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暉
摘? ?要: 本文論述了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現(xiàn)狀,闡述了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合力育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過分析兩者關系,思考了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合力育人的途徑。
關鍵詞: 大學生價值觀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合力育人
近年來我國社會文化環(huán)境呈現(xiàn)多元化的特點,大學生群體價值觀受到廣泛影響,價值觀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形越來越復雜。因此,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適應新形勢,與時俱進,增強實效,進行融合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兩者合力育人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合力育人的意義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2018年《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統(tǒng)一,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義和利、群和己、成和敗、得和失,培育學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素質(zhì)與思想道德素質(zhì)、科學文化素質(zhì)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中共中央提出的這些要求,對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融入、相互補充的。一方面,沒有健康的心理、不具備健全的人格,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就不會有正常的教育對象。另一方面,奧爾波特曾指出:“明確而堅定的價值觀念的有無是區(qū)分一個人人格是否健康、心理是否成熟的標志?!毙睦硭刭|(zhì)的發(fā)展與協(xié)調(diào)與價值觀認知的確立、價值觀的發(fā)展、價值觀的堅定成正相關。價值觀作為行為準則,本身有相當大的認知部分涉及心理學范疇。價值觀內(nèi)化與心理素質(zhì)有關,健康心理往往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緊密結合合力育人很有必要。通過社會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化解觀念分歧,減少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近年來,高校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有積極進展,呈現(xiàn)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但同時,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面臨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一些高校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各司其職”,即進行價值觀教育時忽視心理健康教育,價值觀問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一些教育者常呆板地保持價值中立,導致學生成長問題得不到切實有效的解決。只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心理健康教育緊密結合,把育心和育德統(tǒng)一,才能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具實效性和針對性。
二、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合力育人的基礎
高等教育要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疇,努力提高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素養(yǎng)和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發(fā)揮應有的功效。
1.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的現(xiàn)實基礎。
心理、意識、思想的相通性是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現(xiàn)實基礎,價值觀教育要起作用,就要經(jīng)過心理調(diào)節(jié)。思想形成和發(fā)展是按照心理規(guī)律進行的,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心理支配的。心理與思想兩者密不可分。比如一個學生的厭學問題,并不是單純靠價值觀教育就能解決的,而是要先排除他是否有心理問題;對于空心病患者,純粹的心理治療方法也是行不通的。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協(xié)調(diào)、合作與促進,才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2.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的理論依據(jù)。
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主要體現(xiàn)在指導思想的同根性、教育原則的相容性、教育手段的相通性和教育內(nèi)容的融入性四個方面。從根本上來說,兩者都是育人的工作,都是為了大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能讓大學生在正確價值觀指引下,化解觀念分歧,在思想認識上趨近于和諧、理性,減少心理問題發(fā)生。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邊緣學科,對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有指導意義。它廣泛吸收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的有關理論與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理論和體系,它不僅吸收了諸多心理學科的理論知識與技巧,還吸收了教育學、倫理學、管理學、行為科學等諸多學科的有關理論。把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中的心理現(xiàn)象和心理問題當作研究對象,能根據(jù)心理特點和心理規(guī)律實施思想政治教育,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從理論上進一步論證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科學性。
三、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合力育人的途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負思想育人的重任,要為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指明方向,并進行指導。如何促進高校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達到合力育人的目的?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倡導價值觀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合力育人思想。
教育工作部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倡導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統(tǒng)一的教育思想,統(tǒng)一領導和統(tǒng)籌規(guī)劃學生價值觀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積極支持價值觀教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合發(fā)展,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改革發(fā)展整體規(guī)劃,將“心理育人”納入人才培養(yǎng)體系、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和督導評估指標體系,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測評和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的重要內(nèi)容。對于那些患“空心病”的大學生群體,需要倡導支撐意義感和存在感的價值觀,特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深度認識生命,明白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2.建設一支能把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兩者結合的高素質(zhì)人才。
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塑造人心靈的復雜工程,要做好這兩項工作就需要教育者具備較高的思想素養(yǎng)和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即不僅需要教育者在思想上高度重視,還需要教育者具備良好的品德、全面的知識結構、精湛的專業(yè)技術和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尤其需要具備心理價值診斷、心理價值咨詢、個別教學和課堂教學及語言溝通等方面的技能。
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合力育人,一方面需要建設一支兼具較高社會主義核心素養(yǎng)和一定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與技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能得到心理健康教育,又能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終生心理健康打下堅實基礎。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對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yè)化培養(yǎng)。在我國,目前從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主要有兩類:教師隊伍和輔導員隊伍。教師主要負責在傳授學生理論知識,輔導員主要負責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主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在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發(fā)揮巨大作用。目前,我國一些高校輔導員知識、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大學生教育水平的提高,只有輔導員的理論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了,才能增強他們探索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因此,各高校應重視和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專業(yè)化培訓,著力改善當前只對新進輔導員進行短期培訓的做法,逐步建立輔導員隊伍專業(yè)培訓的長效機制和制度,把輔導員隊伍培養(yǎng)成具有高超管理水平的隊伍、學生的思想導師和心理輔導員隊伍。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是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huán)節(jié),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高校師資隊伍是一個整體,對大學生價值觀和心理產(chǎn)生作用。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合力育人,不僅依靠從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工作者,還依靠全體高校教師的共同努力,使教育工作者率先垂范。
3.發(fā)揮成長輔導室的作用,推進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與解決學生成長問題相結合。
學生成長輔導室成立的初衷是建立一個育心和育德相結合的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服務場所。成長輔導室使日常教育管理與心理健康教育開始融合,成長輔導工作在邏輯上、物理空間上完善了高校心理援助體系,它的發(fā)展和預防功能是對大學生心理咨詢矯治功能的有力補充。成長輔導室的功能是對大學生學習、人格、生活、思想、職業(yè)等各方面進行輔導,利用成長輔導室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和功能干預充分體現(xiàn)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對大學生成長的人文關懷。
教育工作者可將價值觀教育和幫助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幫助大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進行核心價值觀功能干預時應遵循大學生思想認識發(fā)展規(guī)律和心理健康發(fā)展規(guī)律,突出人文關懷,從心理角度,運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和方法,深入學生中通過談心、咨詢等活動,指導他們處理在學習、成才、擇業(yè)、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矛盾和問題。
4.開展系列實踐活動,使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融合。
實踐出真知,高校要重視和支持實踐活動的開展。就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價值觀駕馭現(xiàn)狀來看,高校價值觀的知行教育結合不夠,這是因為對實踐環(huán)節(jié)不夠重視。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多鼓勵大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社會實踐,為大學生多創(chuàng)造條件,使之制度化、規(guī)范化。通過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如525心理健康月活動、自愿者活動、公益活動、調(diào)研考察、創(chuàng)新實踐等,讓大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和感悟,體驗人生意義和價值,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育者傳遞的價值觀,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
總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合力育人,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結合、教育與咨詢相結合、發(fā)展與預防相結合,聚焦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著力構建中國特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務體系,培育學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素質(zhì)與思想道德素質(zhì)、科學文化素質(zhì)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注重統(tǒng)籌大學生教育資源,凝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促進各方面育人力量協(xié)同協(xié)作、同向同行,擴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蓋面,進一步豐富教育工作途徑,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教育服務的溫度、立德樹人的效度。
參考文獻:
[1]戴艷.探索價值觀多元化條件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07(6).
[2]陳夢圓.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0.
[3]孫連華.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探析[D].濟南:中共山東省委黨校,2011.
[4]刁生富,蔡士棟.大學生空心病的成因及干預[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8(6).
[5]王璐.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推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6(33).
[6]王琪.思想品德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6.
此文為湖南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2018年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項目“高校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合力育人探索與實踐——以湖南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為例”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