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宏
孔子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边@里所說的“文”,是指文采、文飾,但絕不是空洞無物式的華麗辭藻。確切地說,是用接地氣的語言,描繪出作者心中景、眼中人、筆下事,語言靈動飛揚,富于想象。
對于作家而言,語言是最重要的第一關。語言不好,你的故事再離奇,景色再綺麗,也無法讀下去。
記得有位老作家說,一個小說家提筆創(chuàng)作小說的時候,至少要有十年寫散文的語言訓練。我的作家朋友胡子宏說,要想當一個好作家,必須發(fā)表一百篇“小豆腐塊”,語言才能臻于完美。從我發(fā)表第一篇文章到現在,一晃已過數十年。早在十年前,對于寫作,我就提出了“一尺深的熱愛”,意思是檢驗一個人是不是真的熱愛寫作,就看他能不能寫出一尺厚的廢稿來,而這正是錘煉語言這項基本功的過程。坐十年的冷板凳,只為寫出驚人語來。
對作家而言,言要有文;對中學生來說,也是如此。寫考試作文,若言之無文,很容易得低分。寫作最忌學生腔。語言平淡、空洞無物、千人一面的習作讀來讓人昏昏欲睡,這樣的作文不得低分才怪。只有那些語言清麗、行文流暢、個性飛揚的作文,才會使老師眼睛為之一亮,自然就能拿到高分,甚至是滿分。
那么,如何讓作文的語言美起來呢?
首先是要多讀,汲取前人語言營養(yǎng)。
經典作品,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語言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huán)?!都t樓夢》的語言美,近乎中國語言文字的集大成者,是中學生學習、揣摩語言的范本。大家不妨讀一讀,甚至可以多讀幾遍。我寫“江南”系列散文,大抵都是汲取前人語言智慧,然后自成一體,描摹自己心中的江南。
截至目前,數十篇“江南”系列散文均已公開發(fā)表了。打頭陣的《江南瓦》,首發(fā)于頗有影響的刊物《散文》雜志。其中,《江南瓦》《江南池塘》《江南柳》等在發(fā)表的當年便被選入中考語文試卷?!蹲x者·鄉(xiāng)土人文版》先后轉載多篇“江南”系列散文。蕪湖市某校一語文教師在博客中給我發(fā)消息,表達了她對“江南”系列散文的喜歡。朋友孩子的老師要求背誦一段關于春天的段落,孩子首先想到了我的《江南春》,他在班上背誦出來后,得到了老師的夸獎。
其次,要深入生活,富于想象。
“萬事開頭難?!痹缭?015年正月,我就在本子上寫下題目“江南橋”,但很長時間都沒能動筆,只因找不到一句合適的開頭。
兩年后的清明節(jié),我的恩師饒懷中先生背著攝影器材從撫州東鄉(xiāng)趕到我的家鄉(xiāng)陳坊村,在我的陪同下,冒著如絲飄飛的春雨拍攝古橋。就在饒先生俯仰側趴取景的過程中,我的腦海里突然迸出一句:“如果說江南盈盈的水流是麗人柔荑般的手指,那么,河上橋便是一枚光燦燦的定情戒?!被氐郊依?,坐在西窗下,我將腦中所想寫在了本子上。這就是本文開篇的首句。這一句的得來,全憑對江南古橋的仔細觀察和合理想象。這樣,文思自然泉涌,文采不請自來。
最后,在寫作過程中,要合理選用生動、形象、有趣的字句,巧妙運用多種修辭手法。
《江南橋》一文大量運用比喻、排比、對比、引用等修辭手法,鮮活靈動的句子、有趣而有靈魂的段落助力文采的形成,讓讀者愿意讀下去,給予讀者美的享受。
文美勝三分。作文有文采,考試拿高分。只要用心讀、專心寫,發(fā)揮想象,運用好修辭手法,你的語言一定會美起來的。愿《初中生之友》的讀者朋友們書寫人生篇章,文筆絕妙,文采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