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元
【摘要】基于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中職英語教師帶著前瞻性思維將信息技術與日常教學進行緊密結合,為各階段教育改革帶來極大程度促進,同時也給中職生帶來新穎體驗,學生能夠帶著持續(xù)熱情參與各類課堂活動,從而獲得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走入全方位發(fā)展。因此,在中職英語課堂中,教師緊抓時代特點并憑借生本理念對教學方式進行針對性創(chuàng)新,凸顯出教學藝術,也實現寓教于樂,為學生健康成長帶來有力推動?;诖耍疚膶π滦畔r代下中職英語教學方式改革的重要價值進行深入分析,提出科學的改革策略,力求讓人才培養(yǎng)方案極具可行性與合理性,為社會輸送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新信息時代 ?中職 ?英語教學 ?改革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0-0099-02
在新信息時代下,中職英語教學走入信息化,教師必須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才能走出固式教學思維,運用多元方式完成基礎知識精準傳遞,引導中職生吃透不同難度的知識并加以利用,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學以致用”,強化其所應具有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為此,中職英語教師帶著國際視野,對人才市場進行深入分析,結合時代潮流對教學方式進行極大程度創(chuàng)新,激發(fā)出中職生探究興趣,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探索學習方法,能夠在不同場景下實現有效溝通,從而獲得全方位的健康成長。
一、新信息時代下中職英語教學方式改革的重要價值
(一)強化就業(yè)能力
在國際交流需求量增加的前提下,社會發(fā)展對人才所應具有的英語能力有新的要求。部分行業(yè)的職稱考試當中,開始融入英語考核相關內容,以滿足行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的真實需求。在新時期下,用人單位也比較重視優(yōu)秀英語人才的引入,英語技能成為提高錄用率的關鍵所在。此時,中職英語教學改革可以優(yōu)化各階段人才培養(yǎng)方案,有效提高人才所應具有的就業(yè)能力,為社會持續(xù)發(fā)展帶來極大程度促進。
(二)提高教學質量
中職英語教學的全面性改革可以讓教學資源呈現出豐富性,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新鮮元素,從而帶著探究熱情去探索更多英語知識,形成極強英語能力[1]。部分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對網絡資源進行全面收集與科學篩選,運用微課等方式滿足不同層次中職生對英語學習的需求,從而使之帶著好奇心參與其中,對心中疑問做到準確解答,形成一定主動性,不僅將整體學習效率做到極大程度提升,也強化學生所應具有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更是將教學質量做到極大程度提升,讓教學走入信息化與高效化。
二、新信息時代下中職英語教學方式改革策略
(一)憑借生本理念,推動教學改革
為了讓中職英語教學與社會發(fā)展需求相契合,教師帶著強烈責任心與全局意識對中職英語教學方式進行極大程度創(chuàng)新,憑借生本理念保證階段教學方案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滿足企業(yè)對優(yōu)秀人才的需求,從而提高中職學生整體就業(yè)率,也為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持續(xù)提升注入新鮮血液[2]。為此,中職英語教師認識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從而帶著生本理念優(yōu)化各階段教學方案,為教學改革帶來有力推動。例如,在介紹人物時,教師借助多媒體等設備讓學生對關于表象的一些句子有所了解,鼓勵學生閱讀本文,通過聽與說有效結合,引導中職生運用She looks…和She wears…等常用句型來描述人的外貌。與此同時,教師站在中職生角度考慮,播放出體育健兒的圖片,鼓勵學生根據圖片信息來選擇相應句式完成人物描述。該過程中,教師不再是運用標簽式知識解讀方式,而是基于基礎知識的傳遞,由學生來完成知識運用與探索,從而將其推送至課堂主體位置,學生也有意識地釋放自身創(chuàng)造力,讓溝通更加舒適,讓表達呈現出流暢性,彰顯出教學改革的有效性。
(二)借助先進技術,提高教學實效
大部分中職生在面對英語知識時產生一定抵觸情緒并付諸于行動,不利于整體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多元互動方式對中職生成長特點進行全面性收集,對每位學生具有的不同特點做到實時掌握,才能在平等方式下完成各階段教學,也為教學改革措施的全面化落實夯實基礎[3]。在實際授課時,教師站在中職生角度,運用先進技術打造出新時期下高效課堂,將書本中枯燥知識巧妙轉換為立體方式,從而吸引中職生,使之帶著問題意識參與課堂活動,也樂于表達出真實想法,強化其英語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等設備播放出英文歌曲,讓學生看到萬圣節(jié)與感恩節(jié)的特點。此時,教師鼓勵學生表達自身對節(jié)日的看法,使之結合所學知識對節(jié)日進行介紹并融入自身情況,能夠在中西文化對比中形成民族自豪感。除此之外,學生帶著好奇心,調動自身信息能力去收集與西方節(jié)日相關內容,不僅獲得知識積累,也形成課外閱讀習慣,更是對中西方文化有全新認識,懂得在不同場合下選擇正確表達方式,讓溝通極具靈活性與有效性。
(三)緊抓時代特色,凸顯教學藝術
雖然中職教學的信息化建設已逐步推行,多媒體設備也成為各科教學的工具,但部分教師自身信息能力不足,不能將先進設備應有作用充分發(fā)揮,而且教學也缺少藝術性。為此,中職英語教師需要緊抓時代特色,對新時期下的教學方式進行大力創(chuàng)新,讓課堂教學呈現出多元化與信息化,給學生帶來新穎體驗,從而引導學生帶著主動性完成知識探索,有利于實現深層次學習[4]。與此同時,中職學校應重視英語教學改革,加大設備與資金投入,組織多元培訓,通過校內外實訓方式將中職英語教師整體素質做到極大程度提升,教師將憑借信息技術能力打造出現代化的高效課堂,也凸顯出自身的教學藝術。除此之外,中職英語教師可以運用先進技術對教學資源進行全面性整合,制作和設計PPT課件,還能夠錄制清晰微課視頻,從多角度完成知識解讀并融入課外知識,滿足中職生不同學習需求,將中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學生在高質量的英語課堂中飽含熱情去學習,尋找到與自身能力相同的學習方法,獲得英語能力的持續(xù)性提升。
(四)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實現寓教于樂
在中職英語課堂中,教師放眼未來并運用不同方式營造出多樣情境,同時融入趣味性活動,實現寓教于樂,給中職生帶來有趣體驗并感受到英語學習當中的獨有樂趣,從而帶著主動性對深層次知識進行不斷探索,掌握表達技巧,能夠根據場景變化來完成有效溝通,強化其所應具有的英語綜合能力。教師還借助先進技術與理念,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多自由討論空間,使之情感得到有效釋放,也滿足其表達欲望,將其語用能力做到極大程度提升,保證教學極具實效性。例如,在學習與Asking the way相關的內容時,教師沒有直接進行知識傳遞,而是通過視角轉換,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將生活與日常的英語學習進行有效結合。首先,教師以校園為背景,引導學生飾演剛入學的新生,同時向教師或同學詢問食堂或者實驗室等位置,使之帶著主動性對所學知識加以利用,能夠準確表達出正確方向。其次,教師鼓勵學生更換角色,不僅可以充當問路人,也能夠飾演指路人,從而轉換角度去表達,保證溝通極具有效性。學生在趣味性的對話與角色扮演中帶著積極性參與,同時也對溝通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以旅游為主題來進行道路指引,讓枯燥的知識探索活動呈現出趣味性與靈活性。最后,在問路情境中,學生會對突發(fā)情況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來運用所學知識,不僅在真實語境中獲得能力提升,也將感知水平逐漸提升。
(五)豐富教學資源,培養(yǎng)探究能力
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部分教師會依賴教材來完成知識與能力的精準傳遞,給學生帶來枯燥感,無法帶著熱情走入各階段學習,暴露出各種教學問題[5]。教師隨之借助先進技術對網絡資源進行極大程度收集,結合各階段教學目標篩選出有價值的資源并轉換為教學資源,學生可以接觸到最新內容,同時產生探究熱情,迫切希望在課堂中得到滿足。此時,教師借助合作方式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自由發(fā)揮空間,使之在分享自身看法時獲得思路碰撞并萌生探究意識,在組員幫助下對自身想法進行科學驗證,從而對知識進行全面掌握并能夠準確運用。例如,在學習與天氣相關的內容時,教師鼓勵學生調動生活經驗與信息能力收集不同地區(qū)的天氣情況并制用成表格或圖文。在此基礎上,教師邀請學生以天氣播報員身份對所收集內容進行分享,將課堂氣氛做到不斷活躍,學生也能夠在信息時代下強化自身信息收集能力,并將多種能力用于英語學習,從而拓寬學習渠道,也形成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三、結束語
在新時期下,中職英語教學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只能對教學方式進行極大程度創(chuàng)新,才能為教學改革帶來切實有效推動。因此,中職教師立足實踐,結合中職生成長特點與就業(yè)環(huán)境對教學方進行針對性創(chuàng)新后,尋找解決教學問題的多條途徑,將各階段中職英語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滿足中職生成長需求,讓教學呈現出實用性與科學性,應對新世紀下的教學挑戰(zhàn),引導學生成長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周紅山.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中專英語教學改革方向[J].內江科技,2021,42(6):156+77.
[2]王星強.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校園英語,2020(30):116-117.
[3]路宇涵.新時代中職英語教學方式改革研究[J].現代英語,2020(1):30-32.
[4]張文明.信息化環(huán)境的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才智,2019(25):128.
[5]解紅.“互聯網+”下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校園英語,2019(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