢字文化,2019(12):69-70.
[11] 顧亮.淺析《肖申克的救贖》中“關(guān)不住的鳥”:安迪[J].漢字文化,2020(06):99-101.
[12] 魏中華.淺析《局外人》中的荒誕世界與對本真的追求[J].漢字文化,2019(10):41-42.
[13] 雷澳佳.淺析電影《驛路》中人性的隱惡[J].戲劇之家,2019(23):109,111.
[14] 余曉曉.淺析《月亮與六便士》思特里克蘭德死亡的魅力[J].漢字文化,2019(18):92-93.
[15] 陳思怡.淺析《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悲劇[J].漢字文化,2019(10):99-100.
[16] 侍渝杰.《野草莓》:懺悔與重生[J].大眾文藝,2019(08):37-38.
[17] 徐菲.淺析《如父如子》中的親情觀[J].漢字文化,2019(10):39-40.
[18] 田愛平.淺析黃仲則與李白作詩的相似點——以《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樓醉中作歌》為例[J].漢字文化,2020(04):39-40,45.
[19] 李曉薇.淺析電影《少年P(guān)i的奇幻漂流》之隱喻視角及主題探究[J].漢字文化,2019(10):97-98.
[20] 劉新元.淺析《諾丁山》中的愛情觀[J].漢字文化,2019(08):28-30.
[21] 顧詩怡.淺談由小說改編成電影的細節(jié)處理——以《買地方報的女人》為例[J].漢字文化,2020(10):126-127.
[22] 徐亦鑫.從《驛路》看人性的復(fù)雜性[J].漢字文化,2019(11):97-98.
[23] 周云菁.孫少平的平凡世界:人生就是苦諦,各有各的辛酸[J].漢字文化,2019(12):27-28.
[24] 姚佳.淺析《霸王別姬中》程蝶衣的悲劇性[J].漢字文化,2019(11):203-204.
作者簡介:徐萌(2001—),女,江蘇連云港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影視作品欣賞。
指導(dǎo)老師:韓模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