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濤
【摘 要】濃硫酸和銅反應實驗是高中化學教材中的一個重要實驗。為了提高化學反應速率,突出化學反應現(xiàn)象,便于觀察和探究,教材中設計的實驗方案和實驗方法有可改進之處。本文主要探究了對高中化學濃硫酸和銅反應實驗改進的方法和策略,通過簡單易行的操作進行實驗,做到操作簡便,節(jié)約藥品,利于環(huán)保,深化學生對化學原理的認識。
【關鍵詞】高中化學;濃硫酸;銅;實驗;改進
實驗是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體會化學原理,深化認識化學規(guī)律的一種有效方法,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通過動腦思考,設計實驗步驟,主動參與動手操作會把枯燥的學習過程變得妙趣橫生。在動手體驗中,學生會直觀地看到實驗現(xiàn)象,了解操作方法,明確其中的化學原理,形成深刻的認識和體會。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地對實驗步驟和實驗過程進行創(chuàng)新,使學生能夠進行發(fā)散思維,大膽想象,主動實踐,通過創(chuàng)新性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深化認識,實現(xiàn)對知識本質的掌握。
一、教材中實驗的不足
教材中的這個實驗的實驗現(xiàn)象不夠明顯,并且在實驗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藥品浪費的現(xiàn)象。實驗過程種銅絲插在膠塞的凹槽種,氣密性不是很好,而且在檢驗SO2時紫色石蕊試液或品紅溶液,氣體用量非常大,導致實驗時間很長,還容易造成倒吸現(xiàn)象。實驗過程中,為了觀察硫酸銅溶液的顏色就需要將裝置橡膠塞打開,倒出來溶液時會有在實驗過程中沒有反應的銅片會繼續(xù)和濃硫酸反應,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逸出,這種氣體對環(huán)境存在著很大的污染不利于環(huán)境保護?;瘜W實驗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能夠直觀地看到實驗現(xiàn)象,體會實驗的神奇和變化,可是原來的實驗并不能讓學生很好地看到實驗現(xiàn)象,失去了實驗的目的和價值,而且實驗裝置的氣密性不足,也會影響實驗效果,需要通過改進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直觀地看到實驗現(xiàn)象,幫助學生在觀察現(xiàn)象中理解規(guī)律,形成對知識的客觀性認識。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節(jié)約用各種化學藥劑,做到不浪費,更要從環(huán)保的角度來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改進,避免環(huán)境的污染,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二、實驗改進的方面
(一)改變實驗裝置
為了避免實驗裝置氣密性不足或者是不容易取出銅片的問題,可以改變實驗裝置,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將適量銅片直接放入到Y型試管的一端而不是普通的試管。這樣的實驗裝置簡單且易于操作,在實驗過程中進行實驗用時較短,而且可以很直觀、明確地看到實驗現(xiàn)象。實驗中把試管變成Y型管,整個實驗過程中所需要的試劑明顯減少,避免了實驗藥品的浪費。同時,實驗除了常規(guī)的尾氣吸收外,不需要再打開實驗裝置,使剩余的SO2不會逸出,可以說不容易造成環(huán)境污染,對于環(huán)保具有積極價值。
(二)改變實驗試紙
為了避免檢驗SO2時紫色石蕊試液或品紅溶液,氣體用量較大,實驗時間長,造成的倒吸問題,可以改用濕潤的藍色的石蕊試紙和品紅試紙檢驗SO2的生成。在實驗過程中,需要用鑷子將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放入到玻璃管中,在裝置的末端塞上蘸有濃氫氧化鈉溶液的棉花。通過加熱會看到左管會使?jié)饬蛩岱序v,反應過程中會有氣泡出現(xiàn),隨后品紅試紙就會褪色,藍色的石蕊試紙也會變紅。通過改變實驗試紙化學反應現(xiàn)象呈現(xiàn)的更加清晰,學生會明確地看到試紙顏色的變化,在觀察中看到實驗現(xiàn)象,體會到實驗的變化,進而體會到實驗的價值和意義,形成對實驗的深刻認識和理解。在實驗過程中還可以用堿石灰吸收多余的SO2。
(三)改變實驗操作
實驗結束后要觀察生成的硫酸銅溶液顏色時,不用把溶液傾倒出來,直接用注射器向Y型試管右管注入蒸餾水就可以。注入蒸餾水會稀釋溶液,但并不會改變溶液,可以觀察到實驗后溶液的顏色,就是顏色稍微淺一些。當注入蒸餾水之后,只需要微微傾斜Y型管,使左管溶液緩慢流入右管,就可以很直觀地觀察溶液顏色。學生會看到右管中的溶液是藍色的。
(四)改變尾氣處理
在傳統(tǒng)的實驗中尾氣并沒有有效處理。為了避免空氣污染,可以通過在實驗結束后注入碳酸鈉溶液的方式來處理尾氣。采用這種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實驗過程中產(chǎn)生的CO2將殘留的SO2排出吸收,同時處理了余酸。
三、改進的實驗步驟和現(xiàn)象
(一)準備實驗裝置
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生首先要用Y型試管來代替?zhèn)鹘y(tǒng)試管,進行實驗儀器的安裝和準備。當一切準備就緒后,動手操作,裝置好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圖。Y形試管的一端是用于排出氣體的,可以用一個氣球來搜集氣體,避免了環(huán)境的污染。在實驗過程中,首先去適量的濃硫酸加入到Y形試管中,用量不要太多,最好不要超過試管體積的三分之一。實驗中所使用的膠塞是單孔膠塞,將5ml的注射器插入到膠塞中。在注射器的末端需要系上一段細銅絲,并在細銅絲的另一端系上一段螺旋狀的粗銅絲,用于化學反應。為了使銅能夠接觸到濃硫酸就需要推動注射器柱塞,當銅與濃硫酸接觸時化學反應就開始了。為了使反應結束,學生只需要輕輕拉出注射器的柱塞就可以了。為了更好地觀察實驗現(xiàn)象,需要在硬質的玻璃管中分別放上濕潤的品紅試紙、濕潤的石蕊試紙,在燒杯中加入適量飽和NaOH溶液。
(二)加熱酒精燈
用酒精燈加熱濃硫酸就會看到神奇的實驗現(xiàn)象。學生會看到加熱濃硫酸會產(chǎn)生大量的白霧,并且在直形玻璃管處有水珠生成。這種白霧實際上是一種酸霧,是化學反應生成了SO2和H2O。這兩種物質在試管中也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了H2SO3。也可能是濃硫酸在加熱時蒸發(fā)了水,濃硫酸的濃度不斷變高,產(chǎn)生了SO3。同時,酒精燈加熱Y形試管時,品紅試紙無色恢復紅色,紅色石蕊試紙不變色。
(三)觀察實驗現(xiàn)象
等到實驗結束時,要使試管中的濃硫酸與金屬銅脫離開來,移去酒精燈,加熱硬質玻璃管,這時候就可以清楚地觀察試紙顏色的變化。觀察中,學生會看到硬質玻璃管中品紅試紙由紅色變?yōu)闊o色,藍色石蕊試紙會由藍色變成紅色。這說明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紅溶液褪色;藍色石蕊試紙變?yōu)榧t色說明SO2是一種酸性氣體。通過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會透過這些實驗現(xiàn)象看到知識本質,形成對實驗的深刻認識,升華對知識的理解。在對試管內的溶液進行觀察時,學生會看到加熱結束后,試管內液體變?yōu)闇\綠色,試管底部由灰色粉末狀沉淀,銅絲末端有少量黑色固體。通過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和思考,學生會認識到因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部分生成的水,形成水合硫酸分子。當溫度比較高的時候,水合硫酸分子離解,就會產(chǎn)生一定數(shù)量的自由水分子,這些自由水分子會使銅離子絡合為四水絡銅例子。但是當不加熱試管時,試管的溫度就會下降,硫酸分子吸附水分子的能力會增強,使絡合平衡向左移動,溶液顏色變淺,甚至變成無色。
(四)探究沉淀物質
在對實驗最后的溶液進行觀察時會看到有藍色溶液生成,并且有少量灰色不溶物。這些固體可能是化學反應的副產(chǎn)物,可能是濃硫酸的氧化性氧化了銅,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化學的方式來驗證,鼓勵學生通過檢驗的方式來驗證自己的猜測。實踐中,學生可以把黑色固體浸沒在稀硫酸中,因為數(shù)量比較少,也沒有辦法加快反應速率,所以看不出來黑色固體有明顯變化,很難確定物質是什么。通過進一步思考和探究,學生會認識到濃硫酸在與銅反應的過程中,隨著溫度升高,氧化性也會不斷提高。由于氧化能力不同,銅被氧化的產(chǎn)物也不一樣,會首先產(chǎn)生氧化物,之后產(chǎn)生硫化物,達到沸點時氧化能力最強,會形成CuSO4。之前產(chǎn)生的中間物質黑色沉淀在這個過程中也會被氧化為白色CuSO4。學生在思考中會更好地理解SO2的氧化性質,升華學生對知識的認識。
四、總結實驗原理
因為SO2有一定的毒性,對環(huán)境造成了污染,在實驗過程中就要避免污染環(huán)境的現(xiàn)狀出現(xiàn)。教師要通過有效的實驗操作來凈化空氣。實驗過程中采用Y型試管的方式來操作實驗,實驗用的藥劑明顯減少,而且在用試紙檢驗生成的SO2過程中所需要的氣體也很少,減少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而且實驗中采用蘸有濃氫氧化鈉的棉球作為吸收劑,有利于充分吸收多余的SO2,消除SO2對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在實驗過程中,SO2的水溶液能夠使藍色石蕊試紙變成紅色,說明了SO2具有一定的酸性;而且能夠使?jié)駶櫟钠芳t試紙褪色,說明了SO2具有漂白性;而且在實驗最后可以用氫氧化鈉吸收尾氣,說明了SO2具有氧化性。通過學生的深入分析和探究,學生會透過表面看到現(xiàn)象,形成對知識的深刻認識,在分析中把握知識本質。實驗中,SO2容易溶于水,學生在觀察到試紙變色后可以注入水,保證裝置內氣體不被提前溶解。同時,為了避免實驗過程中的倒吸現(xiàn)象,可以采用濕潤的試紙進行實驗,會有效避免倒吸現(xiàn)象。實驗最后溶液中可能會存在一定的濃硫酸,在注入蒸餾水時,會防止液體飛濺,并且利用無色溶液稀釋后變藍可以證明有硫酸銅物質生成。在對實驗原理的分析中,學生會更好地體會濃硫酸的強氧化性,理解濃硫酸的氧化性表現(xiàn)在硫元素價態(tài)的變化上,鞏固SO2的性質及檢驗方法。在學生的體驗中,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發(fā)揮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創(chuàng)新型,有利于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
總之,通過學生對濃硫酸和銅反應實驗改進,學生在探究中發(fā)揮了主體作用,積極思考和探究,根據(jù)化學反應原理和化學變化來思考有效的化學操作,在體驗中看到了實驗現(xiàn)象。學生在體驗過程中主動地思考知識,探究規(guī)律,充分地發(fā)揮了主觀能動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幫助在思考中內化知識,提高能力,進而落實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丹,李妍,王秋.巧用注射器和Y型管改進銅與濃硫酸反應的實驗[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7(13)
[2]趙云.巧用具支試管改進化學實驗[J].化學教育,2015(21)
[3]程志平.銅與濃硫酸反應實驗分析及創(chuàng)新改進[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7)
[4]崔建明,黎強,金茜,鄭萍,黃秀蕓.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分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