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亮
(湖北省洪湖市曹市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內(nèi)科,湖北 洪湖 433203)
隆起糜爛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患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其胃黏膜局部隆起,且隆起部位的頂端糜爛[1-2]。REG 的主要發(fā)病人群為青壯年男性。該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是腹脹、腹痛、反酸及噯氣等。隨著病程的延長,REG 患者的臨床癥狀會逐漸加重,部分患者會發(fā)生上消化道出血、貧血及低蛋白血癥等并發(fā)癥,其病灶甚至?xí)l(fā)生癌變[3]。目前臨床上治療REG 的方法包括藥物療法、微波療法、氬離子凝固術(shù)及高頻電凝療法。但使用微波療法、氬離子凝固術(shù)及高頻電凝療法治療REG 會對患者造成創(chuàng)傷。因此目前臨床上主要為REG 患者使用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改善胃動力及抗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藥物進行治療。本文主要是探討使用硫糖鋁混懸液聯(lián)合奧美拉唑腸溶片治療REG 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間曹市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收治的86 例REG 患者。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為:1)病情符合臨床上診斷REG 的標準[4]。2)未合并嚴重的感染性疾病或器質(zhì)性疾病。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治療A 組(43 例)和治療B 組(43 例)。治療A 組患者中男患者與女患者的比例為24:19;其年齡在20 歲與69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47±3.16)歲;其病程在1 個月與6 個月之間,平均病程為(3.12±0.35)個月。治療B 組患者中男患者與女患者的比例為23:20;其年齡在20 歲與68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21±3.45)歲;其病程在1 個月與6 個月之間,平均病程為(3.42±0.34)個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為兩組患者均使用奧美拉唑腸溶片進行治療。該藥的生產(chǎn)廠家為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46379,規(guī)格為40 mg/片。該藥的使用方法為:口服,1 次/d,40 mg/次。在此基礎(chǔ)上,為治療A 組患者使用硫糖鋁混懸液進行治療。該藥的生產(chǎn)廠家為上海旭東海普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10950279,規(guī)格為5 mL/包。該藥的使用方法為:口服,3 次/d,2 包/次。若患者進行Hp 檢查的結(jié)果為陽性,則對其進行抗Hp 治療。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 個月。
1)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并將其治療的效果分為痊愈、有效及無效。痊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其胃黏膜上無糜爛面。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其胃黏膜上的糜爛面比治療前明顯縮小。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未得到明顯的改善或在加重,其胃黏膜上的糜爛面沒有明顯縮小,或在擴大??傆行?(痊愈例數(shù)+ 有效例數(shù))/ 總例數(shù)×100%。2)治療前后分別采集患者5 mL 的空腹肘靜脈血。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兩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 Ⅰ)、胃蛋白酶原Ⅱ(PG Ⅱ)、胃泌素17(CAS17)的水平、PG Ⅰ與PG Ⅱ的比值(PGR)。3)治療前后分別采集患者5 mL 的空腹肘靜脈血。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兩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炎性因子包括白細胞介素8(IL-8)、白細胞介素10(IL-10)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8.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治療后,治療A 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治療B 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PG Ⅰ、PG Ⅱ、CAS17 的水平及PGR 相比,P>0.05。治療后,治療A 組患者血清PG Ⅰ、CAS17 的水平及PGR 有所升高,其血清PG Ⅱ的水平降低,與治療前相比,P<0.05。治療后,治療B 組患者血清PG Ⅰ、CAS17 的水平及PGR 有所升高,與治療前相比,P<0.05;其血清PG Ⅱ的水平有所降低,但與治療前相比,P>0.05。治療后,治療A 組患者血清PG Ⅰ、CAS17 的水平及PGR 均高于治療B 組患者,其血清PG Ⅱ的水平低于治療B 組患者,P<0.05。詳見表2。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IL-8、IL-10 及TNF-α 的水平相比,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IL-8、IL-10 及TNF-α 的水平均有所降低,與治療前相比,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IL-8、IL-10 及TNF-α 的水平相比,P>0.05。詳見表3。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PG Ⅰ、PG Ⅱ、CAS17 的水平及PGR(± 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PG Ⅰ、PG Ⅱ、CAS17 的水平及PGR(± s)
指標 時間 治療A 組(n=43) 治療B 組(n=43 例)PG Ⅰ(μg/L) 治療前 75.38±18.72 75.49±18.03治療后 106.58±23.48 90.16±22.38 PG Ⅱ(μg/L) 治療前 12.38±3.02 12.29±3.14治療后 9.45±1.82 11.02±2.23 CAS17(pmol/L) 治療前 3.45±1.02 3.82±1.04治療后 7.02±1.25 5.03±1.15 PGR 治療前 6.47±1.28 6.57±1.18治療后 11.28±2.03 9.18±1.8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 s)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 s)
指標 時間 治療A 組(n=43) 治療B 組(n=43)IL-8(ng/L) 治療前 31.20±6.78 32.10±6.38治療后 14.32±3.48 15.30±4.52 IL-10(μg/L) 治療前 27.46±5.46 28.37±5.37治療后 17.02±3.57 18.30±3.82 TNF-α(ng/mL) 治療前 4.18±1.03 4.20±1.15治療后 2.08±0.86 2.10±0.82
REG 患者的胃黏膜存在炎性細胞浸潤、腺體增生及腸上皮化生等病理性改變,其病灶可能發(fā)生癌變。臨床醫(yī)生應(yīng)對該病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從而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保護其生命安全[5]。奧美拉唑腸溶片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胃病常用的一種質(zhì)子泵抑制劑。該藥具有較強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且起效的速度較快,藥效較為持久。相關(guān)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單獨使用奧美拉唑腸溶片治療REG 雖然能縮小患者的創(chuàng)面,但遠期療效不理想,其病情易復(fù)發(fā)[6]。目前,部分臨床醫(yī)生主張為REG 患者在使用奧美拉唑腸溶片進行治療的基礎(chǔ)上,為其加用硫糖鋁混懸液進行治療。硫糖鋁混懸液的主要成分是蔗糖硫酸脂的堿式鋁鹽。硫糖鋁混懸液對胃黏膜造成的刺激較小,不易引發(fā)不良反應(yīng)[7]。該藥能促進胃黏液與碳酸氫鹽形成保護胃黏膜的屏障,改善胃黏膜的血運,增加上皮細胞的緊密性[8]。硫糖鋁混懸液還能抑制胃酸的分泌,防止胃酸對胃黏膜造成較大的刺激,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9-10]。
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證實,使用硫糖鋁混懸液聯(lián)合奧美拉唑腸溶片治療REG 的效果顯著,可提高患者胃黏膜的功能,降低其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