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圓圓
開封市兒童醫(yī)院,河南 開封 475000
小兒扁桃體腺樣體肥大(pediatric adenoidal hypertrophy)是小兒常見和多發(fā)病癥,患兒臨床可表現為打鼾、憋氣、張口呼吸和咳嗽等癥狀[1]。受腺樣體部位的隱秘性影響,患處局部給藥困難,故手術治療為最常使用的方法[2]。低溫等離子(low temperature plasma)是利用低溫(40~70℃左右)的等離子射頻能量來實現對患者病變組織的切除,更能減輕手術環(huán)節(jié)對患兒造成的組織損傷等痛苦,更能降低康復周期,且被證實安全、有效。本研究對此法治療小兒扁桃體腺樣體肥大病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討。
選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以來開封市兒童醫(yī)院收治的86例扁桃體腺樣體肥大患兒,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3例。其中對照組年齡1~11歲;實驗組年齡2~11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經SPSS21.0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納入標準:年齡1~11歲;患兒張口呼吸,可見“腺樣體面容”;口咽檢查,硬腭高而窄,常伴有腭扁桃體肥大;前鼻鏡檢查、纖維鼻咽鏡檢查、觸診可在鼻咽頂及后壁捫及柔軟塊狀物;X線鼻咽側位拍片確診。排除標準:腺樣體的急性炎癥患兒。
分別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前者給予藥物治療,后者聯合低溫等離子治療,臨床比對和統計兩組臨床療效。藥物治療:噴鼻藥物、抗過敏藥物、抗生素、粘膜促排劑、免疫功能調節(jié)藥物等。低溫等離子治療: 1)囑患者仰臥位,頸部稍墊高,顯露手術區(qū)域;2)頸部放置定位線纜,固定妥;3)CT定位;4)標識標記點;5)術區(qū)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孔巾;6)1%利多卡因局麻;7)穿刺針穿刺;8)CT下確定穿刺針位置妥;9)拔出穿刺針芯,穿刺套筒內注入0.5~1 ml生理鹽水;10)生理鹽水中測試頸椎等離子刀頭妥,植入刀頭;11)逆時針旋轉鎖定刀頭;12)低溫等離子汽化消融、熱凝皺縮髓核成形;13)術畢,拔出刀頭及穿刺套筒;14)創(chuàng)口敷貼,術后頸托保護2~4周[4]。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臨床療效對比結果分別為95.35%、79.07%(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實驗組的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OSA-18量表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預后相關評估指標結果
近年來,低溫等離子治療在技術應用領域,對諸如打鼾、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慢性扁桃體炎、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等多種疾病的治療效果明顯[5-6]。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臨床效果更好,疼痛VAS評分更低,OSA-18量表評分更高(P<0.05)。且文獻資料進一步佐證,腺樣體低溫等離子消融術+雙側扁桃體低溫等離子切除術后,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疼痛、創(chuàng)面假膜生成及脫落情況、再出血等治療有效率、QSQ評分、ESS評分上差異更明顯(P<0.05);安全性更高[7-10]。相關研究認為,低溫等離子物理治療技術作為第四代新方法,通過局部麻醉,10~15分鐘快速于門診完成手術,且術后無出血、疼痛、水腫等情況發(fā)生,無需住院,無礙正常飲食[11-12]。在扁桃體腺樣體肥大患兒的治療中以其微創(chuàng)、無放射性損害、非侵入性治療的特點,減少了反復用藥和反復發(fā)作痛苦[13]。其主要治療機制為通過氯化鈉溶液、細胞液電解質等導電介質,在雙極或多極形成電壓差,電極周圍形成一個高度聚集的等離子體區(qū)[14]。等離子體區(qū)中的各離子以其粉碎組織內的有機分子分子鏈特征,在表面組織溫度40~70℃下,實現組織定點消融等的治療效果;由此,該治療方法以其突破傳統療法的特殊應用效果,成為治療扁桃體腺樣體肥大患兒的重點推薦技術[15]。在臨床使用和手術操作中,低溫等離子具有通過刀頭消融、切割病變組織的微創(chuàng)效果,術后疼痛少、恢復快、住院時間短。
綜上所述,低溫等離子治療小兒扁桃體腺樣體肥大的臨床療效確切,能明顯改善患兒預后,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