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振東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過程中,信息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新課程教學改革帶來很多新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通過應用信息技術能夠實現(xiàn)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在極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課程教學成效的提升。尤其是在新課改目標下,如果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便無法滿足新的教育需求。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原則,利用信息技術整合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案,以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現(xiàn)代信息技術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革,新課改下的物理教育教學已經(jīng)有了新的方法,就是把現(xiàn)代信息科技融入物理教學中,讓物理課堂更加豐富有趣,讓教師的教學內容更加多樣,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更加專注,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能力發(fā)展[1]。由此可見,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對物理教學是十分重要的,教師也要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把信息技術手段合理應用到物理教學中,改革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物理教學的意義
在以往的物理課程中,教學模式就是教師講解,學生被動聽,課上使用的教具基本就是課本和基礎課堂用具,教師很少會進行實驗演示,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的機會更少,枯燥的物理課堂導致學生對繁雜的物理知識很難理解和掌握,自然也談不上對物理的學習興趣,結果就是學生的物理知識掌握程度差,學習能力一般。而隨著教育改革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也被更多的人認可,逐漸被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使初中物理課堂變得更加有趣,課堂探究活動也在增加,同時增強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更加了解物理。同時,信息技術進入課堂,對教師的要求也在提高,教師要緊跟潮流,將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和新的科技手段相結合,讓自己的教學方式更加符合學生的發(fā)展,讓自己的課堂教學成果最大化。新內容進入物理課堂,可以更好地促進物理教學的改革,對物理教學的發(fā)展也有積極影響[2]。
二、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運用信息技術營造教學氛圍,提高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初中物理課程中,教師會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傳授理論知識,學生對課本與老師的依賴程度特別高,不僅影響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而且不利于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則可以很好地解決以上問題,其優(yōu)勢就在于具備圖、文、聲、影等多項功能,為師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選擇,讓物理課堂更具趣味性與科技感,讓學生在直觀的教學情境中高效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在“浮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一段“阿基米德原理”的動畫視頻,讓學生通過生動、有趣的動畫形象來直觀理解抽象化的物理知識。當動畫播放完畢后,學生已經(jīng)能夠初步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具體情況,而后教育者可以繼續(xù)向學生展示與物體沉浮有關的圖片,讓他們結合之前的動畫內容來進一步理解浮力一課中的物理規(guī)律,并為接下來的實驗活動打好基礎,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調動起來[3]。
(二)通過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課程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提高實踐操作能力
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PPT教學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在課程教學中借助演示文稿將課堂打造成具有一定教學情境的課堂,以促進學生從更多角度了解系統(tǒng)性的物理知識,使課程內容更加豐富,不斷鞏固物理思維的形成和發(fā)展。例如,在實驗課程教學中,通過PPT能夠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根據(jù)課堂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實驗課程,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實踐能力。同時,還可以通過教學短片等方式,最大程度營造實驗的場景,給學生的實踐活動帶來獨特的體驗,營造真實感。并為學生的實踐提供豐富的參考素材,不斷拓寬學生思考的方向和角度,使課堂教學規(guī)范化和正規(guī)化。
例如,在初中物理“物態(tài)變化”的課程教學中,如果僅對課本知識進行梳理,則難以對知識點進行有效的理解。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其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抓住重點知識,為學生推薦其他輔助學習的素材,促進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習效果。
(三)充分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指導學生在課后展開自主學習
為有效應用課堂教學以外的時間加強學習,教師還可充分借助信息技術構建翻轉課堂,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與探索。例如,針對預習、復習、拓展以及重難點的講解,可以錄制相應的微課視頻,通過遠程教學的模式,加強學生課后的自主學習引導,實現(xiàn)重點知識的鞏固和相關知識的拓展,不斷打開學生的思維,增長見識,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此模式中,還可以通過交互功能增強與學生的溝通,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既有助于對課程的預習鞏固,又可以實現(xiàn)復習和拓展。
例如,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教學中,許多學生對本章節(jié)中的鏡面反射、漫反射沒有完全掌握,為此,可針對這一教學重點錄制微課視頻,對知識點進行集中講解,并引入一定的生活案例,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習效果。
(四)運用信息技術再現(xiàn)物理史事,豐富知識內涵
物理知識來源于日常生活,但教材中的內容比較有限,而課程內容的編排選擇,有一個核心要素是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通過以點及面的方式來進一步擴大物理知識的輻射范圍,幫助學生構建豐富的知識體系。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向學生介紹一些有趣的物理故事,帶領學生“穿越時空”,讓他們可以從不同的視角來看待并理解不同的物理現(xiàn)象。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可以很好地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學習方法和教育手段,課堂更加豐富有趣,課程內容也更加多樣化,既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又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對于初中物理教學而言,信息技術給教學帶來了更多樣化的方式,優(yōu)化了教師的教學手段,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了教學成果和教學效率,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丁建國.淺議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考試周刊,2019(97):145-146.
[2]姜愛燕,劉紅梅.合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課堂[J].科幻畫報,2019(11):90.
[3]侍明虎.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整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175-176.804EE072-63DF-401A-9AC9-B45C75A038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