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繼庭,孔寧忠,馮麗娜,蘇嗣杰,楊紫江
(大理州林業(yè)和草原科學研究所,云南 大理 671000)
羊肚菌是一種珍貴的食藥用菌,有增強免疫力、促消化、益腸胃等功效。大理州林下羊肚菌栽培已初具規(guī)模,并總結出一套核桃林下栽培羊肚菌技術[1]。近年來,在大理州林科所的帶動下,輻射帶動示范區(qū)周邊種植羊肚菌50余畝,于2018年底種植,2019年初采收。大理地區(qū)羊肚菌栽培品種以六妹為主,六妹羊肚菌在大理地區(qū)有著極強的適應性,其子實體味道鮮美,肉質肥厚,菌蓋/菌柄比值佳,是大理州羊肚菌栽培示范推廣的主要品種。對大理州大理市、賓川縣、云龍縣栽培的六妹羊肚菌進行了營養(yǎng)成分分析和比較,以期為六妹羊肚菌在大理州的推廣與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大理市海拔2100 m,年平均氣溫15.1 ℃,年平均降水量1078.9 mm。土壤為黑色壤土,pH值為6.5。
賓川縣鐘英鄉(xiāng)海拔2077 m,年平均氣溫16 ℃,年平均降水量560 mm。土壤為紅壤,pH值為6.5。
云龍縣寶豐鄉(xiāng)海拔1900 m,年平均溫度16 ℃,年平均降水量686.3 mm左右,土壤為紅壤,pH值為6。
采自大理市、賓川縣、云龍縣的六妹1號。
分析天平,干燥箱,紫外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氨基酸自動分析儀等。
1.4.1 水分含量的測定。按GB/T 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測定標準測定羊肚菌干品中水分含量。
1.4.2 粗蛋白含量的測定。按GB/T 5009.5-2016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標準測定子實體中蛋白質的含量。
1.4.3 粗脂肪含量的測定。按GB/T 5009.6-2016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測定標準測定子實體中粗脂肪含量。
1.4.4 粗纖維含量的測定。按GB/T 5009.10-2003食用菌粗纖維含量測定方法標準測定子實體中粗纖維含量。
1.4.5 灰分含量的測定。按GB/T 5009.4-2016食品中灰分的測定標準測定子實體中灰分含量。
1.4.6 礦質元素含量的測。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和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法測定子實體中礦質元素的含量。
1.4.7 脂肪酸含量的測定。按GB/T 5009.168-2016食品中脂肪酸的測定標準測定子實體中脂肪酸的含量。
1.4.8 氨基酸含量的測定。按GB/T 5009.124-2016食品中氨基酸的測定標準測定子實體中氨基酸的含量。
2.1不同產(chǎn)地六妹羊肚菌主要營養(yǎng)成分含量比較
表1 不同產(chǎn)地六妹1號羊肚菌主要營養(yǎng)成分分析(%)
由表1可知,大理州不同產(chǎn)地的六妹1號羊肚菌主要營養(yǎng)成分有差別但差別不大,六妹1號含豐富的蛋白質,樣品中蛋白質平均值是羊肚菌全國平均值的1.28倍,賓川縣種植的羊肚菌蛋白質含量最低,其蛋白質含量是全國平均值的1.19倍,三份樣品中粗纖維含量14.27~17.16 g/100 g,平均值為15.5%,是全國平均值的1.2倍,灰分含量略低于全國平均值,粗脂肪含量低于全國平均值。
食用菌含有豐富的礦質元素,羊肚菌含有多種礦質元素,本文檢測并分析了9種礦質元素,見表2。
表2 不同產(chǎn)地六妹1號羊肚菌礦質元素含量比較 mg·kg-1
由表2可知,3份樣品的常量元素除鈣含量差異較大外,其余4種差別不大,鈣含量以大理市最高1430 mg/kg,云龍縣最低僅為673 mg/kg;微量元素除鐵的含量差異較大外,其余3種差異不大,鐵元素則以云龍縣含量最高254 mg/kg,大理市最低114 mg/kg。與羊肚菌成分全國含量平均值相比,鉀、磷、鈣高于全國平均值,鐵、錳、銅低于全國平均值,鈉、鎂、鋅與全國平均值差異不大。這可能與羊肚菌品種、栽培環(huán)境和檢測方法等因素有關。
表3 不同產(chǎn)地六妹1號羊肚菌氨基酸含量比較 g·100 g-1
由表3可知,樣品中總氨基酸含量24.88~29.44 g/100 g,其中含人體必需氨基酸7種,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總量的33%~37%。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N)在0.5~0.6,樣品中E/N比值不及雞蛋蛋白,但云龍、大理兩份樣品的E/N比值優(yōu)于大豆蛋白,賓川縣略低于大豆蛋白,3個產(chǎn)地的蛋白含量存在如此差異可能與氣候、海拔和土壤成分有直接關系。氨基酸是重要的營養(yǎng)調(diào)節(jié)劑,在醫(yī)療方面也應用廣泛。氨基酸在食品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如調(diào)味、強化營養(yǎng)、增香等。在味道調(diào)節(jié)上,谷氨酸是主要的鮮味劑,在樣品中檢測到的17種氨基酸中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這是羊肚菌味道鮮美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4 不同產(chǎn)地六妹1號羊肚菌中脂肪酸的含量 (%)
脂肪酸是食品的重要組成成分,也是機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4]。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血液粘稠度,調(diào)節(jié)心臟功能,增加記憶力和思維能力[5]。由表4可知,樣品中檢測出6種脂肪酸,其中不飽和脂肪酸4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總量的85.38%~87%,飽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總量的13%~14.62%,不飽和脂肪酸中以亞油酸含量最高,油酸次之,亞油酸和亞麻酸是人體必需但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須從膳食中攝取,因此,可多食用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且對人體有益的食物,如羊肚菌、橄欖油等。
從六妹1號羊肚菌營養(yǎng)成分分析的結果可知,六妹羊肚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且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相對較高,脂肪酸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85%以上,礦質元素含量也較高,羊肚菌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
從分析結果看,不同產(chǎn)地羊肚菌的營養(yǎng)成分有一定差別,但差別不大。與羊肚菌全國平均值差別也不大,樣品中粗蛋白、粗纖維高于全國平均值,粗脂肪低于全國平均值,推測在大理栽種的羊肚菌品質更佳。羊肚菌的生長環(huán)境需低溫、高濕、高郁閉度,極其適合在林下栽植。林下經(jīng)濟又是一種綠色產(chǎn)業(yè),是以保護自然環(huán)境為前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林產(chǎn)業(yè),而羊肚菌是林一菌模式的優(yōu)勢菌,是林農(nóng)致富的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