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銘
【摘要】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讓作文教學更有成效,是所有語文教師應該思考和探討的問題。我在摸索中發(fā)現(xiàn):運用小組合作方式,能使作文教學的課堂大放異彩。
【關鍵詞】作文教學;審題;素材;小組合作
作文教學課堂上的感受怎么樣?老師:難!學生:怕!可是,葉圣陶老先生說運用語言文字是現(xiàn)代公民所必須具有的一種生活的能力?!墩Z文課程標準》里也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重要內容,寫作是語文學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再難再怕,也要教,也要寫!
我以前用習作教學“四部曲”(審題——說構思——聽范文——動筆寫),結果學生寫的文章往往與范文大同小異,千篇一律。我教過一個班,總共48個學生,在一次習作中有33人寫了“媽媽在放學時給我送傘”;有的學生明明連鄉(xiāng)鎮(zhèn)都沒走出過,卻寫道:上周星期六,爸爸帶我去北京西郊的香山公園欣賞秋天里的楓葉......這些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并且抵制抄襲行為”相悖的。
這兩年,我開始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教材,對作文課堂進行大膽的設計,嘗試打破常規(guī),采用不一樣的教學方法。我在摸索中發(fā)現(xiàn):運用小組合作方式,能使作文教學的課堂大放異彩。
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fā)興趣,拓寬作文思維,能使學生善于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溝通和分享。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呢?
一、討論命題,審清題意
命題是作文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審清題意是實施寫作的首要環(huán)節(jié),這直接影響習作水平。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____________,我想對您說》,習作要求是“把你想對他們說的話寫成一封信,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自己的心里話,讓他們了解你的想法,體會到你的感情”。按常規(guī)模式是這樣的:
師:你想對誰說心里話,說些什么?
生:我想對媽媽說感謝的話。
師:來,說說看!
生:媽媽,感謝您對我的愛......
師:媽媽為你做的什么事情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媽媽給我送傘接我放學回家的事情。
......
提問了幾個學生,有的說感謝同學考試時折斷新的尺子給自己用(作文書上的例文),有的說感謝奶奶冒雨送傘……
顯然,這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方便了教師指導,卻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個性的展示。故此,提問幾位同學之后,我改變了策略:讓他們在小組里面討論“對誰說,說什么,為什么說這些話......”將自己對題目的理解說給同學聽,說實話,說真心話,而不要被別人帶偏,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然后小組里推薦個別同學在班上發(fā)言;最后根據(jù)作文訓練目標“寫一封信,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溫習書信格式,指導他們以書信的方式向父母、朋友或為社會作出貢獻的人傾訴自己的內心想法,讓學生通過手中的筆來傾吐心聲。
課程標準里5~6年級的習作課程目標與內容第一點就是“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如果在審題教學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xiàn)個體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加討論、賞析、鑒別,通過相互的交流,切磋琢磨,取長補短,集思廣益,確定命題,就能更準確地把握題意,打開思路,有效地擦出思想的火花。
二、積累素材,資源共享
作文來自于生活。每個學生的生活各自各精彩,就看誰更擅長于提煉自己所積累的素材,把生活片段變成文字呈現(xiàn)出來。
寫作題材的獲取,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親身體驗而直接獲得,也可以是聽說的,還可以從網(wǎng)絡、電視、報刊雜志等方面間接獲取,只有這樣多層次、多方位地獲取生活信息,才能有效地積累寫作題材。比如有些勤快的同學學做某項家務體驗生活,然后寫出優(yōu)秀的作品;有些同學把電視上看到的寫進自己的作文……
如在“遨游漢字王國”這個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學生用電視廣告“今年過節(jié)不送禮,送禮就送腦白金”來說明對漢字文化的錯誤使用。事后他說這材料是從電視廣告里獲取的。我因勢利導,鼓勵同學們拓寬思路,積累寫作題材。然后不定期組織小組討論,讓他們把收集到的題材拿出來交流,以拓展大家的視野。
作文就是“我手寫我心”,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很多農村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不高,或者無話可說,或者沒能把方言描述整合成規(guī)范的語言文字,導致寫作陷入窘迫之中。這時,小組合作方法來解困,同一小組的同學圍坐在一起,逐個交流自己的思路,分享積累的題材,耐心地傾聽,彼此提出見解和建議,讓學生在小組里無拘無束,主動參與,互相啟發(fā),互相借鑒,互相提高作文水平。
在《____________即景》這個習作訓練中,我先布置學生走出家門隨手拍幾處自然景色,再從中選取自己最滿意的一張照片配上一段話來介紹,然后在小組里分享圖、文,組員之間根據(jù)“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景物”、“注意寫出景物的動態(tài)變化,使畫面更加鮮活”等要求進行交流。一節(jié)課下來,原來說“沒去過旅游,沒發(fā)現(xiàn)哪里有風景”的學生都躍躍欲試,有的說:“你家門前的小河竟然那么美!我天天從那里經(jīng)過都沒發(fā)現(xiàn)!”有的說:“我家后面的小樹林可是我家的后花園呢”……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小組合作的力量是極大的,我們老師要善于引導。
三、互批互改,交流評議
批改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毙〗M合作,以合作講評的方式,讓學生全員參加,使他們成為講評的主人,能更有效地檢查、反饋作文課堂教學的效果,提升學生個體的鑒賞與寫作能力。
批改可從四個方面進行:首先,理清思路,逐字逐句分析寫作的范圍,選擇一些有代表性問題的文章,有針對性地進行師生同改。其次,學生修改自己的文章。再次,學生互換批改。經(jīng)過自己的批改,作文還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就可以讓學生互相交換批改。最后,集體賞讀交流合評,教師抽查評估,與同學分享優(yōu)秀的習作。
小組合作學習,是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模式。學生在小組內具有平等參與的機會,從讀題審題,到選材寫作,再到批改評議,都能居于主動的地位,基礎較好的同學能審視、歸納,揚長避短,稍微落后的同學可以得到點撥,受到啟發(fā),這樣達到共同提高寫作能力的目標。
【本文系信宜市教育科學研究項目重點課題“運用小組合作方式,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xjy2020023zd)】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13-31
[2]薛法根.走向有效的作文教學[C].余文森.可以這樣教作文.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