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瑞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改革,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應該說,語文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基礎。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語文;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28-0100
閱讀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也能體現(xiàn)出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新課標指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與教材之間的交流,既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又能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問題
1.語文閱讀目標偏離
明確的語文閱讀目標,在教學中會起到引領的作用,能夠有效引導課堂活動朝著目標方向發(fā)展,讓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實現(xiàn)這一目標,這才是有效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然而,現(xiàn)實情況并非如此。許多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并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或者目標發(fā)生偏離,一味地強調(diào)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忽略了對學生閱讀學習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
閱讀教學目標制訂得模糊或者過于寬泛,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會缺乏方向的引領,教師也不知道選擇怎樣的方法進行閱讀指導,學生在信馬由韁的課堂上無目的地閱讀,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更有甚者,部分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沒有遵循新課程標準,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展開閱讀教學,導致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出現(xiàn)低效甚至無效的結果。
2.語文閱讀深度不夠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為了提高自己所在班級的升學率,教師會進行大量的理論知識講授,讓學生做大量的應試訓練,生怕自己懈怠成績就落后了。這導致學生的閱讀時間大大減少,閱讀量不足。在閱讀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只是局限文本閱讀的層面,自己并沒有深入理解文本,更沒有引導學生理解與把握文本閱讀。相反,為了讓學生在高考中穩(wěn)妥地得分,教師只是以答案的形式向?qū)W生講授內(nèi)容。
3.學生閱讀能力不足
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閱讀時間少、閱讀量不夠、閱讀能力不足。閱讀時間少,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只是一句空話。再加上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并沒有改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模式,滿堂講解,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致使學生感覺閱讀教學枯燥乏味,缺少自主思考與質(zhì)疑的時間,學生的自主閱讀、個性化閱讀、合作探究學習也比較少,嚴重阻礙了對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改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的對策
1.改變較僵化的閱讀模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改后,高中語文這門學科的課程標準更加重視的是學生理解能力、綜合學習能力以及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在閱讀教學中,提倡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學習閱讀,提升閱讀能力?,F(xiàn)階段,雖然對學生語言閱讀能力的要求逐漸提高,但是大多數(shù)高中生卻在高考的指揮下,把時間和精力過多地放在了學習應試技巧上。因為語文科目的分值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比較大,所以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也無形中受到了“分數(shù)”的影響,在日常的教學中,過多地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反而忽略了閱讀的本質(zhì),也就不能達到新課標的要求。高考指揮棒造成了現(xiàn)代語文課堂模式僵化,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中,我們能看到的只是教師一味地在講臺上講解,而學生在下面呆板地聽,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并不高,長期下去,語文只會逐漸成為學生的弱勢學科。
所以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必須從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興趣開始,而學生學習興趣的調(diào)動可以借助創(chuàng)建適當?shù)那榫硨崿F(xiàn)。情境創(chuàng)建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作者的情感,而這種形式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很有幫助的,能夠達到提升教師教學質(zhì)量的效果。
2.改變閱讀范圍不寬廣,開展閱讀拓展訓練
高考改革后,雖然語文這門學科的地位在學生和教師的心里有所提高,但是一部分教師和學生的傳統(tǒng)觀念還沒有轉(zhuǎn)變過來,他們?nèi)耘f認為語文科目的學習不是那么重要,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思想根深蒂固。在高中語文課堂上,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學生在做英語作業(yè)或者數(shù)理化的作業(yè),課余時間就更不用說了,學生能分給語文學習的時間幾乎沒有。相反,學生會更傾向于打游戲、刷視頻,而不是看一些有益的書籍。學生要想提高閱讀能力僅僅掌握閱讀技巧是不夠的,還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積累。
3.改變閱讀效果不明顯,采取正確的閱讀方法
所謂閱讀教學模式程式化即在高中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先讓學生大致瀏覽一遍文章,再進行深入分析文章內(nèi)容,在這個過程中夾雜一些零碎知識點的講解。這樣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教師看似在課堂中將該涉及的知識點都講到了,但是學生真實的感受卻是聽得云里霧里,迷迷糊糊,根本沒有理解透課文中的細節(jié)以及重點句子,更不要說整體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了。另外,還有一部分語文教師是因為考試時不會考課文中的內(nèi)容,課文的講解只是為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因此就不會給學生深入地從整體上挖掘文章的情感,從而導致閱讀教學的程序化模式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改觀。鑒于此,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正確的、有效的閱讀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閱讀教學一直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位置,無論是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還是情感的體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面對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低效的局面,教師應該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從學生的特點與語文閱讀標準出發(fā),明確閱讀教學目標,尊重學生的閱讀體悟,深化語文閱讀內(nèi)容,優(yōu)化語文閱讀方法,重視課外閱讀積累,進而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車瑞華.淺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切入點[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19).
[2]陳玉水.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語文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黑河教育,2017(12).
[3]喬素萍.探析高中語文閱讀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徑[J].才智,2017(5).
(作者單位: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第一中學23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