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媚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廣大教師應該在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教學能力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革新教學模式,要圍繞學生主體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活動的組織設計,關鍵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知識,才能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今后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就需要結合具體情況,深入反思當前的問題,合理組織開展課堂教學。具體在課堂教學中,要樹立學生主體地位,激發(fā)語文學習興趣,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還要注重完善課堂教學評價,實踐教學證明,上述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值得吸收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問題;措施
引言
隨著當前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化以及素質教育的普及,當前國家教育部門對于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要求有了進一步提升。在以往教學理念中,語文教師通常是將知識講授作為一項重點內容,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學生自身的主觀體驗,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也無法清楚的了解到教師所講授的相關知識,對于課堂教學會產生諸多不利影響。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逐漸被新型教學方式所替代,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結合時代特征,對課堂教學策略進行創(chuàng)新,解決以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式,推動教改革取得實效。
1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問題分析
雖然,在我國教育事業(yè)快速發(fā)展的當下,小學教育水平有了進一步提升,然而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仍然無法從根本上得到有效提升。究其原因,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主要是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教學方式過于單一。這一問題的出現(xiàn),主要是由于語文教師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重視知識講授,輕視學生實踐,而灌輸式、填鴨式也成為教師主要采用的教學方式之一,小學生則是會因自身思維能力方面的因素,無法理解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點,進而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第二,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由于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缺乏與學生的溝通,使得學生往往會處于被動聽取的地位,無法按照自身主觀思維進行思考,并且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也會因年齡、心理、思維方面因素,對教學內容產生厭煩,進而出現(xiàn)學習興趣下降的這一情況,削弱了課堂教學效率[1];第三,教學評價不合理,過于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缺少正面鼓勵評價,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
2.1樹立學生主體地位,激發(fā)語文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教學目標,就需要改變落后的教學理念,樹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對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需求要充分的了解,圍繞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注重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習參與度,引導他們從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訉W習探究,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2]。例如,在《掌聲》的教學中,這篇課文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學生在平時的課堂學習中,也會收到來自老師和同學的各種評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身實際,說一說自己在受到贊賞時的心理感受,以及之后所產生的變化,再與課文中英子的故事進行對比,這樣學生一定會很有興趣的參與到學習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2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小學生的年齡還很小,在對一些知識和課文進行理解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各種阻礙,對于抽象化的文字還不能深入的理解,從而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于這樣的現(xiàn)實情況,小學語文教師就要注重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上的革新,引導學生能夠對學習內容產生直觀形象化的認識,加深理解認知,獲得深刻的感受[3]。情境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技術又具有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的優(yōu)勢,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多媒體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置身于其中,在強烈的感官刺激下,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學習理解的難度大大的降低了,提高了認知理解水平。例如在課文《圓明園的毀滅》的閱讀教學中,在認識理解這篇課文的時候,由于距離現(xiàn)在的年代較遠,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歷史知識,所以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八國聯(lián)軍侵華和火燒圓明園的影視資料,學生們會認真的觀看,在了解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的同時,也激發(fā)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這樣的課堂教學就會獲得更高的效率。
2.3完善課堂教學評價,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堂評價,主要是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的評價活動,其評價范圍通常是包含教與學這兩個方面,在課堂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課堂中教師通過利用課堂評價語對學生的各種學習行為進行正面、積極的評價,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同時還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可以得到有效提升[4]。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今后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可以結合課堂教學情況,選擇恰當?shù)恼n堂評價語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實現(xiàn)課堂評價語多樣化,改變單一評價方式,讓學生通過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學生自評的方式,全方位開展課堂教學評價工作,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接觸、了解世界的重要基礎性課程,對于學生認知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進一步提升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然而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今后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結合具體情況,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進行深入探究,革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進行,使得課堂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質量在今后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丁曉平.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小作家選刊,2019(2):70.
[2]王心倫.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J].數(shù)碼設計(下),2018(1):49-50.
[3]蔡志鵬.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黑河教育,2019(12):63-64.
[4]張家麗.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語文課內外,2018(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