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摘要:體育教學是按一定計劃和課程標準進行的有目的和有組織的教育過程。體育教學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其任務是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增強其體質,培養(yǎng)其道德、意志、品質等。它是學校體育實現(xiàn)的基本形式,是體育目標的實施途徑之一。
體育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要使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和有關知識,要善于隨時組織和調動隊伍,通過行為表現(xiàn)較多的實際活動進行道德品質和精神意志的教育,還要注意學生身體的健康和安全。
關鍵詞:體育;單元教學;實施報告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無情地把大家封閉在了家里,把大家都變成了戰(zhàn)士,這是一場全民戰(zhàn)役。我們要為打贏病毒而戰(zhàn);要為中國而戰(zhàn);要為人類的生存而戰(zhàn)。要想取得這場戰(zhàn)役的勝利:首先,我們必須需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這場戰(zhàn)役的嚴峻性,要嚴格聽從指揮,堅決執(zhí)行相關政策(在家隔離)。其次,我們在行動上一定要主動出擊。在家隔離期間,我們一定要積極行動,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為了更好地落實這兩點,我們的課程做了相應的安排。
一、課程內容的安排
1.課程中,安排了見證輝煌系列的理論課。
“中國女排奪冠升旗儀式視頻”融入團隊協(xié)作的思政教育;“孫楊200米游泳比賽奪冠視頻”,用孫楊帶傷訓練、比賽,還取得了讓人驚喜的成績,激發(fā)學生艱苦拼搏的斗志;“孫楊奪冠升旗儀式”中,頒獎升旗時,國旗意外掉落,孫楊堅決要求重來一次,并最終被采納,融入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對杰出校友案例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吃苦耐勞精神的可貴,從而注重自身吃苦耐勞的職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些內容的安排,能較好地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2.課程中,安排了各部位肢體的力量、柔韌、速度、協(xié)調性、耐力等身體素質的訓練,以及簡單的按摩手法學習。
基本的身體素質的訓練,能較好地幫助大家在居家期間保持一定的體能,促進身體健康;肩、頸、腰、背力量訓練,簡單的按摩手法的學習,能較好地緩解居家時,長期低頭使用電子產品和長時間臥床,所帶來的身體不適感。課后,根據(jù)實際情況布置相關的課后練習,保證每天的運動量。暢快淋漓的運動,能有效緩解憂慮的情緒。這一系列的安排,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
3.課程中,還安排了武術、瑜伽、健身操等運動項目。
為了避免學生鍛煉時感到枯燥無聊,我們的課程中還加入了,適合居家運動的相關的運動項目。使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喜歡的項目進行鍛煉,從而提高鍛煉的熱情。
4.課程中,還安排了運動健康大講堂系列的知識講座。
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能夠使學生較好地避開生活和運動的誤區(qū),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居家期間健康生活和科學運動,更好地保證學生居家期間的身體健康。
二、教學實施
為了更好地保證教學效果,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做了以下的工作:
1.課前,認真?zhèn)湔n。
課前認真準備課件、編輯課前注意事項、課中討論、課中測試、課后作業(yè)等,提前上傳至云課堂,并要求學生預習。課前,設計好流程表,上傳到QQ群,要求學生提前知曉并抄寫流程表,確保學生上課時能較好地跟上老師的步伐。
2.課中,時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
課中,及時引導學生參加相關課件的學習和相關討論等任務的完成。對于上課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的相關問題及時處理。
3.課后,及時批改討論,適時提醒課后鍛煉,按時批改課后作業(yè)。
三、教學效果
1.教學中采用視頻教學,用不同老師錄制的教學視頻,在任課老師的引導下,完成相關內容的學習和練習。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一起練習,一起分享練習的感受。使學生即能體會多個面孔教學的新奇感,又能時刻感受到,任課老師與他們一起感同身受的親切感。
2.練習后師生一起通過云課堂、QQ群、微信群等多種工具,進行討論、分享訓練的經驗教訓和心得體會。大家暢所欲言,溝通無處不在,實現(xiàn)了師生、生生的全面良性互動,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教學中采用啟發(fā)式教學、親子游戲、教學比賽等,有效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實效性。
4.關注教與學全過程中的信息采集,及時對教學內容,教學策略等進行優(yōu)化處理,使學生更樂于接受。
特殊情況下,特定的環(huán)境中,這種新穎的線上教學方式,深受學生喜愛。學生對所學教學內容掌握情況也非常好。
四、反思整改
(一)特色創(chuàng)新
1.教學中,選取了世界冠軍的比賽、升旗儀式視頻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更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緒。
2.教學內容的講解、示范,以視頻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方便學生課后,隨時跟隨視頻進行鞏固練習。
3.教學視頻,有的是身邊不同老師錄制,有的是國內相關專家錄制。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不同內容時,面對的是不同的老師,總能給學生新奇的感覺,有效地避免了學生的視覺疲勞。
4.訓練時,老師和學生同時跟隨視頻訓練,并跟同學們一起分享訓練的感受,增加老師的親切感。
5.討論環(huán)節(jié),使用多種教學工具,讓每個同學都能暢所欲言。實現(xiàn)了師生、生生的全面良性互動,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6.教學中,采用親子互動的形式,來鞏固所學知識,增進親子感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7.教學中,采取游戲、教學比賽等形式,活躍教學氛圍。
8.有機融入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團隊合作精神、職業(yè)精神、勞動精神,激發(fā)學生艱苦拼搏的斗志。
(二)不足之處
1.教學中,對極少數(shù)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同學的監(jiān)管,不好把控。
2.隔著屏幕交流互動,給人距離感。
(三)診改
1.給少數(shù)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同學,每人指派一名積極優(yōu)秀的同學進行幫扶行動。
2.條件成熟時適當增加線下教學,多創(chuàng)造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參考文獻
[1]李啟迪,邵偉德.體育教學基本理論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8.
[2]羅玲、溫宇、藍芬.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研究[M].民族出版社,2018,1.
[3]馮坤野.體育教學的信息化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8,9.
[4]劉晨亮.終身體育理念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內容改革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31.
[5]錢英奇. 高校體育課程內容改革的理性分析與現(xiàn)實選擇[J]. 巢湖學報,20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