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沁軒
江寧織造博物館沒有我想象中那么大,但玲瓏精致,內(nèi)容豐富。
從地鐵2號線大行宮站2號口出來,沿臺階上行到地面即可看到南門。
進門后,我們先去了它的地下建筑部分。“游絲軟系飄春謝,落絮輕沾撲繡簾……”剛進入紅樓夢文學(xué)史料館,一陣悠揚的歌聲融合著輾轉(zhuǎn)撩撥的箏聲、弦聲回蕩在織造府偌大的展廳里,眼前宛然浮現(xiàn)著一個嬌柔的女子,只手撩起,輕輕撥弄著一條條垂下的珠簾,半身倚在門框旁,面帶憂郁地望著柳絮上下舞動……
從紅樓夢文學(xué)史料館出來,我們進入江寧織造府展廳。沿著“回”字形的展覽柜一一欣賞,這里陳列著許多古色古香的“寶物”:一宗宗朝廷的批文,不茍的筆畫中飽含著嚴肅與深沉;一件件印花的瓷器,光澤潤透中展現(xiàn)工匠智慧與精神;一段段炫彩的云錦,針針線線中繡出時代的榮華與富貴。
出展廳乘電梯至地面,左手邊便是“萱瑞堂”,因老師課堂上講過此名的來歷,我圍著這座古色古香的高大房子細看了好久:它坐北朝南,門外是鏤空的雕花裝飾,類似于古人床前的帷帳,增添了美感和莊嚴感;正門兩邊都用鑲嵌著玻璃的博古架作墻壁,便于參觀者瀏覽室內(nèi)陳設(shè),又增加了景致的層次感,這個設(shè)計獨具匠心。萱瑞堂的正面裝飾以黃色為主,其他三面均為朱紅色,整座建筑雍容華貴,有皇家恩寵的富貴之象。
從萱瑞堂前的西池繼續(xù)往南走,是“曹府戲苑”—— 一座相對獨立的院落。整個戲苑有回廊圍繞,以篁竹和花木區(qū)隔,相對獨立又渾然一體。最南端是木戲臺。站在戲苑的雕花門旁往南看去,似能尋得《紅樓夢》中當年戲臺上下的熱鬧和快樂。
轉(zhuǎn)過身,左前方是層層疊疊的假山,最高處便是著名的“楝亭”,六角飛檐,小巧精致。這里是當年曹家文人雅士聚會的場所,是用曹雪芹祖父之號命名的。我和小熠爬上假山,進入楝亭,俯瞰整個織造府的地面建筑,別有觀感。
從東門走出織造府博物館,大街上車水馬龍,我們恍若從歷史中穿越而出。下一站,我們要穿越到六朝博物館。
教 師 點 評
江寧織造博物館是一處內(nèi)涵豐富、文化元素頗多的清代園林式建筑,共有四座門。作者選擇從南門進入,由地下建筑到地上建筑的參觀順序,由于恰當?shù)厥褂昧朔轿辉~,所以盡管地上建筑繁復(fù),仍然描述得清晰而有序。地下建筑部分重點描述了紅樓夢館和織造府展廳這兩處最有代表性的館舍,將讀者帶入濃郁的紅樓文化之中。這篇參觀記語言生動形象,對歷史文化和建筑文化都有細膩的感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