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菲
【摘? ? 要】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是學生接觸語文知識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進行讀寫結合教學法是對學生最好的教學方式,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本文針對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做出分析研究。
【關鍵詞】讀寫結合教學法;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6-0153-02
【Abstract】Chinese education at the elementary level is a critical period for students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Chinese knowledge. In this period, the combined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method is the best teaching method for students and can 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combined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method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Combined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method;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research
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改革,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也在不停地更改,將語文教學質量提高。讀寫結合教學法也在改革中凸顯出來,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方式。它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對語文的學習也十分有利。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能讓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方式不科學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語文教師依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教師應試化觀念嚴重,在語文教學中會對重點知識內容進行講解,不重要的內容會根據(jù)實際教學時間來縮短教學內容,這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很不利。教師的教學方式不科學,是影響學生語文學習的最大因素。
(二)學生沒有學習的主體性
學生在課上的地位是被動的,教師占據(jù)課上的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以學生為本進行教學。不管是語文知識教雪還是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教師沒有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而讓學生照貓畫虎跟著學習,這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很不利,也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并容易使學生對語文學習出現(xiàn)反感、厭惡地情緒。
(三)語文教學內容嚴重分離
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教學內容包括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這兩個能在教學中同時進行,如果單獨分離出來進行教學,會增加教師的教學難度和學生的學習難度。但是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內容往往大都是單一出現(xiàn)的,其實這不僅不能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還會讓教學時間白白浪費。
二、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應用策略
(一)滲透讀寫結合教學法開展讀寫訓練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年齡小、愛玩愛動、充滿好奇心的特點來進行教學。學生對生活的經驗少之又少,甚至在低年級中學生對語文課本中的字詞都無法理解,所以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滲透讀寫結合教學法,對學生開展讀寫訓練,慢慢提高學生的能力,讓學生有一個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理念,在學習語文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教學。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文章的寫作,來讓學生進行屬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文中所提到了小雞、小鴨、小馬、小狗這四種動物,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大象、小牛、松鼠、老虎等動物來進行模仿寫作,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
(二)讀寫結合教學法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1.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讀寫結合教學法能讓教師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利用讀寫結合教學法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在以往的語文學習中,教師對學生采用灌溉式教學,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處在被動的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讀寫教學法能讓學生采用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進行語文的有效學習。例如,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上冊《桂花雨》時,教師先讓學生在學習中閱讀課文,保證課文閱讀的流暢性;然后在文中勾畫出不熟悉或者比較難的字詞,進而通過查找解除疑惑,通過文章的閱讀,感受文中所描寫“花開時香飄十里”的含義。教師應要求學生在閱讀中勤動筆,勾畫和抄寫優(yōu)美句子,加深對文章的印象,動筆去勾選出文章的中心句,總結文中所表達的情感,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利用信息技術化落實讀寫結合?,F(xiàn)在是信息技術時代,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來讓語文教學更方便,讓讀寫結合教學法落實在語文教學中。例如,部編版五年級下冊《寶黛初會》這篇文章是我國四大名著里《紅樓夢》的節(jié)選,講的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初次見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電視劇片段,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文中所描述的場景。教師應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動筆寫下故事中人物的形象特點,學會鑒賞故事中的人物。多媒體的加入能讓學生的閱讀更形象有效,進而讓學生在直觀的感受下記錄文中的人物特點,這也落實了讀寫結合教學法的內容,還能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高,讓語文知識更牢靠地印在學生心中。
(三)讀寫結合教學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1.滲透讀寫結合教學法的教學。在學生的語文成績中,寫作分數(shù)占據(jù)很大的比例,也就證明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教學內容,說明了語文寫作能力強的學生語文的考試成績也不會低。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活閱歷比較淺,寫作素材比較缺少,表達能力也不足,因此難以寫出較好的作文。在語文寫作教學中,利用讀寫結合教學法能讓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例如,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習作內容是《寫日記》,教師可以利用讀寫結合教學法讓學生閱讀其他日記內容,讓學生的腦海中形式寫日記的意識,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現(xiàn)象,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進而體會到更多的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教師應讓學生通過例文來閱讀了解文章的構造和寫作手法,讓學生通過學習讓自己的寫作變得更優(yōu)秀,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幫助學生開展更好的寫作練習。
2.挖掘教材內容,提高學生寫作能力。除了結合讀寫結合教學法來滲透寫作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外,教師還可以挖掘書本內容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其實語文書上的課文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課本內容,挖掘書本教材來讓學生進行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一篇課文,文中有很多優(yōu)美的句子,如“每一張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一場秋雨后梧桐樹的落葉也能變得如此美好,要想讓學生學到課文中的精髓部分,教師就要讓學生學會閱讀課文,從文中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學習文中內容后再進行寫作,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四)讀寫結合教學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引導學生進行讀后感。讀后感是指學生進行讀完一本書后產生的感想,并且將其記錄下來。在語文學習中,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根據(jù)課本來選擇閱讀內容。例如,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都是關于神話故事的課文,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來讓學生進行閱讀其他的神話故事,如《夸父追日》《神農嘗百草》《牛郎織女》等,并讓學生在閱讀后寫下讀后感。閱讀的方式除了在書籍上進行外,還可以通過動畫來進行閱讀,只有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學生才能將讀后感寫得更深刻。
2.續(xù)寫故事提高閱讀興趣。續(xù)寫故事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續(xù)寫就是要在文中所給的結尾上進行想象力的開拓,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豐富的想象力、思維能力,讓學生對文字的理解更深刻。例如,部編版四年級下冊《海的女兒》這一篇童話中,學生就可以根據(jù)文中最后的結尾進行續(xù)寫,展開豐富的想象力,來構造一個自己心目中完美的結局。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落實讀寫結合教學法的應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要想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以及語文知識的能力,教師就要重視讀寫結合教學法。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利用讀寫結合教學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語文閱讀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一舉三得。
參考文獻:
[1]李旭.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20(18).
[2]李靜靜.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新智慧,2019(20).
[3]姜靜,韓春奇.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研究[J].新課程(上),2019(11).
[4]梁曉紅.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04).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