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昕
經(jīng)過投票決定后,幼兒開始在飼養(yǎng)區(qū)飼養(yǎng)小白兔,然而在9月底,小白兔突然離開了。為了緩解幼兒的悲傷,我們一起閱讀了繪本《蜉蝣的一生》,故事里的男孩與蜉蝣度過了有趣而又短暫的時光,這讓幼兒回憶起和小白兔互動的場景。就在此時,澤澤小朋友把他在家里和媽媽一起孵化的小雞視頻給其他幼兒看。看了視頻后,幼兒又萌發(fā)了養(yǎng)小雞的想法。經(jīng)過澤澤的同意,這只出生不久的小雞在10月中旬來到了中三班,大家為它取名“小黃”。
雞籠打掃記
11月上旬,澤澤像往常一樣來到幼兒園以后,找了一位小助手,一起為小黃整理籠子。他們戴上手套,拿著報紙來到籠子邊,澤澤打開雞籠,單手捉起小黃,接著雙手捧住小黃高高舉起,在原地轉(zhuǎn)了好幾圈,一邊轉(zhuǎn)還一邊說著:“小雞,小雞……”一旁的陌陌一手拿著干凈報紙一手拿出臟報紙,澤澤看到以后也走過來幫忙,將籠子中的臟報紙全部放在了垃圾桶上,并且雙手向下壓實,接著取出小黃的食盤在垃圾桶上方刮了幾下,向我展示粘在上面的米粒。在我的建議下,他將食盤放入水池中泡著。陌陌一直在努力將籠子下方的抽板拉出,他使勁地拉抽板的一角,可連試好幾次都沒有將抽盤拉出,便放棄了。陌陌將籠子中的糞便清理干凈后,開始將干凈的報紙鋪入籠子中。這時,澤澤也過來幫忙了,他一下子就將籠子的抽板抽了出來,把上面的糞便倒入垃圾桶,發(fā)現(xiàn)沒有倒干凈后又倒了一遍。接著兩人合作將三張新報紙放入籠子,放回抽板。澤澤抱起小雞準備放入籠子,這時陌陌表達了自己想要抱抱小雞的意愿:“澤澤,我來放,我來放。”于是澤澤將小雞遞給了陌陌,自己拉開籠子將下面的臟報紙整理好,陌陌則將小雞輕輕地放入籠子。放好小雞后,兩人又拿起一旁的掃帚,開始清掃地面。
我的思考:很顯然,小雞小黃已成為幼兒的團寵,每個幼兒都期待可以和澤澤一起打掃雞籠。陌陌雖是第一次來打掃,卻知道要做哪些事情??梢娝綍r一定很關(guān)注小雞,從其他同學的行為中積累了一定的間接經(jīng)驗,對打掃雞籠的流程不陌生。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他依然遇到了問題,比如說打不開抽板。雖然幼兒在交流中獲得了照顧小雞、打掃雞籠的間接經(jīng)驗,但仍需通過實際操作把間接經(jīng)驗與直接經(jīng)驗聯(lián)結(jié),獲得成長。陌陌很喜歡小雞,也非常渴望抱一抱小雞,但是他依然先進行工作,在工作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才向澤澤提議自己來抱小雞,這展現(xiàn)了他具有良好的堅持性和目標意識。澤澤是班級的小雞專家,他打掃雞籠和抱起小雞的動作都非常熟練。抱著小雞興奮地轉(zhuǎn)圈的行為,表現(xiàn)了他對自己孵出來的小雞濃濃的喜愛之情,但是他不獨占,在同伴提出想要抱一抱小雞的時候,非常愿意將自己喜愛的東西與他人分享。
小雞旅行記
一天,我發(fā)現(xiàn)澤澤和豪豪在討論著什么。豪豪說:“籠子都快裝不下它了,可以把它放出來嗎?”澤澤搖頭:“不可以的,它會跑到其他地方去?!焙篮捞嶙h:“那我們帶小雞去散步怎么樣?”澤澤眼睛一亮:“好啊,好啊,去旅行,去旅行?!蔽易穯枺骸澳銈兿霂‰u去哪里旅行呢?”澤澤說:“我要帶它去玩滑滑梯,從最高的地方滑下來,把它繞暈?!边@時,其他幼兒都圍了過來,聽了澤澤的話哈哈大笑。于是,我趁機組織幼兒集體討論帶小雞去哪里旅行。煊煊說:“我要帶小雞去玩蹦床,讓它跳得高高的。”潼潼否定了這個建議:“不行不行,太危險了,小雞如果摔死了怎么辦?”澤澤又說:“那就帶它去草叢,可以玩捉迷藏?!焙篮辣硎緭鷳n:“如果走丟了怎么辦?”這時,我提議大家一起去戶外尋找適合小雞旅行的地方。說走就走,孩子們一起來到戶外,沿著幼兒園里大大小小的路,尋找自己想帶小雞旅行的地方。豪豪來到沙池邊后就不停地在說:“我要帶小雞來玩沙?!蔽覇枺骸盀槭裁聪霂‰u來沙池?”豪豪一邊伸出手指畫了一個圈,一邊說:“這樣小雞不會跑掉?!迸赃呌杏變簱屩f:“對,小雞還能吃沙子呢?!边€有幼兒說:“萬一沙子里有蚯蚓,小雞還能吃蚯蚓呢?!蔽矣謫枺骸叭绻‰u便便了怎么辦?”潼潼:“要帶好報紙,我們把小雞的便便拿走?!睗蓾桑骸斑€要帶好雞飼料,小雞餓了可以吃?!薄氐浇淌液?,幼兒用繪畫的方式開始計劃小雞的第一次旅行。
我的思考:帶著小雞去旅行是幼兒的奇思妙想。也許因為閱讀過繪本《蜉蝣的一生》,幼兒特別想帶小雞去玩各種各樣的游戲,比如滑滑梯、蹦床。這是幼兒對自己玩過的游戲內(nèi)容、游戲場地的回憶與選擇,也是他們將舊經(jīng)驗與新經(jīng)驗建立聯(lián)結(jié)的過程。為了幫助幼兒檢驗自己的想法,我們走到戶外,在每一個真實的場地進行討論。在戶外,幼兒不僅檢驗了自己的原有想法,還發(fā)現(xiàn)了沙池、輪胎、草坪等其他適宜旅行的場地。在教師的提醒下,幼兒關(guān)注了小雞拉便便、吃東西等問題。通過這一次實地考察,幼兒對之前提出的計劃進行了反思與修改。
計劃結(jié)束后,我們決定帶小雞去沙池里玩一玩?!凹热灰獛‰u去沙池玩,那我們需要準備一些什么嗎?”我問幼兒。潼潼說:“要帶好報紙,小雞可以在上面便便?!睗蓾烧f:“要帶上小雞的食物?!鳖nUf:“還有鏟子,可以給小雞挖蚯蚓。”
“那你們想怎么和小雞一起在沙池里玩呢?”我繼續(xù)問道。澤澤說:“我知道了,我們可以和小雞一起挖沙子?!鳖nUf:“對,可以挖到蚯蚓給小雞吃?!宾┓瘩g:“你們都在玩,誰來管小雞???”潼潼接著說:“對呀,踩到小雞了都不知道?!薄澳堑降自趺赐娓线m呢?是和小雞一起玩還是分開來玩?”我接著問。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最后達成了一致意見:小朋友先在沙池里建構(gòu)地盤,完成后請小雞到沙池里來玩,大家一起在周圍觀察小雞,看看它喜歡在誰建的地盤玩。
幼兒開始了在沙池中的建構(gòu)活動,由于沙池不夠大,幼兒分成兩組分批進行活動。第一組幼兒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堆高沙子。他們有的用小桶做模具一層一層往上堆,有的用鏟子不停地把沙子鏟到一處堆得像小山的。有意思的是,第二組幼兒與第一組幼兒截然相反,選擇了往下挖深。松軟的沙子給幼兒的挖掘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剛剛挖走一鏟沙子,又有新的沙子滑到了洞里。在幼兒的努力下,沙池中多出了幾個深坑,坑與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第二天,幼兒一起帶著小雞來到沙池里,大家將沙池圍了起來,防止小雞逃走。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小雞離開了籠子,在沙地上慢悠悠地散著步。高高的沙堆,小雞沒去,低低的沙坑里,小雞也沒去。它一直跟著雞飼料,誰拿著雞飼料的盒子,它就跟著誰。幼兒輪流拿雞飼料盒子,體驗了一把小雞奔向自己的感覺。
我的思考:小雞旅行的活動,在幼兒一次次的選擇中落下帷幕。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有許多做選擇的機會。他們一起來決定帶小雞去哪里旅行、怎樣帶小雞去旅行。游戲時面對和小雞一起玩還是觀察小雞玩,幼兒的選擇令我驚訝。他們從小雞的安全需要出發(fā),將陪伴與觀察作為游戲的目的,體現(xiàn)了他們對小雞的熱愛之情。幼兒改造沙地時有目的地選擇游戲的內(nèi)容(堆、挖)并聯(lián)想小雞怎么玩的場景(“我要挖個地下隧道,小雞可以在里面跑來跑去”)。我突然覺得這里幼兒和小雞很像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guān)系,幼兒商量怎么帶小雞玩的過程很像教師備課思考的過程。教師平時的一點一滴都被幼兒看在眼里,有時候幼兒對我們的了解,比我們自己還多。
挖蚯蚓去
帶小雞玩沙的過程中,在沙坑里挖蚯蚓給小雞吃的想法令澤澤難以忘懷,他每天都會和其他幼兒、教師討論有關(guān)挖蚯蚓的話題。一次戶外課堂游戲時,澤澤向大家介紹了他的挖蚯蚓計劃:“我想要挖蚯蚓給小雞吃,我需要鏟子,水和樹葉,先用水把泥土弄濕,再把樹葉放在旁邊吸引蚯蚓出來,然后用鏟子挖?!庇腥さ挠媱澪宋鍌€孩子,于是挖蚯蚓六人組成立了。他們主動找好了需要的材料,在幼兒園的一塊草坪地上開始了挖蚯蚓工程。他們確定好了挖掘的地方,將周圍的落葉清理開來,用鏟子在泥土上輕輕地壓出一個點點,將水倒在泥土上,又擺放上一片樹葉,等待蚯蚓到來??墒?,時間一點一點過去,蚯蚓始終沒有出現(xiàn),第一次挖蚯蚓沒有成功。
剛回到教室,澤澤就和伙伴們討論了起來: “為什么挖不到蚯蚓呢?”“一定是那個地方?jīng)]有蚯蚓。”“一定是我們挖得不夠深?!薄耙欢ㄊ球球静幌矚g那種樹葉?!薄覇査麄儯骸澳銈兇蛩憷^續(xù)挖嗎?”幼兒異口同聲地回答我:“繼續(xù)挖?!蔽医又鴨枺骸澳沁@一次你需要什么工具呢?澤澤:“我們要鏟子,人太多了?!蔽艺f:“植趣園的鏟子或許能夠幫上忙,你下次挖蚯蚓的時候可以去借用。”
過了兩天,戶外活動的時候,他們打算繼續(xù)挖蚯蚓。挖掘的工作開始了,這次的挖掘點與上次一樣,只見他們一人一把鏟子同時往泥土里挖,一邊挖一邊聊著:“這泥土好硬,我一定要挖深一點?!薄膀球驹诤苌詈苌畹牡胤?。”“加油,加油?!辈灰粫?,一個小坑初見雛形。有幾名成員覺得這里的泥土太硬,換到其他地方繼續(xù)嘗試。挖掘吸引了許多拿著剪刀收集小草的幼兒,他們把剪刀打開在泥土上一劃,泥土就被劃開了。澤澤:“哇,我知道了,剪刀也可以的,你們來幫我們一下?!奔舻?、鏟子齊上陣,土坑越來越深,蚯蚓依然不見蹤跡。游戲結(jié)束了,我問大家:“下次還挖蚯蚓嗎?”“挖!”這次回答我的幼兒更多。恒恒還提議在土坑旁放上標志,防止其他小朋友破壞了土坑。
我的思考:從挖沙到挖泥是幼兒經(jīng)驗的連續(xù)。挖泥的過程中,幼兒感受了泥土的狀態(tài),探索了挖掘工具,驗證了自己的奇思妙想,更加強了對蚯蚓這種動物的認知:蚯蚓喜歡潮濕的泥土,冬天蚯蚓在泥土的深處。更為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幼兒具有自主權(quán),他們自己選擇游戲內(nèi)容、游戲材料、游戲伙伴,并決定挖掘過程何時終止。雖然并未挖到蚯蚓,但我相信幼兒在此過程中的收獲仍然很多。
活動反思
活動結(jié)束后,我們對三個活動中幼兒主動選擇的問題、選擇背后的經(jīng)驗發(fā)展,以及三個活動發(fā)生的時間與場地進行了總結(jié)與反思(見下表)。我們可以看到,幼兒經(jīng)驗的連續(xù)性,間接經(jīng)驗與直接經(jīng)驗的轉(zhuǎn)換,對已有經(jīng)驗的回憶、反思、選擇以及豐富的情感體驗。這三個活動是草地與沙地、室內(nèi)與室外的有機結(jié)合,幼兒有什么樣的興趣需要,就選擇什么樣的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