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繪本是以繪畫為主,其間夾帶少許簡單文字的書籍,很多教師認為通過英語繪本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教師需要充分利用英語繪本實現(xiàn)閱讀教學效果最大化,在教學中需要把握繪本篩選、激發(fā)學生興趣、融入游戲教學、強調語言表達、注重文化熏陶。
【關鍵詞】英語繪本;小學低年級;閱讀素養(yǎng)
【作者簡介】崔榕泰,鄭州市鄭東新區(qū)眾意路小學。
所謂繪本,就是以繪畫為主,期間夾帶少許簡單文字的書籍。近年來,繪本成了英語教師教材以外、用來輔助教學的主要材料,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原因在于繪本帶有其自身的優(yōu)勢。很多教師都認為通過英語繪本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教師需要充分利用這種教學方式將效果發(fā)揮到最大化。教師在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除了基礎課本教材的知識外,引入了《科林英語》分級閱讀,旨在幫助孩子們更好地提高閱讀素養(yǎng),從而為高年級的英語教育打好基礎。
一、英語繪本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素養(yǎng)提升的意義
小學生初次閱讀一般都是從閱讀繪本開始的,繪本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橋梁的作用,在小學生達到純文字進行流暢無阻閱讀的程度這一過程中,閱讀繪本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繪本以圖文并茂、繪聲繪色這一優(yōu)勢,擔當起了無可替代的責任。繪本中帶有大量的插圖,文字簡單、量少,對于基本不識字的兒童來說,讀懂內容沒有障礙,而且設置的閱讀背景有趣、豐富,氛圍愉快、輕松,更重要的是將大師的文學、思想精華都展示給了孩子們,達到了教育的目的。《科林繪本》分級繪本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與嘗試。新穎有趣的故事,貼近孩子們的生活,讓他們樂于去了解故事。循序漸進,有跡可循的發(fā)音群體單詞,不僅降低了難度,也讀起來朗朗上口,很討孩子們的喜歡。
1.繪本故事中充滿智慧和愛心。小學低年級的英語繪本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非常貼切,其間充滿了智慧和愛心。繪本中豐富的畫面、故事和童話,比枯燥無味的純文字有趣得多,它可以使孩子們的視野不斷開闊,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Goodnight Moon”這一課時,孩子們對月球自然是知之甚少的,甚至有的孩子根本就沒有聽過,通過學習,相信在很多小學生心中都會有了一個飛天夢,繪本讓他們增長知識,英語對他們的意義也就大不相同。《科林繪本》的很多故事,都將人生哲理潛移默化到小小的故事中。比如“Octopus is a friend”,就告訴我們,不能以貌取人,真正的朋友是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xiàn)的。
2.繪本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思維。進行英語繪本的閱讀,實質上就是用圖畫的形式將故事情節(jié)表達清楚,圖畫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文字的功能。孩子在閱讀文字和觀看圖畫中,想象力得到激發(fā)。這種閱讀形式相當智慧,孩子們容易看明白,教師也比較省力省心。繪本用插圖直接刺激孩子的視覺,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同時使他們的情感和思維得到啟發(fā),使孩子們的早期智慧得以啟迪。因此,閱讀繪本可以讓兒童的開放式思維得到啟發(fā)和培養(yǎng)。
二、通過英語繪本提升小學低年級閱讀素養(yǎng)的策略
1.把握繪本篩選。在利用繪本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選擇繪本是第一步,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全面了解教育對象是教育的前提,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英語識別能力比較低,在選擇英語繪本時,必須將其作為重要因素加以考慮。但這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他們在理解能力、學習能力方面有所不同,因此,教師要在全面考慮的基礎上,選擇適合大部分學生的繪本。如今,我們使用的《科林英語》分級閱讀就較好地結合了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習慣。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繪本類型,爭取讓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提升。例如,以交際為主的繪本更適合于低年級學生,以情感為主的繪本更適合于中年級學生,而以文化為主的繪本課適合高年級學生,通過這種形式來使得英語繪本教學體系更加系統(tǒng)和完善?!犊屏钟⒄Z》在這方面的研究也是下足了功夫。分級全文閱讀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詞匯掌握量、閱讀量等選擇閱讀材料,通過對學生的“區(qū)別對待”,可以讓不同等級的學生都能夠提升學習素養(yǎng)和閱讀水平,那些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學習能力和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也從中有所提升,并且可以提高對閱讀的興趣。這樣一來,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在閱讀過程中得到提高。分級群文閱讀,指的就是讓各個水平段的學生接觸不同的繪本閱讀材料,以此使他們得到全面提高和發(fā)展。由于小學生普遍存在理解力低的現(xiàn)象,所以,教師要在他們閱讀完繪本之后對其中的道理進行講解,讓學生不僅了解到繪本中的故事,還要接收到其中蘊含的道理,使他們對閱讀越來越感興趣,并且在閱讀品格態(tài)度和素養(yǎng)方面得到培養(yǎng)。與此同時,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每個同學在讀完繪本之后都會有各自的理解,可以讓他們在班級中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在思想的碰撞之中提高學生的判斷和邏輯能力,并最終形成他們自己的思想框架。
2.激發(fā)學生興趣。一直以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動力的培養(yǎng)最好是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開始,繪本中除了豐富多彩的圖畫,知識才是傳達的重點,孩子對繪本產生興趣才能自覺接受繪本中的知識點。但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因為年齡太小,很難在長時間內做到注意力的集中,而且孩子們對書籍的閱讀興趣也是各不相同的,興趣短暫是常有的事,這樣就需要教師努力做到讓孩子們集中注意力。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選擇趣味性較高的繪本,將奇妙的繪本世界展示出來,在他們的閱讀過程中,學生的態(tài)度和掌握其中知識的多少也是教師的任務之一,便于隨時對學生進行指導。繪本將文字和繪畫集中在一起,同時具備了教育和趣味于一身。孩子們在對繪本進行閱讀時,對聽覺和視覺都會產生一定的刺激,潛在地引導了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知識掌握能力。繪本的樣式和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孩子們總能在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像跳頁閱讀的模式,如此可以增強學生的想象力。
3.融入游戲教學。通過繪本來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準確理解和掌握繪本寓意是關鍵。在繪本學習中,教師示范非常重要。由于低年級學生理解能力有限,不管是一個單詞或者是一段話教師都應該在適當?shù)臅r候進行引導。英語是一門語言,即便是聲調也會影響它的意思,所以教師要盡量在各個方面進行及時引導,例如表情、動作、語調或者是語音,以此保證學生可以在教室的示范下對繪本寓意和故事做到正確掌握。角色扮演是英語教繪本教學中經常用到的教學方式。角色扮演有一些基本道具,例如胸、牌頭像等,通過道具和情節(jié)扮演,學生可以全面掌握繪本故事以及繪本中的人物特征,為學生選擇自己喜歡和適合的角色做好準備。在對角色掌握之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分組,組員得到自己的角色之后就在自己小組內進行排練。因為每個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所差異,對同一角色的理解掌握也有不同看法,排練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矛盾,這時候就需要組長發(fā)揮作用,在確保人人參與的前提下進行協(xié)調和指導,使每個人都能夠得到鍛煉。教師可以在眾多小組中選擇一個組參與其中,并做到示范表演,也可以讓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小組給其他同學做示范,這樣不僅可以使表現(xiàn)好的小組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也能讓準備不足的小組有充分的準備時間。小組展示難度不大,因為同學們都選擇了自己適合和喜歡的角色,并經過了一定時間的練習,同學之間也都互相了解,因此可以將這種方式放在第一位,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減輕壓力,在小組優(yōu)秀成員的帶動下,其他成員的害羞、膽怯心理也會慢慢消失,并逐漸融入其中。
4.強調語言表達。英語是一門語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英語教學的必要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繪本內容對學生加強訓練,例如在課堂中設置討論、提問環(huán)節(jié)等。為了讓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必須讓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持續(xù)發(fā)展,在進行英語繪本閱讀時,必須學會自己動腦思想問題,并且可以將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例如,在學習“My Favourite Season”這一課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首先自主討論自己最喜歡的季節(jié),討論之后,教師再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也是鍛煉語言溝通和表達的過程。在講授完“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Mike?”一課的內容后,教師以課堂作業(yè)的形式讓同學們討論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并結合生活體驗說出原因,在班級內進行交流。學生在自我表達的過程中鍛煉了語言能力,思考如何表達的過程中也是促進語言能力持續(xù)發(fā)展的過程。在訓練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時,學生不應停留在對閱讀材料的簡單理解層面,應在教師的引導下啟發(fā)學生推理、想象、預測的思維。例如,在學習“This is My Day”這一刻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play sports”“do morning exercises”等詞匯引導學生推理故事情節(jié)。在掌握“When do you get up/eat breakfast/... ”這一句型時,教師可以借助具體情境,讓學生利用sometimes、often、usually這三個副詞來回答問題,通過這種方式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
5.注重文化熏陶。很多有經驗的教師并沒有意識到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滲透英英語化的重要性。教師天然地認為這些英語化不是教材需要掌握的內容,就自然而然地將其忽視了。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教育觀念。英語歸根結底是一門語言,它的產生和使用都是有一定文化背景的,在不了解文化的前提下片面學習語言絕不是成功的語言教育。而且,在進行繪本閱讀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英英語化知識,假如教師不給同學們普及相關的文化知識,學生對繪本的理解也會受到阻礙。
小學英語的繪本教材的部分內容涉及國外人生活和文化,例如家庭、教育、飲食等文化。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英英語化穿插其中,文化本身的魅力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對文章的理解更加充分,還能夠幫助孩子們提高思維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所以,在繪本閱讀教學中增加對英英語化的滲透非常有必要。例如,在學習“What would you like?”這一課的內容時,就涉及了國外的飲食文化,教師就可以借機給同學們補充一些國外的飲食文化,還可以讓他們比較中國與國外在飲食上的不同,讓學生從中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楊敏.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96):93-94.
[2]陳霞.繪本教學的實踐探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20(1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