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君,張飛榮,孫嘉豪,周天星*
(1.浙江靜遠電力實業(yè)有限公司 生態(tài)產業(yè)分公司,浙江 麗水 323000; 2.麗水市農林科學研究院,浙江 麗水 323000)
霉菌毒素(Mycotoxins)是由霉菌在谷物或飼料中生長時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或次生代謝產物,廣泛存在于各種食品和飼料中,主要有黃曲霉毒素(Aflatoxins,AF)、赭曲霉菌毒素(Ochratoxins,OT)、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單端孢霉烯族化合物(Trichothecenes)和伏馬毒素(Fuminisins,F)等[1]。霉菌中毒多發(fā)生于高溫、潮濕的季節(jié),在南方以6—7月的梅雨季節(jié)最容易發(fā)生。在家禽上的特征病變?yōu)榉魏蜌饽野l(fā)生炎癥并形成真菌小結節(jié),嚴重時還會引起大批死亡,對養(yǎng)殖業(yè)造成嚴重危害。
雞痘是由雞痘病毒(Flwl pox virus,FPV)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臨床分為皮膚型、黏膜型和混合型。皮膚型雞痘表現為在雞冠、肉髯、喙角和翅下等無毛或少毛區(qū)域形成痘疹,繼而結痂、脫落;黏膜型雞痘則以口腔、咽喉部黏膜處形成纖維素性、壞死性假膜為特征,故又稱“禽白喉”;臨床上2種類型多同時發(fā)生,即為混合型雞痘[2]。該病全年均可發(fā)生且分布廣泛,單獨發(fā)生雞痘時病死率不高,但當與其他疾病繼發(fā)時,可促進本病的發(fā)生和病情加劇,嚴重的也會引起大規(guī)模死亡[3]。
現將一起禽霉菌毒素中毒繼發(fā)混合型雞痘診治情況總結如下。
2020年7月7日,浙江靜遠電力實業(yè)有限公司農場飼養(yǎng)的300羽120日齡的三黃雞,部分出現異常,采食量減少并死亡50羽。觀察病雞,發(fā)現雞冠及眼周出現結痂和痘疹,隨后死亡數量逐日增多,經初步診斷為雞痘病。經對雞舍及運動場進行帶群消毒,同時使用中藥飲水治療,持續(xù)治療7 d后效果不佳,此時已有100多羽死亡。于7月16日,飼養(yǎng)員發(fā)現貯存飼料有明顯霉變,隨后立即換料并進行對癥治療,病情才得到有效控制,最終雞群共死亡200羽左右。
病雞精神萎靡、食欲飲水均減少、體重下降,雞冠、肉髯、喙角和眼睛周圍出現痘疹,部分病程較長的病雞痘疹形成灰黃色的粗糙痂皮。剖檢死雞發(fā)現口腔和咽喉部黏膜有黃色的干酪樣假膜,心包少量積液,肺臟和心包表面出現散在的白色結節(jié),氣囊渾濁變厚,且出現大量大小不一的白色結節(jié)。肝臟病變明顯,顏色變暗,淤血腫脹,表面出現大量散在的灰綠色霉菌斑。
對生產現場的飼料檢查后發(fā)現,飼料多為陳年谷物,加上梅雨季節(jié)儲存不當,造成發(fā)霉嚴重。結合雞群疾病的流行情況、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初步診斷為雞霉菌毒素中毒繼發(fā)混合型雞痘感染。
在尚未診斷出霉菌毒素中毒時,針對雞痘進行中藥治療,采用每100羽雞,新鮮魚腥草200 g,黃花地丁200 g,水煎取汁自由飲水,連用7 d,對雞痘癥狀有所緩解,但仍無法阻止雞群的死亡。
當診斷出霉菌毒素中毒后,立即停喂霉變飼料,更換新鮮飼料和墊料。在飲水中加入0.1%硫酸銅和0.1%碘化鉀,連續(xù)飲用3~5 d。效果良好,死亡得到有效控制。后續(xù)將雞舍和儲存飼料的倉庫徹底打掃干凈,保持通風干燥。
這起禽霉菌毒素中毒繼發(fā)雞痘的病例給養(yǎng)雞場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究其根本原因是飼料管理環(huán)節(jié)出現了問題,尤其是在南方的梅雨季節(jié),儲存不當的飼料極易出現霉變,長期食用霉菌毒素超標的飼料,會引起雞群的免疫下降,在這起病例中繼發(fā)出現雞痘感染,進而加劇了霉菌毒素中毒癥狀,最終導致雞群出現大批死亡。
谷物一直是人類和家畜霉菌毒素的主要攝入來源[4]。霉菌毒素不僅會產生在飼料儲存中,還會出現在作物的種植、收獲和飼料的加工過程中。霉菌毒素的產生方式有很多,某些霉菌可以產生不只一種毒素,且某一種毒素也可以由不同的霉菌產生。這也造成了霉菌毒素的污染廣泛存在。已有許多學者對霉菌毒素污染飼料的情況進行調查,發(fā)現AFB1、ZEN、DON、FB1等霉菌毒素在我國各種類型的飼料原料和商品配合飼料中的污染十分普遍[5]。研究資料表明,從山東省采集的76份商品肉雞配合飼料中,AFB1、ZEN、FB1、DON的檢出率分別為98.7%、96.1%、85.5%和63.2%,其中AFB1和ZEN的超標率分別為2.6%和11.0%[6]。
針對霉菌毒素普遍存在的現象,養(yǎng)殖過程中的防控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家禽養(yǎng)殖中,可以從加強飼料管理、加強飼養(yǎng)管理和緩解毒素影響三個方面進行防控。
在飼料管理上,首先選擇優(yōu)質無污染的飼料原料,有條件的可以檢測霉菌毒素的含量,嚴禁使用毒素超標的原料。在儲存?zhèn)}庫中,控溫控濕以及倉庫的含氧量,形成抑制霉菌生長的環(huán)境。在飼料的加工、運輸中做好衛(wèi)生工作,避免受到霉菌或真菌的污染。
在飼養(yǎng)管理上,定時定量飼喂飼料,避免料槽內剩余的飼料受潮霉變??刂齐u舍溫度濕度,適當通風換氣,減少霉菌的感染。還需要制定合理的衛(wèi)生消毒制度,對飲水器和料槽定期清洗,避免霉菌的滋生。另外,對于散養(yǎng)雞還需要注意防止墊料發(fā)霉,可將墊料存放于向陽通風的地方,并且在放進雞舍前應提前暴曬[7]。
在緩解毒素上,有物理、化學和生物去毒的方法。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是霉菌毒素吸附劑[8]。其原理是吸附飼料中的霉菌毒素,形成不被動物腸道吸收的復合物而直接排出體外。常用的有活性炭、膨潤土、蒙脫石等無機吸附劑,還有酵母中的葡甘露聚糖有機吸附劑。目前,由于微生物的高特異性、高效性和環(huán)保等優(yōu)點,成為了霉菌毒素吸附劑新的研究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