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標志著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zhàn)告捷。今年,我國將首先發(fā)射空間站核心艙,隨后發(fā)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計劃搭載3名航天員執(zhí)行中國空間站的初期搭建相關任務。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接續(xù)奮斗,用不到30年的時間跨越了發(fā)達國家半個世紀的發(fā)展歷程。新一代載人飛船不僅可以支撐我國空間站建設,還能勝任載人登月等更遙遠深空的探測重任。
1999年11月20日, 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一號成功發(fā)射。圖片|央廣網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號飛船成功著陸,航天員楊利偉自主出艙,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獨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
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號飛船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順利出艙,完成了“多人多天”航天飛行的任務。圖片|新華社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發(fā)射升空。27 日,航天員翟志剛完成中國人第一次太空行走。圖片|新華社
2012年6月29日, 神舟九號飛船完成繞地飛行和太空對接任務后順利返回地球。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出艙。圖片|新華社
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此次飛行時間長達33天, 是中國持續(xù)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圖片|新華社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陳冬在太空進食。圖片|央廣網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圖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