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瑞瑞
摘 要:化學作為高中理科學習任務中占比較大的科目,對高考成績起著重要影響,是師生應著重關注的學科。文章通過學生書本知識掌握不足、教學理念單一且缺乏實踐性、學生興趣與安全意識差、實驗硬件受限等幾大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加強學生基礎知識學習,開展興趣化教學提高動手能力、信息化輔助、加強安全培訓等幾大類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教學問題;高中化學;對策
一、 引言
化學來源于生活,回饋于生活,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也是學生在高中必須要學習的重要科目之一。隨著國家新課程改革的穩(wěn)步實施,化學科目對理科分數(shù)的整體比重也呈現(xiàn)上升趨勢,對學生充分掌握知識與化學教師的專業(yè)教學能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為完成這一目標,需要廣大師生相信彼此、積極配合、共同提高。
二、 高中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書本知識的掌握不足與教學理念的單一
化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化學是一門數(shù)學、實驗、抽象思考相結合的綜合科目。初學者在初期面對時倍感困難?;瘜W這門科目具備兩大特征,第一是化學來源于生活且應用于生活,化學需要在大量的實驗基礎上進行研究總結,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類學科。第二化學具備知識點繁雜的特點,目前發(fā)現(xiàn)的化學元素以多達118個,隨著時代與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人們所發(fā)現(xiàn)的元素會更加豐富。每種元素都有著其不同的特性與表達形式,而化學元素之間也會產(chǎn)生紛繁復雜的化學反應,生成不同物質(zhì)。大量的知識分散且抽象十分不利于學生背誦。除上述化學科目的教學難點外,現(xiàn)階段教學理念的單一也是高中化學教學中所存在的重要問題。高中化學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學理念逐漸固化,更看重學生成績本身而非學生課外知識的儲備,在課堂上一味灌輸知識讓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而不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雖會做題但動手實操能力匱乏,致使教學實驗難以成功實現(xiàn)。傳統(tǒng)教育一味地寫黑板講道理讀課本的方式致使課堂教學乏味枯燥,學生在不感興趣下學習知識記課堂筆記、背誦核心知識點、大量刷題枯燥的學習方式與教學理念的單一化,不利于學生高效把握核心知識點,不利于學習自主性與學習興趣的良好激發(fā)。
(二)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部分學校給化學教師及時配備了化學實驗用品及器材,但仍面臨使用率過低等問題。與實驗的煩瑣復雜相比,部分化學教師更愿意在黑板直接寫下化學反應方程式讓學生進行背誦,認為此方法更加便捷,教學效率也較之實驗更快。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教學的目的性過強,通常都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多年的經(jīng)歷也養(yǎng)成了其教育模式的思維固化與教學理念的落后,教師成為課堂上的主體,學生只有一味模仿被動聽從,整節(jié)課下來并沒有幾次思考與提問,課堂上的參與度低下。教師主觀上直接或間接地省略了應有的實驗內(nèi)容,簡化了實驗環(huán)節(jié),使學生無法感興趣地學習。
(三)學生缺乏化學實驗的安全意識
化學科目的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科,學生需要進行大量進行科學實驗從而理解復雜且抽象的化學知識點。在化學實驗中,會大量涉及各類化學實驗儀器、有毒藥劑、產(chǎn)生有害氣體,明火、輻射等危險因素。大量的學生缺乏相關的安全意識、缺少相關實驗經(jīng)驗與防護措施。安全知識的缺乏會直接導致人員的傷亡與財產(chǎn)損失。
(四)化學實驗器材及實驗環(huán)境的受限
大量偏遠地區(qū)或經(jīng)濟實力較為落后的學校,因道路與資金的不足,不能為化學科目的教師提供相應的實驗器材或?qū)I(yè)的化學實驗室,教師只能口述給學生化學實驗的具體操作流程和實驗結果,這樣的做方法并不能使學生充分理解實驗流程和掌握實驗相關知識,更無法加強動手實驗的綜合能力。
三、 高中化學教學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弊鳛榛瘜W教師時刻鞏固學生基礎知識是必要的。教師需要剛開始教學化學科目時就應努力為學生打好相應的基礎,督促學生背誦元素周期表上的內(nèi)容和元素特性,逐一篩查,補充知識點,教師應通過多種手段對學生學習過的知識點加以鞏固與完善,組織小組討論或分組競賽的方式加深知識點的認識與理解。課前應提出問題,讓學生預習功課使學生帶著難點、問題去聽講,上課時認知觀察學生對新知識點的反饋,針對模糊點或難點應及時加以重點標注,細致講解,課上對學生提出的難點問題應及時解答,對學生提出的大量重合性問題,要給予更為細致的講解并標注在講義上,下次課隨機抽查?;瘜W教師課后應留作業(yè)加以鞏固當天所學知識點與難點并留出下次課程所面臨的難點問題讓學生預習功課,以促進其更容易接受。
(二)開展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重教學理論輕實踐是當下我國大部分化學教師教學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化學不是數(shù)學可以通過單純的計算得出,化學也不是美術可以自由發(fā)揮和想象,化學公式與反應特性是通過大量實驗得出的是準確無誤的,是高度統(tǒng)一且嚴格的,化學實驗不同于化學公式的枯燥與抽象,化學實驗具有直觀性、統(tǒng)一性、可靠性,通過化學實驗學生能直觀看出化學物質(zhì)的反應與變化,通過溫度、氣味、迅速反應、顏色等外在特征的改變,加深學生印象,進而快速掌握知識點,人類普遍具備高度感官性,對奇特化學反應或具備反常規(guī)性的實驗都記憶深刻,例如將550毫升的燒杯底部鋪設一層細砂,在細砂上面放上蒸發(fā)皿,而后取出3克的過氧化鈉放置于蒸發(fā)皿內(nèi),用鑷子夾出黃豆大小的白磷塊放在過氧化鈉上,使用滴管向過氧化鈉與白磷的混合物中加入3滴水后白磷突然燃燒,劇烈的爆燃加上大量白煙能帶動起學生的好奇心,化學教師這時去講知識點更便于學生了解知識點?;瘜W實驗不僅對感官類實驗具有積極作用,對抽象類知識也有著積極作用。例如,在學習“化學反應速率”這一概念時,學生通常并不能直觀地感受到,但通過科學實驗學生便可以輕松了解化學反應中的濃度、壓強、反應速率、催化劑、溫度等這些抽象概念。例如,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將硬質(zhì)塑料瓶中放入燃燒的紙張后,迅速密閉瓶口,燃燒的紙張迅速地消耗了瓶內(nèi)的氣體,導致瓶內(nèi)大氣壓強迅速下降,瓶外壓強大于瓶內(nèi),致使塑料瓶迅速被壓扁。這類小實驗更能加深學生對基礎化學這一概念的理解,理清化學本質(zhì)與原理。教師可以通過這類小實驗,讓學生發(fā)現(xiàn)并充分了解上述抽象概念,加深學生印象與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