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金蓮
【摘要】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的文件,勞動教育的概念走出了歷史的塵埃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中職語文學科更多地承載了幫助培養(yǎng)學生勞動觀念的任務。本文旨在尋求勞動教育融入中職語文教學的實施途徑,助力提升中職生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以“文學起源于勞動”來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深挖教材中關于勞動教育的內(nèi)容強化學生的勞動觀念,以教育實踐引導學生體驗的勞動過程,說寫結合讓學生感受勞動價值。明理是行動的先導,實踐是教育的基石,說寫是習得的要領。勞動教育需要長期的堅持實踐。語文教學之路漫漫,為師者永遠在路上。
【關鍵詞】中職語文;勞動教育;核心素養(yǎng)
2019年,“大力加強勞動教育”被列為教育部的工作要點。2020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除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外,其他課程結合學科特點、專業(yè)特點,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nèi)容?!眲趧咏逃母拍钭叱隽藲v史的塵?;氐搅巳藗兊囊曇爸?。
與德智體美相比,勞動教育受重視程度還不夠高,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中職語文學科更多地承載了幫助培養(yǎng)學生勞動觀念的任務。本文旨在尋求勞動教育融入中職語文教學的實施途徑,有助于提升中職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本文將落實語文學科勞動教育的具體實施的途徑呈現(xiàn)出來,為有效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供可參考的方法。
一、充分認識,語文和勞動的密切關系,增強勞動意識
文學起源于勞動。從原始的勞動號到《詩經(jīng)》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詩經(jīng)》展示了周代時期的社會勞動生活,真實反映了中國奴隸社會由興至衰的歷史面貌?!稇戅r(nóng)》表達了詩人對農(nóng)民烈日下堅持田里勞作的同情和贊賞,飽含著對勞動者的尊重。辛棄疾的詞作《清平樂·村居》,寫大兒子擔負著溪東豆地里鋤草的重擔。二兒子年紀尚小,在家里編織雞籠。三兒子不懂世事,趴在溪邊剝蓮蓬吃。這說明農(nóng)村中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點力所能及的活兒,則可推知成年人的辛苦勤奮。
勞動創(chuàng)造了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馬克思說:“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倍處煈谐浞值膭趧咏逃庾R,才能有理有力有節(jié)地引導學生增強勞動意識。
二、深挖教材,找到勞動教育的契合點,強化勞動觀念
教師細讀教材,做到教材內(nèi)容了然于心,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選擇好滲透點和結合點,最大化地挖掘語文課中的顯性和隱性的勞動教育資源,正面引導和強化學生的勞動觀念。
顯性的勞動教育資源主要是指語文教材中直接歌頌勞動人民品質(zhì)等文章。如老舍的《我的母親》,講述了老舍從小跟隨著寡母參與勞動對他終生的影響,可以從正面強化學生的勞動教育觀念,也可以從他的姑母這個反面例子,向學生說明不參與甚至鄙視勞動的危害性。而在學習《金大力》這篇文章時,領會金大力的人格魅力,教師可適時引導學生認識工匠的重要性。
隱性的勞動教育資源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靈活地使用教學內(nèi)容觀照到勞動教育的觀念。如,法國莫泊桑的《項鏈》,描寫了一個小公務員之妻瑪?shù)贍柕陆桧楁?、丟項鏈的故事,反映了當時社會勞動階層的生活現(xiàn)狀。再如在進行《勸學》這篇文言文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木直中繩,輮以為輪”的文句向學生介紹古代工匠使用“墨斗”測量工作的故事,引導學生體會古代工匠的智慧,激發(fā)動手勞動的興趣。
文章都是有情物。魯迅說:“看別人的作品,也很有難處,就是經(jīng)驗不同,即不能心心相印。所以常有極要緊、極精彩處,而讀者不能感到,后來自己經(jīng)驗了類似的事,這才了然起來?!毕嗨频纳罡惺苋菀滓鹱x者的共鳴。
三、教育實踐,引導深層理解語文內(nèi)涵,體驗勞動過程
“紙上得來終覺淺”,我們教育學生對知識躬身修行。大到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掘,小到生活常識的累積,都離不開勞動實踐。
語文學科的學習和實踐的機會無處不在,結合學校倡導學生的實踐活動,借助教育實踐讓學生體驗勞動的過程,理解工匠精神的內(nèi)涵,如五一勞動節(jié)的大掃除活動,發(fā)現(xiàn)“勞動能手”,并總結出經(jīng)驗:拖地的順序決定地板的干凈程度;有學生擦玻璃很細致,精益求精;抹布洗得十分干凈,并疊成四方塊;教室后的拖把、掃把和垃圾桶放置帶標語的定位。引導學生寫勞動教育宣傳語,別致的宣傳語上墻上橫幅,學生既有體驗勞動過程,又可以樹立科學的勞動觀;又如2020年2月,口罩生產(chǎn)企業(yè)復工人手不足,筆者所在學校組織有意愿的師生迅速組成“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主動請纓到當?shù)乜谡稚a(chǎn)企業(yè)幫工,這已上南方+報道,讓學生們看到勞動與生活、實踐的聯(lián)系,體驗到勞動價值。
四、說寫結合,搜集和思索勞動的素材,感受勞動價值
相比于普教學生,職業(yè)院校的學生更多地參與職業(yè)技能大賽,學生還參加各類演講、征文或職業(yè)規(guī)劃的比賽,而這些比賽的指導老師大多是語文老師,這是進行勞動教育的契機。
教師設置讓學生進行3分鐘的課前言說展示,教師挑選一些有關勞動的素材,《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鐵杵磨成針》《賣油翁》《朱子家訓》……這些素材既熟悉又陌生,又很有說明力。而聽完言說內(nèi)容,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說說自己聽完的感受,學生們在講和聽的過程中受到教育。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辯論,可選擇的話題,如“勞動和體育鍛煉是否影響學習”“體力勞動者與腦力勞動者的關系”,通過辯論讓學生明白,適當?shù)膭趧渝憻捘軒椭覀儨p壓,緩解疲勞,調(diào)整情緒。也學生明白勞動并不僅僅是體力勞動,還包括腦力勞動,二者并重。
“我手寫我心”,與真事抒真情。我們引導學生寫己心,抒本真,得回歸生活回歸勞動,在生活中尋找靈感,在勞作中體會真情。中職生參加志愿者活動,把參與的過程和感受寫下來,在實踐中對勞動有更深的認識。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二度感受勞動的快樂與價值。
“勞力勞心,亦知亦行?!眲趧邮怯匈|(zhì)量的生命的底色,也是修煉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對于處在身心發(fā)展時期的中職生而言,勞動不僅能夠增強動手能力,還能夠增強自身生活獨立的意識。勞動技能有高低,中職勞動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能工巧匠,培養(yǎng)技能人才服務社會的發(fā)展。
勞動教育需要長期的堅持實踐。明理是行動的先導,實踐是教育的基石,說寫是習得的要領。靶向勞動教育的價值取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語文教學之路漫漫,為師者永遠在路上。
參考文獻:
[1]陸文忠.淺議勞動教育與中職語文教學的融合[J].內(nèi)蒙古教育,2020(3).
[2]金丹,崔紹懷.語文教學:勞動知情教育的實施途徑[J].文學教育,2020(10):76-77.
[3]吳旭東.淺談語文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的困局與策略[J].考試周刊,2020(59):47-48.
[4]童蕊.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淺談中學語文教學與勞動教育的融合[J].進展(科學視界),2020(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