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什么樣的課是一堂好課?那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中快樂地學習,使課堂有活力,有魅力!只有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思考中進步,讓數(shù)學走進生活,為生活服務,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的魅力。
【關鍵詞】興趣與快樂;快樂中學習;學習主人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1-0070-02
Talking about How to Let Children Study Happily in Class
(The First Experimental School of Meilie District, Sanming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GAO Xiaowen
【Abstract】What kind of class is a good class? That is to let students study happily in the classroom and make the classroom energetic and attractive! Only by letting students learn in happiness, making progress in thinking, letting mathematics come into life, and serving life, can we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make students feel the charm of mathematics.
【Keywords】Interest and happiness; Learning while happily; Learning master
什么樣的課是一堂好課?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中快樂地學習?本文將就這兩個方面進行深入討論。
一、興趣與快樂,是開啟智慧的大門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笨鬃拥倪@句話為我們揭示了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比如,在《圓的認識》這節(jié)課中,教師可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摸一摸圓的邊,想象一下一個圓的形狀。提出問題: 學生,你們在哪里見過圓呢?學生會舉例瓶蓋、井蓋、水桶等。在初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后,教師可以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在紙上畫一個圓,引導學生借助三角尺的圓孔、茶杯蓋等物體。這過程中,教師要仔細向學生講解圓的特點,讓他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圓的特性。
二、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一堂課是否有效,要看學生是否快樂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作為一門理科學科,更應大膽嘗試放手,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感受學習的樂趣,得到了教師和同伴肯定的同時,激發(fā)了學習的熱情,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成功感。
(一)問答式學習課堂轉向小組合作學習
課堂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給學生展示的機會。而問答式的課堂,教師通常“照本宣科”,久而久之,有的學生就失去了回答問題的興趣。因此,筆者將問答式的學習課堂轉向了小組合作的學習中,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進來,在小組交流中快樂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產(chǎn)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例如,在《圓的面積》這堂課中,先讓學生分組進行操作,小組長負責分工組員的任務,并在學習當中做好記錄。在小組交流中,學生各抒己見,展現(xiàn)自我,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合作中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在合作學習中,筆者引導學生將圓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進行研究。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用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出圓的面積,讓學生親身感受轉化的過程,把圓平均分成16份、32份……在這過程中努力拼成長方形(圓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長方形)。這時學生觀察到,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的周長和半徑有什么關系(圓的半徑等于長方形的寬,圓的周長的一半相當于長方形的長),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和圓的面積有什么關系(形狀不同,面積相等)。學生真實地感受到了化曲為直,發(fā)現(xiàn)拼成的長方形與之前圓的聯(lián)系之后,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二)讓學生敢于大膽地提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提出的問題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認識周圍的東西就愈多,在學習學校中越聰明,記憶力愈敏銳?!痹谖覀兊恼n堂中,很多學生不善于提問題,只等著教師的講解。因此,讓學生大膽地提問題是我們教學中的一個要十分注重的方面。例如《比例的應用》教學,例題:這是某種清潔劑濃縮液的稀釋瓶,瓶子上面標明的比例表示濃縮液和水的體積之比。按照這樣的比例可以配置出不同濃度的稀釋液。如果按1:4的比例配制了一瓶500毫升的稀釋液,其中濃縮液和水的體積分別是多少?在學生獲取信息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濃縮液和水的體積比是1:4是什么意思?”“我們可以先求什么呢?(把比看作份數(shù)之比,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再求什么呢?(再求幾份是多少)”,“那么還有其他方法嗎?(先算出濃縮液和水分別占總量的幾分之幾,把問題轉化)”,這樣一個個問題的出現(xiàn),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探索能力,幫助學生積累了數(shù)學活動的經(jīng)驗,學生再次遇到此類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了,以此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精心設計課堂練習,鞏固提高教學效果
學數(shù)學的最終目的是用數(shù)學,既要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無窮無盡,又要讓學生盡情享受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在數(shù)學課的后半段,應該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比如在《分數(shù)、小數(shù)、百分數(shù)互化》中,把[23],0.66,66.7% 這三個數(shù)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問:你們是用什么樣的方法排序的呢?學生就能在學習分數(shù)、小數(shù)、百分數(shù)互化中靈活運用,把三個數(shù)統(tǒng)一為一種形式(把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更容易比較),再比較大小,學以致用,掌握了分數(shù)、小數(shù)、百分數(shù)的互化的方法。
三、讓學生在課堂中快樂地學習,體會數(shù)學課堂的魅力
(一)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貼近生活
恩格斯說:“數(shù)學是研究現(xiàn)實生活中數(shù)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數(shù)學?!笨梢?,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例如,在解決《實際問題與方程》中,六(1)班和六(2)班的籃球比賽中,六(1)班全場得了42分。其中下半場得分只有上半場的一半,上半場和下半場各得多少分?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從學生身邊熟悉的籃球入手,讓他們各抒己見,從問題的信息中找出等量關系,弄清解題思路,并驗證是否正確。既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又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能力,同時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深刻感受到了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
(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核心
無論課堂怎么變,學生都是課堂的核心。走進學生的心里,是數(shù)學課堂的魅力所在。在學習《角的度量》中,學生用量角器的使用掌握得不夠正確時,教師指導學生正確方法,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錯誤并及時溝通,找出問題的所在。在量角的過程中,讓學生與自己心靈上的交流,把教師當作真正的朋友,讓學生享受到幸??鞓返慕逃睢?/p>
(三)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
“施之教,貴在得法?!苯虒W方法的得當運用,將直接影響課堂的效率。特別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或少)百分之幾 ”百分數(shù)應用題 ,例題是:我們原計劃造林12公頃,實際造林14公頃,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了幾分之幾?讓學生根據(jù)情境圖畫線段圖表示數(shù)量,根據(jù)線段圖說一說,你是怎么理解的,從而得出了兩種方法:(14-12)÷12≈16.7%或14÷12-100%≈16.7%。方法一是實際造林與計劃造林的差量除以單位“1”的量,方法二是先求實際造林是原計劃的百分之幾,再減去100% ,就是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的量。在此基礎上,筆者把問題改為“原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了百分之幾 ?”應該怎么解答呢?讓學生明確單位“1”變化了,解答也發(fā)生變化了,在這樣的遷移中,讓學生理解條件和問題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讓學生展開思維,主動遷移類推,找出解題思路。
四、結語
作為教育工作者,要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思考中進步,讓數(shù)學走進生活,為生活服務,多給學生展示的機會,以使學生學習效率倍增,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朱永新.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陳麗.讓學生在數(shù)學的課堂上快樂主動地學習[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7).
作者簡介:高小文(1979.11-),女,漢族,福建大田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