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英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育階段,閱讀教學工作非常重要。基于新課標對小學語文學科提出新教育要求,教師應圍繞“整合與拓展”進行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本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合與拓展”策略進行了分析,以期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整合與拓展;策略分析
小學語文閱讀資源整合與閱讀拓展教學,有助于為小學生構建高效閱讀學習環(huán)境,拓寬學生閱讀視野,增加學生閱讀知識儲備,以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與綜合學習實力。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困境
我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進行隨機調研,發(fā)現閱讀教學工作處于特殊瓶頸期,即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模式與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案的拉鋸當中。新課改明確指出,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應當圍繞著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學習潛力,提升學生整體學習水平。但在實際教學改革工作進行時,部分教師仍然將傳統(tǒng)教育模式與改革新模式混合開展教學。在該教育環(huán)境下,無形中會對小學生造成一定的學習壓力。因為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需要在傳統(tǒng)模式與新教學活動中進行反復切換,很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降低學生語文課程學習積極性[1]。
如小學語文課程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針對課本閱讀教學信息進行課外教育資源整合,以拓展學生閱讀學習視野,但教師對閱讀資源整合后,并就其教學信息進行合理拓展,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思考,在課外時間進行自主探索閱讀,未能充分挖掘出閱讀教學價值。部分教師進行閱讀教學改革時,側重于閱讀拓展引導,弱化了閱讀資源整合。由于課堂前期對教學信息整合不足,未能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思考,無法對閱讀拓展進行有效鋪墊,導致學生后續(xù)學習動力不足,不能依據教師閱讀拓展學習課外內容,同樣影響到閱讀課堂教學質量。
由此可見,為打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困境,教師應當將資源整合與教學拓展進行合理銜接,為學生構建閱讀學習環(huán)境,有效調動小學生閱讀自主學習積極性,提高小學生閱讀核心素養(yǎng)。
二、整合與拓展閱讀教學理念
(一)閱讀資源整合
我認為進行小學閱讀資源整合時,教師不能局限于自我的教育思維中,應當主動探尋閱讀教學資源,將適宜小學生學習認知的信息資源進行合理整合,突出閱讀資源整合的多樣化與全面性,確保學生可通過閱讀學習,了解更多信息與事物。
如進行人教版語文課文《慈母情深》教學時,部分教師針對教學內容進行資源整合,將教材教學內容與課外文章進行單一結合,為后續(xù)拓展閱讀教學進行鋪墊,但最終并未達到預期教學效果。我認為主要是因為教師進行資源整合時,閱讀資源整合面太窄,不具有多樣性與覆蓋性,無法全面調動小學生語文閱讀學習興趣與熱情,影響到后續(xù)拓展教學效果[2]。
在語文閱讀資源整合時,教師不僅需對教學內容進行深挖,同時應當圍繞小學生進行資源整合,如小學生的實際生活事例、學生課堂學習資源、學生家庭教育資源、校園活動資源、新聞資訊資源、教師自身資源等。我對其中“學生課堂學習資源”與“教師自身資源”進行簡要分析,學生課堂學習資源,即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進行有效互動,小學生發(fā)散思維提出的一些創(chuàng)新想法與計劃,都屬于學生學習生成的資源。而教師自身資源,即教師以自己的工作經歷與生活閱歷為資源,落實言傳身教理念,通過教師自身資源整合,有效調動小學生好奇心與注意力,加深學生對閱讀文章的記憶效果。
(二)閱讀教學拓展
教師進行閱讀教學拓展時,應當遵循小學生身心認知學習規(guī)律,不可超出學生理解想象范疇,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部分教師進行拓展時,一味追求拓展信息量,不顧小學生身心學習能力與容量,給學生布置過多課外閱讀任務。這種拔苗助長的行為不僅容易讓學生對閱讀學習產生抵觸心理,還不利于小學生長遠學習與成長。
鑒于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思維認知范疇,教師基于課本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拓展,在教學拓展時應突出學生差異性與興趣愛好,不采取一刀切拓展教學方案。教師應分析小學生實際閱讀學習能力,為學生推薦相應難度閱讀文章,根據小學生閱讀興趣愛好進行針對性推薦拓展。同時,教師進行拓展引導時,應當確保拓展面與課堂閱讀資源整合面的呼應,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連貫性與整體性。
(三)整合與拓展銜接
教師進行閱讀教學改革時,資源整合與教學拓展的銜接效果直接影響到教學方案的執(zhí)行效果,以及小學生閱讀實際學習質量。部分教師進行二者銜接時,未能做到無縫銜接,而是生硬地開展整合與拓展銜接,直接影響到小學生的注意力轉移效果,且會破壞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降低課堂閱讀整體教學效果。
若教師利用講課的思維與邏輯,促進二者銜接,學生則需要進行注意力與想象力的跳轉,會間接影響到學生思維發(fā)散思考。在合理應用學生思維想象力進行銜接時,教師應基于閱讀資源整合信息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思考。此時,小學生閱讀思維想象力得到發(fā)散延伸,教師則讓學生依據自己的發(fā)散思維進行主動拓展,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與日常經歷進行有限拓展。小學生的知識儲備與思維想象力有限,拓展到某一領域時則會受限。此時,教師已經完成了資源整合與教學拓展的銜接,后續(xù)的拓展教學則主要是依據學生對整合閱讀文章信息的理解拓展面,進行合理有效拓展延伸,以調動小學生對未知內容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確保學生可在課外時間完成自主閱讀學習,增加自我閱讀知識儲備,開拓閱讀思維想象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
三、教學策略分析
(一)群文閱讀
在進行閱讀資源整合時,教師應為學生構建群文閱讀模式,即將多種閱讀資源整合到一定場景下,引導學生對其進行閱讀。同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進行互相對比,有助于發(fā)散學生閱讀思維,為后續(xù)的教學拓展鋪墊基石。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構建時,核心為課本教學文章,以此進行發(fā)散拓展,依循思維導圖模型進行資源挖掘,整合多領域閱讀教育資源,將其閱讀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為學生群文閱讀學習提供幫助。
如進行人教版《慈母情深》一文教學時,為充分發(fā)揮出群文閱讀教學計劃優(yōu)勢,教師應當針對該篇文章進行發(fā)散資源整合。如對學生已知內容進行整理、學生家庭生活事例歸納、學生課堂發(fā)言的收集、校園師生資源、社會新聞資源、教師自我生活經歷等領域進行深入挖掘,初步構成語文資源框架,為群文閱讀教學奠定基石。
我就“學生家庭生活事例歸納”與“教師自我生活經歷”領域的資源挖掘進行簡要分析,教師在對學生家庭生活事例歸納資源挖掘時,主動邀請學生分享自己家庭的趣事,以及自己與父母之間的親情故事,學生分享的家庭故事中學生作為主體之一,為其后續(xù)的群文對比閱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生在進行家庭親情故事分享后,教師則可對自身生活經歷進行資源分享,教師可為學生講述一些自己切身的生活故事,以增強小學生的情感體驗,吸引學生的閱讀學習注意力。
在對相關閱讀資源進行合理挖掘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挖掘整合的閱讀資源進行群文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對故事的主人公、中心思想、敘事方式、文章內涵進行歸納對比,以提出自己的群文閱讀想法與認知。由于群文閱讀整合資源較多,涉及面較廣,因此每一位學生都可能從不同視域入手進行思考分析,最終得出的結論也略有差異[3]。
(二)興趣組引導
在進行閱讀拓展教學時,教師不應采用一刀切的教學策略,同時進行差異化、個性化教學拓展時,應當遵循小學生學習認知規(guī)律,突出小學生自主學習主體性。如小學生進行課外拓展學習時,應加強重視學習氛圍的營造。一位學生自主閱讀拓展與三四位學生組隊學習拓展閱讀,顯出的效果則不同。因為學生自主閱讀時,無法及時分享自己的想法,遇到問題時也沒有同學商討。而小學生組成小組進行拓展學習時,學生可以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及時與同學進行分享溝通,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提高學生課外閱讀學習綜合質量。
為實現這一教學拓展目標,我認為應當在課堂教學時,逐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遵循小學生的自主想法,靈活開展拓展教學,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為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拓展教學時,教師可依據小學生閱讀學習興趣愛好,引導學生自主組成閱讀興趣組,針對某一類型或主題的閱讀文章進行深入閱讀學習,合理開發(fā)小學生閱讀潛力,提高學生閱讀學習效果。由于學生的思維智力具有差異性,若個別學生的興趣愛好較為特殊,無法組成興趣小組,教師則可以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針對性拓展引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提升小學生閱讀綜合學習水平。
(三)對分課堂
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合與拓展”時,教師可嘗試構建“對分課堂”,通過該教學課堂的建構,有效實現新課標教育改革要求,提高小學生閱讀學習質量。在該教學課堂中,前半課時教師進行閱讀資源整合教學引導,后半課時則組織學生組成閱讀興趣小組進行拓展學習,課堂教學開展時貫徹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突出學生主觀能動性,肯定小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與想象力,實現資源整合與拓展學習的完美銜接,充分利用每一分教學時間,提高小學生閱讀綜合實力[4]。
四、結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引導時,為實現“整合與拓展”的教育目標,教師應主動審視以往的教學模式,積極轉變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圍繞學生核心素養(yǎng)與學生主體性,構建群文閱讀、興趣閱讀組、對分課堂,增強課堂教學整體性與連貫性。教師還應通過合理有效的資源整合,發(fā)散學生閱讀思維,拓寬學生學習視野,在針對性閱讀拓展學習下,夯實小學生語文基礎知識。
[1]魏柳芳.輕松閱讀、輕松寫作——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67.
[2]王曼芳.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整合與拓展”策略[J].學周刊,2019(19):124.
[3]蒲岳山,王淑霞.鄉(xiāng)土文化資源滲透到山區(q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89.
[4]朱艷玲.當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5):4.