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依玲
世界上最長的動物是什么?你可能會說是藍鯨,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體長最長可達30余米。也有人說是章魚,因為它的腳很長,據(jù)估計,該章魚的腕足張開可達61米。
不過,不管是藍鯨還是章魚,其體長與剛剛發(fā)現(xiàn)的一個生物的體長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不久前,科學家們在西澳大利亞寧格羅海底峽谷發(fā)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管水母,其身長可能超過了100米!
這個管水母像一根細長的繩子,從里到外繞成了多個同心的圓環(huán)狀。該管水母最外環(huán)的直徑為15米,因此單單最外面的那一圈的長度就達到了47米。經(jīng)過專家估計,該管水母的總長度可能達到110米。
那么,管水母究竟為何物,為什么能長得那么長?
其實,我們很難將該管水母稱之為“一只”管水母。雖然管水母的所有孢子(細胞有絲分裂或減數(shù)分裂的產(chǎn)物,是一種能直接或間接發(fā)育成新個體的生殖細胞)最初都是起源于同一個受精卵,但這些孢子又都是獨立的個體。從某種程度上看,管水母其實是一個生物群體,但它又和一般的生物群體不一樣——一般的生物群體里的每個成員都是完全一樣的,具有相同的技能和生存習性,只是社會地位可能有所不同。管水母的各個孢子則進行了分工,各自獲得了特有的能力,像人體的各種分工合作的組織和器官,例如有一些游動孢子(孢子分為游動孢子和不動孢子)會演變成“泳鐘”狀,它們規(guī)則地排列在管水母頂端,靠著肌肉節(jié)律收縮推動管水母進行移動,但這些游動孢子只能執(zhí)行這種單一功能;而另一些具備捕食功能的游動孢子,則會演變出細長的觸手,負責捕捉食物并送進管水母體內(nèi),交由另一類的虹吸管個體來進行營養(yǎng)攝取。
那管水母是如何捕獵的呢?和一般的水母一樣,管水母也有著遍布全身的帶刺觸角,這些觸角是有毒的。管水母能夠發(fā)出紅光吸引甲殼類和魚類,等到獵物到來的時候,它通過在水中晃動的帶刺觸角,將獵物麻痹。然后觸角上的收縮細胞會將獵物帶到體內(nèi)負責消化的水螅體。這些水螅體會包圍食物,分泌出可以分解各種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酶來消化食物,完成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