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學者》5月18日文章,原題:中國學者仍看好中英關(guān)系盡管人們大談中英關(guān)系惡化,但中國的智庫和學者們總體上對兩國未來關(guān)系較樂觀。首先,英國脫歐后出現(xiàn)一定的動蕩,加上美國對倫敦與北京關(guān)系的干預,這些都在預料中。這一階段被認為是暫時的。這似乎使英國近來的“反華”舉動在某種程度上更容易被接受。
中國研究人員還普遍認為,脫歐決定削弱了英國的全球地位,因此它需要與伙伴建立新聯(lián)盟。英國將自己定位為反對中國,是為維護殘存的大國地位和國際影響力。因此,無論中國學者如何不贊成英國的反華行為,他們中許多人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英國為何會有這樣的行為——實際上英國是不得已。
英國最近向美國靠攏也可這樣解釋。華盛頓被認為在利用英國當前的弱點。脫歐的英國更加依賴美國,對華盛頓的戰(zhàn)略價值卻在降低。特朗普和拜登政府都在利用這種日益嚴重的不平衡來為華盛頓謀取利益并反對中國。撇開“冷戰(zhàn)心態(tài)”和“殖民心態(tài)”的原因,美國似乎至少應該和唐寧街一樣,都是英國外交轉(zhuǎn)變的主要原因??尚Φ氖牵@往往讓人覺得,在華為、新疆、南海甚至香港等問題上,英國是對中國的實際攻擊者,又是美國干預的受害者。
盡管如此,正如一位觀察家所說,“有壓力就有阻力”;“全球英國”的理想與美國的“單邊主義”“習慣性霸凌”之間也存在太多矛盾。隨著英國逐漸解決與歐盟的分歧并鞏固其他聯(lián)盟,對美國的依賴將再次減少,這為中英合作留下更多空間。
此外,中國在貿(mào)易和投資方面對英國的潛在價值遠超美國。一個現(xiàn)金短缺和容易分裂的英國根本放棄不起與北京的關(guān)系。更具體的樂觀來自現(xiàn)任英國政府。盡管遭遇美國壓力和國內(nèi)反華情緒,英國政府仍常表明繼續(xù)與北京接觸的決心。
當然,像很多西方國家一樣,英國也被描述為“傲慢”“干涉”“使用雙重標準”。但這些常見批評往往被放在次要位置。對近期歷史的回憶似乎也給予英國相當?shù)目隙?。英國是第一個參加亞投行的歐洲大國,早就對“一帶一路”表現(xiàn)出興趣,并協(xié)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等。總之,只要英政府繼續(xù)表明希望與北京打交道,只要不越過中國的紅線,英國就有可能免于遭受澳大利亞式或更糟的待遇。▲
(作者托馬斯·蓋德斯,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