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一定是生活的珠寶盒。這是建筑大師勒·柯布西耶的名言,也是紀錄片《積存時間的生活》中的一句話。寥寥數語,恰如其分地概括出紀錄片主人公的生活。
這部紀錄片,根據同名書籍《積存時間的生活》拍攝而成。它的作者,是一對老年夫婦。
丈夫叫津端修一,是日本一位建筑師;妻子叫津端英子,擁有二百多年歷史的釀酒廠長的獨女。姻緣巧合,他倆因為性情相投而走到一起,開疆拓土,建立家園。
津端夫婦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被譽為“現代版陶淵明”,他倆相濡以沫,在同苦共甘中走過六十多年的婚姻智慧,同樣給讀者帶來啟示。
結語中寫道:“我們的生活不過是以平凡的心情所做的平凡事情,怎么會讓人覺得如此美妙?”
接下來,我們通過這本書,來看看這對可愛的老人是如何積存時間、如何恩愛一生的吧。
張愛玲說:“女人對男人的愛,總帶點崇拜?!?/p>
從一開始,英子就對修一始終懷有崇拜。家境優(yōu)渥的她,也曾遇到過富家子弟、專注賺錢的男人,因為性情不投,她都覺得不合適而拒絕。
在一次帆船比賽中,英子遇到了修一。他年輕有為,胸懷抱負,立志建造城鎮(zhèn)。相識半年后,他倆在修一親自打造的船上舉行婚禮。
從年輕時候起,修一就是我行我素的一個人。他受父親影響,對大海與帆船格外著迷,即使成家后,這一方面的興趣也沒有減弱。
當他說出買一艘游艇的想法時,英子沒有反對,雖然購買游艇需要的費用要高于丈夫一年的收入。
錢不夠,英子背著修一去典當行,典當了自己所有的和服。她沒有衡量太多,只是想著,必須幫助丈夫實現愿望。
這種付出,不僅出于崇拜,更是因為理解,理解一份純粹的喜愛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她在書上寫道:“我從一結婚就知道了,男人需要玩具,那是絕對必要的,只要他還活著?!?/p>
“我不會大聲說‘我愛你’,但我盡量做一些他喜歡的東西。”這是英子對愛的表達。
難能可貴的是,在他倆婚姻中,理解是雙向性的。每次英子有了新主意,想做點什么,修一也是給予鼓勵與支持。
英子向往田園生活,她從小喜歡種菜養(yǎng)雞,親近泥土。婚后,修一與她一起在新城買下一塊土地,過起田園生活。
在屬于他倆的一畝三分地,種下80 種蔬菜、50 種果樹。日子忙忙碌碌,卻有條不紊。在英子心中,每天都是小春日和。
你若理解,我便不再孤獨。你若懂得,我便獲得自由。
梁啟超曾說:“人要活在趣味之中?!?/p>
情趣,是一種輕松、柔美甚至性感的生活方式。缺乏情趣的人,對生活是麻木的。嫁一個人,很大程度是嫁給一種生活方式。
人到暮年,修一仍然像年輕時候那樣,為伴侶制造驚喜,給日常生活帶來情趣。
身為建筑師,他發(fā)揮一技之長,按照建筑大師安托尼·雷蒙德的房子的式樣,為自己與英子筑造了一座小而美的愛巢。
這間單層房屋,只有50 平方米,帶有一個很大的庭院。他倆辛勤勞作,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肢勤勉,五谷豐登。餐桌上,有自食其力的新鮮蔬果;門庭外,有隨著氣候輪轉的四季風景。
修一還會制作很多黃色標牌,安插在田園與庭院各個角落,既起到指示作用,又不失為日常生活情趣。比如:
“報春草,是春天哦”“竹筍,你好”“山葵,要保護”“中國牡丹,很美吧”“凌霄花,享受這紅色走廊吧”“小心撞頭”……
院子里有一口水缸,專門給鳥盛水,他還很頑皮地掛了一塊標牌:“請自便”。
外孫女花子想要玩具房屋,修一便親自為她打造了一座花園式別墅,內部布置精巧細致,桌椅櫥柜、床褥地毯、鍋碗瓢盆,一應俱全。不禁讓人嘆服,這位爺爺不僅動手能力極強,還童心十足!
轟轟烈烈的愛情,只能是煙花易逝;平平淡淡的婚姻,總歸要細水長流。情趣,則是日常煙火的一劑調味品。
“無論是什么事情,都一定要有樂趣才能夠持續(xù)很久?!?/p>
修一在書里這樣寫道,他和英子在生活中也是這么做的。
在愛里,不需要責備。
這是修一的一句話,也是他的人生信條。
在他們家,抱怨和批評一直是禁忌。不管夫妻之間,還是和兒女子孫之間,他們從來都是好好說話,不吝贊美。
在記錄片中,英子蒸、煮、燉、拌,時而冷凍、時而烘焙,呈現一桌可口精美的佳肴。用餐前,兩人會帶有儀式感地說一句:“愿你有個好胃口?!?/p>
修一適時給出評價:“燉菜不錯,我吃得很開心?!庇⒆有v如花,給予回應:“這種贊美讓我很開心?!?/p>
對照我們的現實生活,大多數人把家務當做義務,將享受視為權利,對方的付出,總是顯得理所應當。
有多少人,愿意給出相互的贊美?多少夫妻之間,能夠好好說話,順暢溝通?
新書宣傳活動中,津端夫婦肩并肩站在一起,十指相扣,臉上洋溢著自信滿滿的笑容。
面對記者采訪,修一大方地表達心意:“她于我而言,是最棒的女朋友?!弊谒砼缘挠⒆?,臉上寫滿害羞與幸福。
紀錄片中有還個片段:夏天,院子里一片濃蔭綠意,修一頭戴白色草帽,他爬上樹,采摘櫻桃;畫面外是英子的心聲:“我覺得他老了以后特別帥,有時會傾慕他‘哇,他長得真好看’。”
世間有多少男女,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稍不如意就指責對象,成為彼此的差評師?從起初甜言蜜語的知心愛人,很快淪為冷言冷語的假面夫妻?
像津端夫婦這樣,保持交流與回應,恰當時機不吝贊美,也是婚姻美滿的一則秘訣。
喜歡會占有,愛是給予自由。
滾滾紅塵,懂得愛之真諦乃自由的人卻是稀少。
津端夫婦將“越來越美麗的人生”設為共同目標,六十多年的人生路一起走來,常常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有時又會各自待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互不干涉。
他倆都明白,即便情感上相互依存,也要保持個體的獨立。
修一性格灑脫,愛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一陣子,他不想上班,擅自辭掉大學教師的工作,變成自由工作者。這是他對職業(yè)選擇的自由。
英子懂得這一點,尊重對方的自由。她也是這樣一個人,會花時間緩慢且堅定地做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情。
在修一眼里,他和英子是同一種人——不貪慕虛榮,不跟風從眾,聽從自己感覺和內心召喚去做事,從容隨心地活著。
書上有這樣一句話:“到現在她仍然和空氣一樣,不會讓人不自在?!毙抟粚⒂⒆右暈榭諝?,并非指他對她的忽略,而是說,她從不讓別人產生壓迫感。
互相依戀,又保持獨立,給予對方足夠自由空間,這是夫妻之間最理想的相處模式,也是婚姻當中的智慧。
“修一和英子在家里的生活,你會以為他們好像兩條平行的線,各做各的事情,但是每隔一段時間,這兩條線就會交集在一起……”
這是旁人眼里,津端夫婦的相處模式。
“雖然是常年相伴的夫妻,兩人之間還是要保持距離,留下一點空隙。我們兩人也漸漸不需要說話了,因為已經形成默契,但是要建立良好的關系,還是需要體貼的心,就算上了年紀也是一樣?!?/p>
這是修一在書的結尾,分享的婚姻之道。
不論紀錄片還是書籍插圖中,90 歲的修一體格健康,行動敏捷;87 歲的英子沒有老人的啰嗦呆滯,臉上總是流露出少女般的可愛神情。
我想,這種狀態(tài),應該來自美滿婚姻與簡單生活的滋養(yǎng)。
理解、溝通、贊美、美食、情趣、獨立、自由,這些都是津端夫婦65 年婚姻的智慧。
用積存下來的時間,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是勇氣。
人生如旅,與志趣相投的伴侶攜手同行,便是莫大的幸運。修一筑造的“珠寶盒”小巧樸素,珍藏其中的“珠寶”熠熠生輝,永久流傳。
這對伉儷的詩意人生,完美詮釋了一句話:愛情最好的樣子,就是一屋兩人三餐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