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米拉·馬里克 帕旦木·哈斯木 阿孜古力·衣明提
1.新疆省哈密市中心醫(yī)院,新疆 哈密 839000;2.哈密市中醫(yī)醫(yī)院,新疆 哈密 839000
近年來,伴隨著醫(yī)藥衛(wèi)生事業(yè)的迅猛進步,人們對自身的健康和相關疾病的認識不斷深入,抗生素作為臨床用藥其使用頻率不斷加劇,這就導致抗藥性時有發(fā)生。加之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缺乏機體的有效鍛煉,機體免疫力逐漸降低導致部分病毒侵入人體造成嚴重的疾病發(fā)生,使得機體的生活和生存質量受到嚴重的威脅[1]。結核分枝桿菌能夠侵入機體使其產生肺結核這種有傳染性質的疾病,耐藥肺結核有著顯著高的死亡和感染率,同時有著顯著長的病程和較高的治療難度,這就導致單純治療難度加大[2]。因此,需要有效的護理方案,讓患者了解疾病的情況,從而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本文分析了健康教育路徑對耐藥肺結核患者疾病知識掌握程度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共收治的60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2組,每組30例。所有患者均為耐藥性肺結核,無其他嚴重疾病、無惡性腫瘤感染,無精神障礙患者。其中,對照組患者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為43-71歲,平均(62.15±5.23)歲,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13±1.05)年;研究組患者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齡為42歲-72歲,平均(61.87±4.16)歲,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15±1.12)歲。兩組一般資料可對比(P>0.05)。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生命體征檢測、藥物治療與心理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方式。研究組行常規(guī)護理加健康教育,具體方法為:(1)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評估,及時了解患者在疾病方面的認知度水平和相關有耐藥藥物,按照患者的自身機體狀態(tài)行合理健康教育方案制定,同時需將其和患者的自身特征進行及時結合;(2)制定健康手冊,其中包括肺結核的相關知識、發(fā)病機制、治療原則、藥物產生的副作用等;(3)在患者住院以后的1~3 d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向患者說明如何處理痰液,如何處理口腔護理工作,告知患者面對危險因素時要及時學會應對和控制。叮囑患者家屬要實時注意降低可能傳染率,做到碗筷、毛巾和飲食分開使用。指導患者應用科學合理的體位來進行日常休息,用藥時按照合理醫(yī)囑執(zhí)行,告知藥物名稱和相對應劑量等。飲食需要進行合理化,患者需保持愉悅的心情。結核病患者在恢復過程中會發(fā)生鈣化,因此身體需要大量的鈣元素。
1.3觀察指標 應用問卷評估形式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情況與疾病認知程度進行調查,其中自我管理能力評分總分為44分,包含患者的心理調節(jié)、飲食、服藥等,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好;疾病認知評分共24分,包含自我保健、臨床癥狀、疾病危害、肺結核治療藥物使用、藥物不良反應以及定期復查重要性等,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對于耐藥肺結核的疾病認知情況越好。
護理效果滿意度:采用本院自擬《護理效果滿意度量表》判定,按照0~100分,不滿意:0~59分;基本滿意:60~69分;滿意:70~89分;非常滿意:90~100分。護理效果滿意度=(滿意例數+非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3]。
2.1對比兩組健康管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與疾病認知評分 通過健康管理后,研究組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與疾病認知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健康管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與疾病認知評分比較
2.2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分析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臨床中造成肺結核耐藥的原因較多,包括:(1)初期治療時患者尤其缺乏對結核病化療的認知,所以不能夠按照醫(yī)囑執(zhí)行藥物使用劑量、出現(xiàn)不規(guī)范治療方案和致使嚴重延誤而耽誤病情;(2)患者自主判斷停用藥物。肺結核患者對于結核疾病的認知程度不足,自行停止治療,或在疾病有所改善時自主停用藥物;(3)肺結核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的周期比較長,很多患者治療信心不足,病情剛有所好轉就停止治療,反復發(fā)病形成耐藥。健康教育路徑下的護理在于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過程當中,護理人員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有針對性地加強對患者的護理。
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與疾病認知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證明,通過健康教育能夠讓患者了解更多疾病相關知識,從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對疾病的認知;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證明,應用健康教育,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更高,能夠減少醫(yī)患糾紛情況。
總之,通過健康教育路徑對耐藥肺結核患者疾病知識掌握程度和自我管控能力明顯提高,從而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